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恭贺首届全国学校后勤装备博览会盛大开幕!

[db:作者]  2013-08-1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资料图片)

    首届全国学校后勤装备博览会暨首届全国学生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定于2013年8月22至24日在山西省太原市煤炭交易中心举行。本届后勤博览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山西省教育厅、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承办,华银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意丞华会展有限公司等协办。

    本届后勤博览会以“共享教育发展机会”为主题,突出“大后勤、新后勤”的办会理念,旨在优化学校后勤供应环境,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水平,搭建后勤装备生产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打造学校后勤装备行业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大会概况

    本届大会设置展位1000余个,展览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特装展位占70%。本届大会设置了平安校园建设、校园信息化服务、校园饮食服务、节约型学校建设、文体设施及校园环境、学校教(宿)舍装备及办公设备、学生用品(含学生装)、校车及交通安全设施、幼儿园后勤装备、后勤装备管理示范展区等十大展区。参展企事业单位约200家,参会观众预计突破5万人次。

    大会特色

    一是突出“大后勤、新后勤”概念。本届大会所规划的展区和活动既包含节约型校园、校用家具、体育设施、办公设备、学生装、学生用品等传统后勤概念里的行业,也纳入了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全新的后勤内容,如学生营养餐、校车、平安校园、校园信息化、校园保险等。

    二是突出大会的专业性。展会同期将举办全国学校后勤装备高峰论坛,邀请业界领导专家出席,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学校后勤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学校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此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邀请优秀的学校后勤装备企业参与,为各级各类学校及业内人士介绍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三是突出大会的平台作用。一方面,本届大会聚集了学校后勤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展示其先进产品技术和服务水平,服务于学校后勤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延续“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运作模式,以省市为单位,组织专业观众到会参观、采购。

    大会亮点

    学生装展区是本届后勤博览会的重点展区之一,位于展馆的B区。组委会从全国范围内的300余家企业中,筛选出近50家企业参与展示推介,其展示内容代表了业内最高水平。首届全国学生装设计大赛将同期举办。

    校园饮食服务展区位于展馆的A区,本届后勤博览会的亮点之一。本展区紧扣国家政策推进,着重从肉制品、学生奶和厨具等三个方面邀请知名企业参与展示。

攻坚克难 深化学校后勤改革

    ■王富

    目前,学校后勤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攻坚克难”阶段,必须要解决改革面临着什么样困境?改革要达成什么样新的共识?改革的动力从哪里来?改革需要从哪里来突破?等一系列问题。

    认清形势

    明确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的任务

    我国学校后勤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今后学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多年来学校后勤改革:我们转变了封闭的思想观念;打破了旧有落后机制;改善了师生教学、学习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办学模式的转变;调动了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学校的相关服务和稳定。

    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向着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加强,后勤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一种新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当前,加强学校内部监控,强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学校后勤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走上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道路,对推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新型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生产力做支撑,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这些都需要有后勤服务和后勤保障,后勤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后勤改革是激发能量的动力源泉。学校后勤改革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发展改革中解决学校出现的不和谐问题。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难得历史机遇,树立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在学校后勤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努力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坚定方向

    推动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的发展

    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扭转办学条件与办学需求等后勤服务保障不适应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状况。由于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不可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模式推动学校后勤改革工作;我们必须要以创造性应对工作的艰巨性,以多样性应对事业发展的复杂性。

    在实践中,我们要站在宏观位置,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把学校后勤改革放到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来思考、研究和部署。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机遇与发展、管理与发展、质量与效益、服务与经营的关系。

    我们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能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能超越阶段;必须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完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只有理论上清楚,实践上才能明白。理论是实践的眼睛,“理论不是永恒的,永恒的是实践”,学校后勤改革和发展是非常严肃的,也是十分艰苦的,既需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把握,又必须有扎实的实践做支撑,既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又要有科学大胆的试验。要把握实质,面向实际,勇于实践。

    加强指导

    加快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的进程

    学校后勤改革,要科学确定改革总体目标、原则、重点和措施,要坚持有序推进,要紧密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搞好改革试点,改革试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搞好统筹协调,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软硬结合;按照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条件推进改革。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改革的进度和重点要有区别,不能强求一个进度,一种模式,不要一哄而上,竞相攀比。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服务对象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后勤改革,要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要做到政策上有新举措,认识上有新提高,管理上有新加强,改革上有新进展,实践上有新发展;改革发展都要靠需求(市场)引领和技术推动。

    学校后勤改革,出台任何改革发展新举措都要搞好顶层设计,科学确定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深入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改革发展稳步有序推进。

    《人民日报》评论说:“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因此,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源泉所在,更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就要重视学校后勤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以改革增强后勤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学校后勤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体制机制。(作者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为学生装注入正能量

——首届“华银联合杯”全国学生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开赛在即

    “这样款式新颖,面料舒适,做工精良的学生装,孩子肯定爱穿,我也愿意花钱买!”这是首届“华银联合杯”全国学生装设计大赛复评现场一位学生家长的心声。话语背后,反映出家长们对当前学生装在款式、面料、做工等方面的期望,也折射出现阶段我国学生装行业发展存在的些许问题。

    首届“华银联合杯”全国学生装设计大赛正是基于“搭建展示平台,促进行业发展”的理念举办的,旨在通过大赛,引起更多人对学生装的关注,改变学生装行业现状,激发学生装生产企业改革创新,为学生装产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刮起“中国风”

    一提起学生装,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千人一面的运动服,挽起的袖口和裤管无奈地成为一种“时尚”。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装并不限于运动服。此次大赛收集的作品分夏装、冬装、运动装和制服装四大类八个组别共计2000余件作品。大赛裁判长、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中国轻工纺织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级服装裁判员陈桂林说:“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能收到这么多的参赛作品是我没有想到的,体现出了学生装企业对大赛的参与热情。”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不仅种类多样,款式新颖,打破了人们对学生装就是运动服的固有认识。更可喜的是,一些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出现在了学生装的设计作品中,这对我国今后学生装款式如何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郭瑞萍也受邀作为大赛的裁判参与了大赛的复评。她表示,学生装具有显著的教育和文化功能,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标识的学生装无疑会有助于其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但陈桂林同时指出,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设计作品虽然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但只是简单地嫁接而没有真正地融入,所以有些作品看起来很粗糙和生硬。所以,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装的有机结合?如何合理借鉴而不是照搬国外的学生装设计?如何做出学生装的地域特色等都是我们下一步亟需解决的问题。

    拒绝“潜规则”

    公平、公正、公开是任何一项比赛的前提和基础。为体现本次大赛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大赛在启动之前就制定了评审规则和工作条例,并按照国际惯例设立了大赛仲裁委员会。初评和复评的全部评委逐一签署承诺书,并对入围作品进行网上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的总决赛将首次采用专家裁判和观众评委联合打分,现场打分、现场公示的评分方式,这在专业的服装类大赛中是少有的。

    陈桂林解释道,学生装行业有其特殊性,因为一些地区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一些制度的不健全,加上行业本身市场化程度不高,使得某些学生装企业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形成了某种“潜规则”,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拿到订单。我们之所以制定如此严苛的评判规程,目的就是给学生装企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大赛没有暗箱操作,更不适合所谓的“潜规则”。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国屏表示,此次大赛与其他学生装大赛不同,在程序上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是一次“纯粹”的比赛。在评审过程中,所有参数作品只有编号,没有省域和设计者的任何信息,完全按照作品的设计水平进行甄别。入围的每一件作品都经得起监督和考验。

    做好“药引子”

    “大赛本身不是目的,我们只想把它作为‘药引子’,治治学生装行业存在的一些‘旧疾’。”大赛主办方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夏国明这样说:“随着大赛赛程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学生装了,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我们的心情也由刚开始的忐忑到现在的兴奋和激动。我们也更加有信心继续通过扎实的工作把我国学生装事业往前推进一步。”

    据夏国明介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当前的核心工作就是尽全力把大赛的总决赛做好,让最终的结果得到各方的认可,给全国的学生装生产企业树立榜样和标杆,实现学生装企业的品牌化。此外,在大赛的带动和推动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联合相关机构成立专门的学生装研究机构,出台全国学生装流通服务规范并推动国家制定学生装的号型标准。

    夏国明坦言,“万事开头难,但我们开了个好头。大赛的成功举办将给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奢望学生装行业的‘旧疾’能够‘药到病除’,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号准了脉,开对了药方,治愈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周伟涛)



/jiaoyu/zatan/2019-08-19/1785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