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厚德载物创特色 强能立身写辉煌

[db:作者]  2014-07-18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抓好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中不难看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时刻将学子的发展挂在心上,学院才能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赢得人们的赞誉。该校的经验表明:突出地体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走“科教兴国”之路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推进校企合作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思想,打造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品牌、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全国同类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

    总结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经验还在于:“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定能打造出一个好的学校”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凝心聚智、团结一致,抓大事、抓方向、抓发展,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这所学院所取得的成就,首先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还离不开学院自身开拓创新、务实勤政型领导集体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是他们为山西省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山西省教育部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办学水平“优秀等级”院校,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门、国家财政部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有坞城、南中环、长风、榆次4个校区,设有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流商务学院4个二级学院。太原东山占地1050亩的新校区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教学机构有11系3部;面向“建筑材料、信息工程、物流财经、建筑工程、装饰艺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行业开办有37个专业;注册有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设太原市程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科技子公司;注册有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山西省硅酸盐学会”;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材技术与应用》月刊;承办有武汉理工大学本专科函授、网络教学站(点),具有国家(省)认定的可进行69种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的三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一个。

    近几年来,学院依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系部专业子公司实体运行平台,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在技术服务中合作,人才在深度合作中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大中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达标单位”、“第十届‘育人杯’先进集体”、“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省和谐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聚焦学院内涵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理念更新是机制创新的先导。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建设”的总体发展形势,把握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发展方向,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标准”为建设目标,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把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养社会适应度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氛围全面形成。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在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以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聘请省内外专家开展各类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加强校企文化互融,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同时,学院还通过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多种途径,形成以“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提升—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过程服务”为主线的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014年4月,团中央授予该院“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称号,并批准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

    学院在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凝练出了“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山西职院精神,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高职院校多个省内奇迹:“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组建;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山西省硅酸盐学会”在该院注册;“山西省新型建材工程研究中心”正待获批;院长昝和平教授被评为山西省“第七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高职组)”技能赛项全国第一名……

    创新体制机制

    全力推进校企合作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仅是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重点项目,更是培养企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自学院成立以来,始终把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作为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1年,经山西省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学院成立了山西高职院校首家“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该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借鉴、富有活力的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到目前,公司依托学院专业技术优势,投资成立了覆盖建筑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电气自动化、商贸旅游等专业的3个科技子公司,相关专业系部主任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并任董事长,系部党总支书记及职工代表担任监事会成员,选拔专业素质高、懂经营、懂市场的系部教师担任公司经理,由此将系部教学与公司技术经营真正联系在一起,为学院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三个对接”提供运行实体平台。

    自2012年8月首家专业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对外签订了33项技术合同,其中包括省经信委技术调研及推广项目3项、行业企业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及施工项目58项、合作建设电子产品组装和检测生产线1项。各专业子公司累计完成产值330万元,先后有288人次教师和724人次学生参与到技术研发、服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以企业岗位为标准,开发完成“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干粉砂浆生产”、“VOIP技术及应用”、“数据网络组建与应用”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水泥制备”、“综合布线”、“电子装配和测量”等29门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对接。

    近年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教育向纵深发展,学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仅2014年上半年,学院就已完成职业技能及岗位培训5100余人次,技能鉴定850人次,执业、职业资格考试380人次。累计社会培训总人数达6300余人次。无论是服务种类、培训规模,还是培训层次均稳居山西省同类院校之首,对其他地区和学校也发挥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尤其是,学院积极承担主办了各类技能赛项,为大赛提供场地、技术、裁判支持以及选手培训、赛务组织等服务工作,成为了山西省职业院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技能比赛项目相对固定的承办院校。学院已连续成功承办了七届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项目的比赛。

    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实体运行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仅2013年,学院教师就参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其科技子公司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项目51项;先后承接山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项目——《粉煤灰陶粒在山西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和《砖瓦窑炉热工标定及能耗评价分析》,这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和新墙体材料的产业化示范,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为政府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各类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近年来,该院师生在省部级和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奖项228个,使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专业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的原则,适时改造、调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是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面对市场办学的显著特征。目前,学院专业数量已达37个,其中国家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和紧缺人才培养专业3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3个。尤其是在骨干建设项目的推进中,学院先后完成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能力递进,过程对接”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真仿结合、学训合一、顶岗预就业”培养模式建设;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理实结合、学训交替”建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任务引领、学做交替、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阶段、三循环、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搭建了通途。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逐步实现课程体系由学科型向工学结合型转变;课程内容由知识型向工作过程转变;教学方法由以“教”为主和以教师为主向“教、学、做”一体化,以及“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考核方法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以材料工程系为例,2013年学生在潞城市卓越水泥有限公司开展了累计5个月的现场教学。企业提供学生宿舍、多媒体教室、水泥生产线及岗位、工程技术及岗位操作人员,学校派出专业教师,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合作综合评价等教学和考核方式,完成了“水泥生料制备及操作”、“水泥制成及操作”、“熟料煅烧及操作”、“水泥设备巡检”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在近三年的骨干校建设中,学院现已开发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的理实一体课程86门,新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项目1项,新增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全院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数达到11门。

    ——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有15人次获得一等奖,22人次获得二等奖,43人次获得三等奖;在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有79人次获得一等奖,202人次获得二三等奖。其中,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院计算机系学生在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高职组)项目中获得该赛项的全国第一名。

    ——学院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近年来,学院积极寻求与企业、行业联建生产型、仿真型实验室、实训基地,搭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和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学院持续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实训、实验设备的建设与更新,改造、新建校内实验实训室,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65个,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7个。“应用电子”等3个实训基地被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共获得106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近三年,共争取各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资余金1000万元。

    以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该系以捷易信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与太原市捷力达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引入一条开关电源生产线,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实现校企真实对接。12000套生产开关电源成品的工作任务,推动了该专业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办出水平和特色的根本保障。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常抓不懈。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职称13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90人,“双师型”教师378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8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13人,有20名教师被相关政府部门聘为技术专家。

    在连续两年的教师节表彰中,学院先后拨出8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教科研、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各项教学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师。2013年,学院还另拨数十万元购买笔记本电脑,用于优秀教师的奖励。近几年,学院教师荣获各类荣誉120余项。以材料工程技术团队为例,该团队在院长昝和平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完成山西省科技部门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的精品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精品课程。据统计,由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完成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5项,主编、参编专著、教材66部,获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14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缘何取得如此的骄人成就?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说明的闪光点,那便是:“把方向、谋发展、促和谐、团结创新”的领导班子,保障了学院发展充满活力。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是该院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将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东风的引领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向着“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万人千亩”的建设目标,阔步前进!(拜秀萍 张 宇 方 堃)



/jiaoyu/zatan/2019-12-24/2970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