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摩擦起电现象 > 正文 返回 打印

塑料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利用它可以做很多实验.(1)如图所

互联网  2008-10-10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塑料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利用它可以做很多实验.
(1)如图所示,用塑料尺测得物体A是___________cm.
(2)用塑料尺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这是为了研究声音的_________与频率有关.
(3)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时,小球会被__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4)塑料尺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5)如果让塑料尺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塑料尺的运动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____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所属题型:实验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3.5;
(2)音调;
(3)吸引;
(4)引力;
(5)改变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塑料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利用它可以做很多实验.(1)如图所”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分子间的作用力 摩擦起电现象 力的作用效果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 分子间的作用力
  • 摩擦起电现象
  • 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名称: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特殊的长度测量:
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直接测量或由于物体形状特殊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如细铜丝的直径、圆柱体的周长、硬币的直径、油筒内最长的直线、电线杆的高度等

测量方法汇总:
一、测多算少法
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法叫做“测多算少法”。
例如:用普通的毫米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可以先用刻度尺去测100张同样纸的厚度。然后用这个数值除以100,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再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成线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并数出圈数,然后用线圈的长度除以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二、量小求大法
由于被测量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不便于用刻度尺测量,可先选取一个小物体或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取其长度,然后设法测出大物体与小物体(或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得大物体的长度,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量小求大法”。
例如:测一大卷粗细均匀的细铜线的长度。由于细铜线长度数值非常大,远远超出了普通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不便于直接测量。我们可以先截取一小段细铜线,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为L,然后用天平分别测出所有细铜线的质量和截取的小段细铜线质量,两者相除求得其倍数关系为n,则这一大卷细铜线的总长度为nL。又如: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普通刻度尺无能为力,可以用刻度尺设法测出自行车轮子的周长,然后骑自行车绕跑道一圈,数出轮子转过的圈数,用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操场跑道的长度。
三、变曲为直法
长度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如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圆柱体的周长等,无法直接测量,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此种方法被称为“变曲为直法”。
例如:要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我们可以找一根细棉线,使其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完全重叠,并在棉线的两端做上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标记间距离即为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借助于比例尺我们还可以求出两地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又如: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我们可以借助于纸带或细棉线,平行于圆柱体横截面紧紧围住圆柱体,在重叠处做标记,展开纸带或细棉线,用刻度尺测出标记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的周长。
四、化暗为明法
有些物体的长度不是明显的暴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内部或凹部,无法用刻度尺测量,我们可以借助于其它工具或方法,使该长度显露出来,这种方法被称为“化暗为明法”。

例如:不借助于任何其它仪器,不经任何计算利用粉笔和长度足够的刻度尺,测出长方体内最长的直线距离。长方体内最长的直线距离为其斜对角线的长度,即图甲中AG、BA、CE、DF中的任意一条,但由于位于长方体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具体办法是:用粉笔在地面上依EFGH顺序把下表面的长方形画出来,设其为E′F′G′H′,然后将长方体向右平移,使H′G′与EF重合,如图乙所示:此时的AF′或BE′即为长方体内量长的直线距离。已经显露在外,可以直接测量了。又如:测一小口容器的深度,可用一直杆竖直插入到容器的底部,在与容器口相平处做一标记,然后用刻度尺量出标记到杆端的距离即为该容器的深度。
五、卡测法
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如:圆柱体直径测量方法如下图。

六、构造相似三角形法(数理结合法)
对于某些较高的树木或建筑物等,由于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树木或建筑物的高度,此种方法称为“构造相似三角形法”。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会看:
看零刻线: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己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看量程:即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看最小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它决定刻度尺的精确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值。
会量:
刻度尺要放正,要沿着所测量的长度,零刻线(或者其他清晰的刻度)对准起始位置,有刻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会读: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出准确值后,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刻度尺的使用技巧:
(一)对刻度尺要“三查”.
在实验的测量以前,应养成首先检查测量工具即刻度尺的习惯,对刻度尺的检查包括三点:一查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二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三查,即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以及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二)使用刻度尺要“五会”
(1)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2)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4)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5)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三)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做到“五要”
一要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要测量桌面的长度,只需估读到毫米,可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要安装窗玻璃,需准确读到毫米,就应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板尺或者钢卷尺等.此外,工厂中或实验室中还有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即螺旋测微器来精确测量的.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有“基本测量法”和“特殊测量法”.例如,欲测物理课本的长或宽,就可用刻度尺对它进行直接测量,这种方法是基本测量法,还有一些情况,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而需用刻度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间接测量,或利用特殊工具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是特殊测量法,例如,欲测圆锥体的高或墨水瓶的高,则要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欲测曲线的长度,则先用棉线量出曲线的长度,然后再用刻度尺测量棉线的长,就是曲线的长度(化曲为直测量法);将圆纸板在曲线上滚动,记下始点、终点和圈数,测出圆纸板的周长,就可算出这条曲线的长度(滚轮测量法);欲测出教科书每页纸的厚度,可将教科书压紧,测出书的厚度就可算出每页纸的厚度(积累测量法),等等,这些都属于特殊测量法.
三要能正确地读数,测量时,刻度尺刻度的一面要紧靠被测物体,并且不要歪斜;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刻度的一边要垂直,不要偏左、偏右,也不要偏高、偏低,要能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的准确值和估计值.
四要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写出单位.
五要能正确地计算平均值,为使测量准确,测量长度常用多次测量.
 

考点名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如图)


①实验器材:桌子、直尺

②实验步骤:把直尺一端压在桌子上,另一端伸出桌外,拨动直尺使它振动,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观察每次直尺振动的快慢,听每次发出声音的高低

③现象:直尺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④结论: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考点名称: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是不会相互抵消的,当与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引力等丁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义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同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同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原因。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原因。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影响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①分子的极性。

②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这里所说的分子的极性,一般指极性特别强的,即第二周期的几种活泼非金属的氢化物:HF、H20、NH3。其他组成和结构相似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则要看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其中一般存在原子序数比较大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体积一般比较大。由于每个分子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经常发生电子云和原子核之间的瞬时相对偏移,从而使原子产生瞬时的极性,并且原子的体积越大,这种相对偏移也越大。因此使分子间产生作用。由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一般比由于分子本身存在极性产生的作用要弱。

考点名称: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想象(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的原理及实质: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组成。

从原子结构可以看出,物体本身就存在电荷,通常情况下原子的电子数量和核内质子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正负电荷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电性,这样的原子称为中性原子.这样的物体就是中性物体。

两个不同材质(注意绝缘)相互摩擦,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电子便从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一方,转移到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一方.这样双方的原子都因得失电子而打破了原来的中性状态,得电子的一方因电子数多于质子数而带负电,另一方则因失去电子,质子多于电子数而等量的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所以说,不同的衣料也可能决定带电的种类。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考点名称: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力是任何导致自由物体历经速度、方向或外型的变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借由直觉的概念来描述,例如推力或拉力,这可以导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改变速度(包括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或改变其方向。一个力包括大小和方向,这使力是一个矢量。牛顿第二定律,\mathbf{F} = m\mathbf{a} ,可以公式化地来陈述一个有定质量的物体将会和作用在其身上的合力成比例的加速,这个近似将在接近光速时失效。牛顿原先的公式是正合的且不会失效:这个版本陈述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等于动量改变量对时间作微分。
加速力的相关概念包括使物体速度增加的推进力,使任何物体减速的阻力,与改变对轴的转速的力矩。当力不会一致地作用在物体的所有地方时为应力,此技术术语的影响是会造成物体的形变。当应力可以持续的作用在固态物体上时,会逐渐的使其变形,在流体中,应力决定了其压力与体积的改变量。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方向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余因素不变,物理上,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对作用效果的理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
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射箭时,拉弯了的弓等等都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 说明:
(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合力不为0)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918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