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 假期应该怎么学?这份科学规划指南一定不要错过!

互联网  2019-01-20 00:00:00  互联网

寒假快要来临,我们都对寒假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希望自己在寒假期间既能学好,又能玩好,但是很多人在寒假期间都过得浑浑噩噩,怎样才能有一个完美假期呢?


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讲讲如何科学规划寒假,让寒假过得充实有趣。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假期才是完美假期呢?


1. 充分休息,调理身心


假期肯定要休息,一个学期的学习确实很辛苦,假期要调理好自己的身心,你有休息的权利。


2. 查缺补漏,解决问题


上学时候总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跟着大家的节奏,很难按照自己的节奏。所以我们一定会有很多遗留问题,假期就是处理遗留问题的最佳时间。


3. 读书旅游,开拓视野


做一些有利于身心的活动,要么行万里路,或者读万卷书,开阔视野非常重要。


4. 运动社交,提升品格


多做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留出运动的时间。


5. 母慈子孝,其乐融融


社交生活,看朋友,走亲戚,社交生活是不可缺少的,提升与人生活的技巧,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你的假期你做主,假期就应该跟平时不一样,你有权利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吃一些好吃的,适当补觉,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去做一做,约三两朋友一起吃个饭,唱个歌,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是要想整个假期过得充实,就要需要合理规划,有主有次,又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又不荒废该做的事,这需要一些技术含量。


很多同学会在假期学习,那么假期该如何学习呢?



学业不要荒废


1. 剖析自己,抓紧学习重心


可以利用期末备考及期末考试好好剖析一下自己,搞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明白假期学习的重心。假期之前每个人都雄心壮志,但是规划没做好导致自己没将假期时间利用好。


所以在假期之前就要明确学习重心,找到自己的知识短板,知识漏洞,记到本子上,利用假期去攻克掉,这就是你的学习重心。


你的学习重心未必是很大的,其实可能就是很小,某一个知识块,甚至某几个句型,要把工作做细,不要给自己定很大的工作任务。


有的同学给自己规定很大的任务,比如“把物理赶上来”,这样的目标太大了,物理知识这么多,你要赶哪块,赶到什么程度。这个如果不想明白,你假期效率高不了。所以说在期末备考阶段就开始给自己梳理假期学习重心。


2. 自学为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先


我还是主张自己自学为主,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寻找一些辅助手段。但这事你必须先想清楚,你到底是可以通过自学解决,还是必须要找老师。不能说等老师来了,你还不知道需要老师给你补点什么。所以你要先已自学为主,尝试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主,如果不能解决,再去寻求直接有效的能帮助自己的方法。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要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主,不要盲目地去报班学习下学期新课程,不是人人都适合这样,大部分都不适合。为什么?因为一个学期学下来,你还有很多盲点没有解决掉,你忙着学新的没有意义。但是如果你真的到了这个级别了,本学期的知识已经完全学好了,对知识如饥似渴了,那你可以去报班学习新课程。


3. 选择合适的辅导渠道和辅导材料


在报班,选辅导资料以前,你要想好你需要什么辅导班,需要什么辅导资料,你想明白以后才能选择合适的辅导班和辅导材料。不贪多,一定不能贪多。


4. 让学习成为每天某个固定时间段的必做项目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总是计划多于行动。那你就培养自己自制力,让学习成为每天的必做项目。到了时间点就必须学,雷打不动。让它慢慢变成一个习惯,自然而然就适应了。



学会高效学习


我相信在假期很多同学都会学习,但是很多人在做无用功。其实我宁愿你什么都不做,你去玩,去做点身心愉悦的事情,但是你明明在学,却没有一点收获和进步,这是非常痛苦的。


做好以下几点,做有一个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别做忙忙碌碌的傻瓜。


1. 找到问题的焦点(知识点,题型,能力)


要找到自己问题的焦点,你到底为什么某一科成绩不高,是因为这一科有一些没掌握的知识,还是说对于某些题型你缺乏理解能力,缺乏解决能力?比如计算能力有问题,运用公式学以致用的能力有问题,你要把每个问题都细化到根上,找到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你不是知识点的问题,你报班反复学知识点,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是知识点有漏洞,别人给你讲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不一样,你一定要抓住自己问题的焦点,不做学习的傻瓜。


2. 分清学习的主次(学科主次,专题主次,复习预习的主次)


有一些同学想学习,却分不清主次。一会儿学物理,一会儿学数,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低下,心理还特别浮躁,焦虑。


你把任务理一理,首先要想清楚以哪科为主。如果每科都差,想在一个假期把各科都提升起来,可能性也不大,不如就对一科死磕。让这一科有个质的飞越,那也未尝不可。各科都想有个提升,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就一定要分清主次。


你自己要想一想,哪一科“瘸腿”最严重,哪科有待解决的问题多,哪科的问题再不解决的话下一阶段的学习将会受到影响,那你就优先解决这一科。或者你也可以换个角度,哪科提分的可能最大,这个学科只要稍微付出点,学一点就能提很多分,那你可以把能提分的这一科摆在前面。


除了学科主次还有专题主次,一个学科有很多专题,哪个专题是需要先解决的。还有复习和预习,哪个是重点。在我看来是复习为主,你首先把学过的屡清楚,再去预习也OK.


3. 明确解决的途径(补知识,学技巧,熟练度)


找到问题,分清主次了,马上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如果知识点有欠缺就先解决知识点,技巧有问题就先解决技巧,如果知识点也OK,技巧也OK,就是速度太慢,那你就适合刷题,通过刷题提高熟练度。


每个人的问题不一样,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一样。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自学解决,那你就自学解决,如果自学没法解决,就要去找老师帮助。

 

4. 决定假期的规划(个性化,实在,具体,可操作性强)


我觉得假期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是用笔列出来,还是在脑海中有一个草图。这个事情值得一想。


假期得有个规划,每天要做什么都要列出来。做这个规划一定要充满个性,满足自己,要是实实在在,不要虚。针对自己的情况,要都是能完成的任务。


要具体,具体到每个时间段干什么。如果你就是个耐力特别差的人,你甚至可以具体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做什么,非常具体的规定下来,这对于你完成任务是非常好的。


学会高效自学


我说了很多同学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但是什么是自学,怎么自学?


1. 深度学习(用脑学习,思考,归纳,不是简单重复和模仿)


自学对你有了更高的要求,平常学习你是跟着老师,是老师带着你,老师在规划内容,在调动你,你跟随老师的节奏就可以了。


但是自学更烧脑,没有人带着你,需要你自己去规划,去思考。自学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需要进入深度思考。


比如英语自学,你就得根据你读的文章,感受到单词的不同用法,通过阅读感受到这些单词和近义单词的区别,就是你进入深度思考了,总结出单词的使用规律,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很好的素材。这才叫自学,而不是你去反复做无用功。


2. 有效做题(基于深度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做题也不一样,有的人做100道题也不抵人家做10道。因为有的人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哪些类型对,哪些类型错,为什么错?这些问题都不想的话,做题效率不高。


做题是基于深度思考,总结归纳出方法技巧,通过做题检验方法技巧好不好用,用方法技巧做题做出来这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那这样的题你做两道三道就可以了。


反过来讲,我刚才总结出了方法技巧,发现并不能帮我解题,说明刚才的思考总结出现了问题,那怎么办,那就打回去重新思考总结归纳。


要学会将思考和做题二者有机相结合,做题一定是为了将自己的方法加以实践,让方法有一个帮助你解题的机会,这样做题才有意义。


3. 重质不重量


在学习的事情上一定要重质不重量,你少做点题没有问题,但是你做的题都发挥价值了,那么做的就有意义。反过来你什么都不想,低头赶路,那就没有意义。


如果这个假期你想要自己把握学习的节奏的话,以上这些事情你一定要琢磨琢磨。


合理安排时间


这一点也很重要,时间看着多,但是过起来很快,合理安排很重要。


1. 每个人的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是确定的


你不是一个可以被无限使用的机器,你是有极限的,你每天的有效时间是确定的。超出这个极限以后,你再学,学习成果与付出不一定成正比,身心都会受到伤害。实在学的太久了,头晕眼花了,不如放松一下自己。


2. 少于有效学习时间, 进步的速度就慢


你要自己去琢磨,你的学习潜能有多大。这个事情你没有必要跟别人交待,你就摸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你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有多少。


我觉得一天有效学习时间5-8小时是没有问题的。那你如果说效率高,只用5个小时,那没有问题,如果效率偏低,那就8个小时。


把自己有效学习时间,结合自己的娱乐活动做成计划,每天保持高效学习5-6小时,就够了。超出这个时间,伤害身心,少于这个时间,你就是在虚度,效率还是跟不上。


3. 寻找高效学习时间点


要搞清楚自己的高效时间点,这个人与人之间还是不一样,有的人是在早晨,有的是在晚上,有的是在运动之后。找到这个点以后,一定要用这个时间来学习。


不要用高效时间点来娱乐,低效时间来学习,这样就是本末倒置的。


4. 高效时间点完成较难任务,低效时间点完成相对简单的任务


到底啥是简单,啥是难,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安排时间,才能达到有效的匹配。


5. 休息的时候就彻底休息


我们每天一定要有休息的时间,休息时候就彻底的休息,不要玩也不像玩,学也不像学。


有的人学的时候不好好学,玩的时候还想着学习,导致自己焦虑,自责,心情不好,一天到晚没有高兴的时候。一天拿出4-5个小时时间学习,其它时间你就彻底的玩,可以睡眠、闲谈、散步、娱乐、欣赏艺术等,都可以。


学会制定计划


1. 针对性强(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补差为主)


还是那句话,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你要明白自己现在的实际学习状况,要以补差为主。


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学科,有人一到了自学的时候就学自己擅长的,逃避不擅长的。导致差的越来越差,这样不行,逃避总不是办法。


假期大家一定要以补差为主,包括差的学科,以及差的知识点,这个需要你自己找出来,集中攻克掉。


2. 目标明确,时间具体(明确的任务,并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去落实,切忌盲目,随意,散漫)


有明确的任务,有固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切记随意,散漫。越让你觉得不愿意做的事情,越要让它具有仪式感,让它上章程。


3. 形成规律(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任何事情一旦形成规律了,就好办了。什么叫规律,就是你往那里一坐,你就应该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


4. 时间留白(留出弹性时间)


如果今天的学习任务完不成了,那就要把弹性时间拿来完成学习任务。今天学习任务完成了,弹性时间就完全可以拿去玩。


总之一句话,你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到简化、细分、具体,这是保障执行的基本要素。



上图是我以前学生的学习计划,这份规划做的特别具体,具体到书,具体到专题,也有自己固定的锻炼,休息,调整的时间,这就是好规划。


但是没有一个规划时适合所有人的,你要学习这种模式,但是内容和时间设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要注意时间规划里要有纠错环节。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每天做些什么,一定要留足时间给自己纠错,做了那么多题,一定要把错题给落实掉,这样做题才有意义。

 

另外,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同学,假期学习计划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


非毕业年级同学


对于非毕业年级同学来说,以落实本学期知识为主,搞清楚这学期学了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如果不能一五一十说清楚,赶紧老老实实把它弄明白。建议你每天拿出一些时间来把课本知识搞清楚。


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在落实的基础上预习。预习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以落实为基础,每天做预习也没有什么意义。


必要时可以看前一个年级的课本,这是适合很多人去做的一个事情。就是你在学这学期课程的时候你已经举步维艰了,很多以前遗留的问题到现在很明显了,那你就可以把之前的课本拿出来看一看。你该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在这年级里,也可能是在以前,该看啥看啥。


基础知识落实中可以:听读结合,每天保证一定量的听力,然后跟着听力去读,既练耳朵又练嘴皮子。琢磨背单词的方法,你可以一遍背一遍琢磨一些背单词的好方法,或者将我教给你的方法运用进取。精读,如果实在没有好的素材,可以反复读课本。写作,可以是写句子,也可以是写文章,总之要把你的基础知识都用起来,这样才有意义。


毕业年级的同学


对于毕业年级来说,一轮复习是我们中高考前最后一个积累基础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必死无疑。上学期结束了,一轮复习基本结束了。但是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你要弄清楚你跟上老师的节奏了没?该背的单词背了没?专题复习都落实好了没?...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纠错大于做新题,解决遗留问题再做新题。


战胜拖延症


很多同学都有拖延症,那么你要怎么办呢?


首先要优化环境,一件你不愿意干的事情,那你就更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其次降低目标,不要给自己定高大上的目标,目标尽量降低,任务尽量好完成,这样能获取满足感和成就感。


保持积极情绪,就是说你情绪一定要好,本来学习就是你不爱干的事情,如果情绪不好更不愿意学习了,可以做一些调节情绪的事情,把情绪调节好了再去学习。


建立奖励机制,完成一个目标以后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


学会承受,有一些事情尽管你知道自己不爱做,但是必须做,你就应该学会去控制自己。所以最终还是要考量自己的承受能力。



写在最后

人都会有快乐时间和痛苦时间,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快乐时间,同样也不可能只有痛苦时间。坦然接受会避免被烦扰,有的人每天都是满腹牢骚,抱怨,但是有什么用呢,你改变不了,改变不了就去适应,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才会减少自己的痛苦时间。练就好心态才会珍惜时间,让生命有意义。


今日话题


你的寒假有什么安排?在下方留言处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吧。

/jiaoyu/zatan/2019-01-20/91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