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分子的热运动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下面是选自一位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摘录,其中表述不完全正

互联网  2010-11-11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下面是选自一位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摘录,其中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标准大气压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压强相等,大气压值约为105Pa”
B、“g=9.8N/kg是指1kg等于9.8N”
C、“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

B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下面是选自一位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摘录,其中表述不完全正”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标准大气压 分子的热运动 重力的计算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 标准大气压
  • 分子的热运动
  • 重力的计算

考点名称: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当大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反之,当大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降低。

考点名称: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其值为1013.2百帕(或760毫米汞柱高或29.92英寸汞柱高)。大气压能够反映某地区(如中纬度)垂直方向上气温、气压、湿度等,能粗略地反映中纬度地区大气多年年平均状况。

大气压度量衡换算

1标准大气压=101 325帕斯卡

1帕斯卡=9.8692326671601*10-6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值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标准大气压值的规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几次变化的。最初规定在摄氏温度0℃、纬度45°、晴天时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其值大约相当于76厘米汞柱高。后来发现,在这个条件下的大气压强值并不稳定,它受风力、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于是就规定76厘米汞柱高为标准大气压值。但是后来又发现76厘米汞柱高的压强值也是不稳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值也随纬度而变化。

为了确保标准大气压是一个定值,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1标准大气压=101325牛顿/㎡

标准大气压主要内容及考点:

比较通用的国际标准大气压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基本假定:大气是静止的,空气为干燥洁净的理想气体,在规定温度-高度廓线和海平面上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初始值后,通过对大气静力方程和气体状态方程的积分,获得压力和密度数据。

②海平面大气物理属性等主要常数:海平面温度t0=15°C;海平面绝对温度T0=288.15K;海平面空气密度ρ0=1.225千克/米3;海平面空气压力p0=101325帕(1013.25毫巴或760毫米汞柱);海平面音速a0=340.294米/秒;标准重力加速度g0=9.80665米/秒2干空气的气体常数R=287.05278焦耳/开·千克。

③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计算公式。

④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计算公式。

⑤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的计算公式。此外,还有粘性系数、分子碰撞频率、分子量等。根据上述各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排列成表即为标准大气表,各地的实际大气与标准大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在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压力为29.92inHg(1013.2hPa),温度为15℃(59℉)。高度增加,压力和温度一般都会降低。例如,在海拔高度2000ft处,标准压力约为27.92(29.92-2.00)inHg,标准温度约为11℃(15℃-4℃)。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度,一般标准大气压是在海平面上的,实验的地方肯定要比海平面高,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也就是公式P=pgh式中h是到大气边缘的距离,那么越高当然离大气越近楼,再来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考点名称:分子的热运动

什么是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不管温度高低,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1)热传递;2)做功。

具体说:物体吸热或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放热或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2、物体里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三个因素决定:1)物体里分子的数目;2)分子的动能;3)分子的势能。

3、物休的温度越高,物体里的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因为分子的动能决定于分子的质量和分子运动的速度,这里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因而它的速度越大,它的运动越大);温度不变,表示物体里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变。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5、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6、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对比法判断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机械运动

(1)从概念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从微观与宏观上判断,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的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的;

(3)从引起运动因素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水不停息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

考点名称:重力的计算

重力的计算公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G=mg。(g=9.8N/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为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9.8牛是一个平均值)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
重力公式为G=mg

重力的影响及应用:
重心的影响因素
1)物体的形状
2)质量的分布
重力方向的应用
1)重垂线: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
2)水平仪: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
3)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 m G
量性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单位 千克(kg) 牛顿(N)
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
公式 m=ρV G=mg
测量工具 天平 测力计
联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g=9.8N/kg)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842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