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那些响彻神州的号角那些影响时代的瞬间

[db:作者]  2013-07-0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1994年:6月14日—17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6月15日一版

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1997年11月9日一版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3月19日一版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月1日一版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国启动实施了“985工程”。???5月5日一版

????2月26日一版

1999年 6月15日—18日,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月17日一版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11月22日一版

????2月27日一版

????3月20日一版

?2001年:9月1日,义务教育新课程在新学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实验区试用,30万名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用上了新教材。???9月6日一版

?2002年:“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实行了17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5月17日一版

?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9月25日一版

2003年:春天,我国遭遇一场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重大灾害。 ?4月24日一版

????9月20日一版

?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3月23日一版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0月15日一版

????2006年2月23日一版

?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从2007年秋季起,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5月10日一版

????5月17日一版

那些响彻神州的号角

    1999年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

    重大政策: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从1999年开始,高校持续扩招。

    历史意义: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已达600多万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

    见证者说: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司长纪宝成:1999年6月2日上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告诉我,国务院决定今年要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我很吃惊,因为觉得时间晚了,忙问扩招多少。她说要比去年增加100万人。当时我一下子跳了起来,说这绝对不可能。至立部长又问我:“你觉得最多能扩招多少?”我仔细想了想说:“最多50万人。”至立部长认同了,并且强调这是国务院的决定,要迅速落实。

    当时,各高校招生简章已经发出去了,正是7月份高考,学生在忙着填志愿。国务院关于扩招的决定改变了正常的部署,一切工作安排都转入特殊应急状态。6月13日,各省份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市长和教育厅厅长齐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做了部署。教育部党组认为,扩大招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三个需要”——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2000年,高校招生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从2006年开始,高校招生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提高质量被确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高校扩招使我国快速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本报记者汪瑞林)

    相关报道:

    ■《高校扩招后更要重质量》2000年9月23日一版

    ■《高校扩招的同时要做好就业工作》2000年10月19日一版

    ■《三年大扩招——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启示录》2001年10月17日五版

    2001年 我国如期实现“两基”

    重大政策:

    2001年1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历史意义:

    实现“两基”,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各项教育事业中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伟大成就。实现“两基”目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见证者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村干部董志康:为加快“两基”攻坚步伐,当年,在宁夏泾源县的各个乡村,活跃着一支支由县、乡、村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劝学小组。他们走进辍学生的家中,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让孩子返校。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劝学小分队”。

    由于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劝学小组在工作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一次,县长带着劝学小组的成员,来到一个村民家中劝学。没想到,学生家长态度非常强硬,不仅丝毫不领情,还在一怒之下硬把县长一行人给轰出了家门。

    我从部队退伍后,一直担任村干部。2003年,正赶上“两基”攻坚。为了让那些辍学生返校,我多次自掏腰包买来书包、雨鞋等学习和生活用品送给他们。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叫宋小燕的回族小女孩,上小学后经常辍学,几乎每个学期开学后,我都要上她家好几趟。有一次下暴雨,校长又给我打电话,说宋小燕又没来上学。放下电话,我二话没说,带着校长和几位村干部来到宋小燕家。得知小燕上山挖中草药后,我们冒着大雨上山,直到将宋小燕劝回学校为止。近两年,泾源县的适龄人口初中入学率从46.7%一跃提高到95.8%,从而达到了“普九”的标准。(本报记者蔡继乐)

    相关报道:

    ■《全国80%人口地区实现“两基”》2000年3月21日一版

    ■《我亲为亲历的“两基”》2001年4月26日四版

    ■《抓住机遇 扎实工作 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2002年8月22日一版

    2000年 新千年头等大事抓“减负”

    重大政策:

    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召开会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首先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这是为了贯彻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历史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推进素质教育,首先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做起,“减负”工作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见证者说: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2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此,“减负”工作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纷纷出台“减负”具体举措。那一年,在综合了对学生生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后,我们学校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按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设置课程,对他人不敢去动的“主课”进行大胆创新。

    改革在当年引来了家长和社会的一片争议。但令我难忘的是,当时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了我们基层改革、探索很大的鼓励与支持。正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基层的活力得到了激发,我们的改革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延伸至义务教育全阶段,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本报记者计琳)

    相关报道:

    ■《向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更高目标迈进》2000年2月4日一版

    ■《全社会应积极营造素质教育氛围》2000年6月9日一版

那些影响时代的瞬间

    2003年 农村教育从农民办到政府办

    重大政策:

    2003年9月19日,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第二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历史意义: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见证者说:

    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王红卫: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开,农村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取消了农民集资和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以农民办学为主转变为以各级政府办学为主,财政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提高。

    从2003年开始,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992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533万平方米,撤并中小学校和教学点14065所(个)。 

    河北农村教育的变化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决定》的指引下,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为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把农村义务教育推向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张树伟)

    相关报道:

    ■《一年来我国投入6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校舍》2002年5月10日一版

    ■《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 学校公用经费有保障》2003年12月17日二版

    2005年 农村娃上学不用缴费了

    重大政策: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在国贫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孩子上学不用再缴费。2008年9月1日起,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

    历史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实现全免费,对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见证者说: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生李再兴:我家住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弟兄三人上学,让多病的父亲捉襟见肘。记得2004年8月,哥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给贫困的家庭增添了几分喜庆,也增添了父母的重重忧虑。为凑足我们上学的费用,父亲东借西凑。多番考虑后,父亲把辍学的重任压在了年幼的弟弟肩上。“三娃,你大哥上大学,二哥在县城上高中,不能让他们停学啊!你才初二,下来帮帮家里卖菜吧。”父亲颤抖的声音里透出了太多的无奈。

    2005年秋天,整理好书包的弟弟准备上学,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再一次打破了他的求学梦。可怜而坚强的他又回到了家乡的农田里。

    2006年春天,就在父亲为弟弟上学犯愁时,镇上中学的老师亲自为弟弟送来了新课本及寄宿补助生活费,还告诉父亲国家已免除了学杂费,要求父亲及时送弟弟回校上课。欢欣雀跃后,弟弟却一阵大哭:“哥哥,我终于可以上学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上大学!”

    现在,弟弟已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也许在解他的数学和物理题呢。(本报记者 宗河)

    相关报道:

    ■《让贫困家庭孩子都能上学读书》2005年3月6日一版

    ■《“两免一补”给了我希望》2005年9月6日一版

    ■《西部农村娃上学不用缴费了》2006年2月23日一版

    2007年 贫困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重大政策:

    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历史意义: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体系,其覆盖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历史上前所未有。

    见证者说:

    湖南省汨罗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彭宇:我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乡在偏僻小山村,父母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长年的劳累压垮了父母的身体。为了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教养好孩子,他们不忍更不能外出务工挣钱。

    中考后,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看着附带的收费单,我迷茫了。但不久,国家助学政策照亮了我眼前的路,使我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激情,我迈进了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从进校的那一天起,我便感受到祖国、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怀和支持。“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一项项优惠政策扑面而来,让我置身于温暖的海洋。

    国家助学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策,关系着我们青年人的未来,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有了国家助学金的相伴,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

    受到国家的资助,我深感社会无比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我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本报记者宗河)

    相关报道:

    ■《国家500亿投入资助2000万学子》2007年7月3日一版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2013年3月8日四版

    ■相关链接

    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政策

    1987年·党的十三大

    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同时继续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7年·党的十五大

    9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

    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党的十七大

    10月15日—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党的十八大

    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 王强 整理)



/jiaoyu/zatan/2019-08-13/1667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