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内能的概念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

互联网  2008-10-10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的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B.物体的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C.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等九大行星绕它运行
D.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B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内能的概念 显微镜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宇宙及太阳系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内能的概念
  • 显微镜
  •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 宇宙及太阳系

考点名称: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是热力学系统的热运动能量,广义地说,内能是由系统内部状况决定的能量。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是全部微观粒子各种能量的总和,即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核能等等的总和。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之间也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概念

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2)任何物体存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因为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具有的总能量,宏观量度比较困难。

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存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休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

内能和什么有关?

由于在系统经历的热力学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一般都不发生变化,即分子的内禀能量(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原子内的能量、核能)保持不变,可作为常量扣除。因此,系统的内能通常是指全部分子的动能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之和,前者包括分子平动、转动、振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内原子振动的势能),后者是所有可能的分子对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内能是态函数。真实气体的内能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其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通过作功、传热,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内能改变,其间的关系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 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方法如下:

E=inRT/2

i-单原子气体取3,双原子气体取5,三原子气体取6

n-物质的量

R-理想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思考:0℃的物体有无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我们易误认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其实是错误的。

考点名称:显微镜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考点名称: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当大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反之,当大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降低。

考点名称:宇宙及太阳系

宇宙: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宇宙膨胀:
新理论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在人们平静的心湖里激起狂澜。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生命,以至产生生命的庞大宇宙。
暴胀宇宙学1979~1981年,美国科学家古思、温伯格和威尔茨克三人提出“暴胀宇宙学”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在大爆炸后不到10-35秒的瞬间,宇宙迅速地膨胀,故称为“暴胀”。暴胀持续了大约10-32秒。在如此短的时刻内,宇宙的体积却增大了1043倍。

宇宙演化观察史:
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
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推荐宇宙纪录片:
TOM112免费电影最新系列纪录片《宇宙》囊括了宇宙的一切,从黑洞到我们的太阳,从未探索的太空到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宇宙》这个专题已经被N多机构做过N多遍了,但历史频道做的非常出色,在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故事的时候,严谨详实地叙说了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同时将已经了解和尚未了解的宇宙奥秘一一展现出来,真的秉承了历史频道的传统。特别是《火星》不知道被做过多少次了,但历史频道做来,给人感觉耳目一新,里面介绍了2007年最新的资讯。

太阳系:
太阳系就是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八颗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

太阳系的运动: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一个螺旋形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两千多亿颗星。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离星系中心大约两万五千到两万八千光年。太阳系移动速度约每秒220公里,两亿两千六百万年在星系转一圈。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
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太阳系的物理学:
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2.太阳系内的引力定律:
太阳系内各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3.太阳系稳定性问题:
天体演化学和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4.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
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至于太阳本身,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和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分支:

①行星物理学,是太阳系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九大行星及其卫星进行物理方面研究的学科(见行星物理学);

②彗星物理学,利用天体物理方法,研究彗星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索彗星本质;

③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行星际物质的分布、密度、温度、磁场和化学组成,包括黄道光和对日照。其中流星天文学是用天体物理方法包括雷达和火箭观测研究流星,以了解地球大气的物理状况,特别是研究行星际空间流星体的大小、质量、分布和运动规律,而陨星学则是研究陨星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二者对宇宙航行和天体演化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8466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