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势能的影响因素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_

互联网  2008-10-10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______,若甲物体的质量为12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______N(g取10N/kg),若把甲、乙两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则______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因为
m
m
=
2
3
,所以m=
3m
2
=
3×12kg
2
=18kg,
乙物体的重力G=mg=18kg×10N/kg=180N,
甲、乙两物体重力之比
G
G
=
mg
mg
=
m
m
=
2
3

因为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若把甲、乙两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则乙物体质量大于甲物体质量,所以乙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2:3;180;乙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_”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重力的概念 势能的影响因素 重力的计算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重力的概念
  • 势能的影响因素
  • 重力的计算

考点名称: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五种定义:
重力是力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是,国内外各种课本及参考书对重力概念的定义不尽一致,基本上是以下5类。
1、“重力就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地球对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称重力。”
3、“质点以线悬挂并相对于地球静止时,质点所受重力的方向沿悬线且竖直向下,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质点对悬线的拉力”。“实际上,重力就是悬线对质点拉力的平衡力”。“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时,有一竖直方向的加速度g,产生此加速度的力称为重力”。
4、相对地面静止的放置在支撑物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不能产生加速度的那个分力,能产生加速度的作用效果全部分给另一个分力,即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5、“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公式: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重力的独特性:
重力与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有本质区别
只有万有引力和惯性力有资格成为重力的分力,因为万有引力和惯性力都是同时作用在物体的每一个质元上,使物体获得重量。
弹力和摩擦力只能作用的物体的局部。电场力也只能作用在物体的局部,因为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局部,绝缘体被极化后电荷也分布在绝缘体的局部。磁场力也只能作用在物体的局部,因为永磁体有磁极,软磁体在磁场中也被磁化出现磁极。这些作用在物体局部的力,不能像万有引力和惯性力那样使物体获得重量。

失重:
定义:物体在引力场中自由运动时有质量而不表现重量的一种状态,又称零重力。失重有时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
所谓失重,就是物体不被引力所作用。所谓重力,是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个分力(大小几乎等于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就质量一定的天体来说,物体离它越远,所受它的引力越小,即重力越小,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和其他物体受到很小的力就能飘浮起来。
超重:
定义:超重是物体所受限制力(拉力或支持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只要物体相对于地球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就会产生超重现象
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在加速上升阶段,其中的人和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他们对其下方物体的压力是其自身重力的几倍。

考点名称:势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势能是一个相对量,选择不同的势能零点,势能的数值一般是不同的。在保守的内力场和外力场作用下的质点系统,由于它所处的一定位形而具有的作功本领,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势能是属于物体系共有的能量,通常说一个物体的势能,实际上是一种简略的说法。单位是焦耳(J)。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势能的计算公式

1、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公式为EP=mgh(m 质量,g应取9.8N/kg,h物体据水 平面的高度)。

2、弹性势能是物体因为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P=1/2 kx^2。

影响势能的因素

1、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2、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弹性形变。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考点名称:重力的计算

重力的计算公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G=mg。(g=9.8N/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为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9.8牛是一个平均值)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
重力公式为G=mg

重力的影响及应用:
重心的影响因素
1)物体的形状
2)质量的分布
重力方向的应用
1)重垂线: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
2)水平仪: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
3)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 m G
量性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单位 千克(kg) 牛顿(N)
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
公式 m=ρV G=mg
测量工具 天平 测力计
联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g=9.8N/kg)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7948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