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 正文 返回 打印

(1)如图1示,S是发光点,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凸

互联网  2010-11-11 00:00:00  互联网

题目

(1)如图1示,S是发光点,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右侧焦点;画出入射光线SP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2)图2为手拉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3所示,是公路收费站的栏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粗细均匀的栏杆绕O点转起来,请在图中P点画出杠杆的阻力F2示意图及阻力的力臂L2
(4)在图4所示电路的○内填上适合的电表电路符号,使两灯并联且都能发光。
题型:操作题难度:偏难来源:江苏模拟题

所属题型:操作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难

答案

“略”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1)如图1示,S是发光点,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凸”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力的示意图 力臂的画法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 力的示意图
  • 力臂的画法

考点名称: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
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

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

光束:
1.平行光束
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


2. 会聚光束
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
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考点名称: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路设计:是指通过一定规则和方法设计出符合使用要求的电路。主要是设计一些生活上比较新颖的电路:例如:探究抢答器电路、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简易交通灯电路的设计等。

串、并联电路设计常见方法:

1、用若干个开关控制同一个用电器:要求不管哪个开关闭合,用电器都能工作,那么这若干个开关一定是并联的,并且用电器在它们的干路上。

2、开关的短路用法:要求当开关闭合时,一灯发光,开关断开时两灯都发光,就要把这两盏灯串联,把开关与其中一灯并联,在开关闭合时造成这盏灯短路,从而达到只有一盏灯发光的目的。

3、单刀双掷开关的应用:

(1)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使用电器由并联变为串联,或由串联变为并联。

(2)方便控制一盏灯。把开关安置在两个不同的位置,随意拨动任何一个开关,都能使灯由亮变灭,由灭变亮。

4、简单的混联:每个支路上的用电器工作时,总有一个特殊的用电器与它们一起工作,这个特殊的用电器就要安装在它们的干路上。

串、并联电路设计基本步骤:

1、 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 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 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考点名称:力的示意图

定义: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 用线段长短粗略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画在线段的起点火箭头处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1)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2)确定力的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并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

(4)在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如图所示为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例1 如图1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壁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1.首先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
2.小球与悬线和墙面接触,若撤去悬线,小球下落,故悬线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拉力;若撤去墙面,小球维持现状不动,故墙面对小球没有推力;
3.若墙面光滑,小球维持现状不动,故墙面对小球没有摩擦力。因此,小球只受到重力G和拉力。

例2 如图2所示,一正方体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1.首先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
2.物块与传送带接触,若撤去传送带,物块将下落,要维持现状,传送带必须对物块有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
3.由于物块原来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若传送带光滑,物块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传送带对物块没有沿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因此,物块只受到重力G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

例3 如图3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木块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1.首先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
2. 木块与斜面接触,若撤去斜面,木块将下落,要维持现状,斜面必须对木块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3.若斜面光滑,木块将下滑,不能维持现状,故斜面对木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因此,木块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
 

考点名称:力臂的画法

力臂:
物体绕定轴或定点转动时,由力的作用线至转轴或定点间的垂直距离。

杠杆力臂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 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在旁边标上字母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力臂的画法:
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将动力的作用线延长,然后从支点用虚线做拉力作用线的垂线,再用大括号标识,并写上符号。
2、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
(I)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
(2) F2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1)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与鱼线重合,沿鱼线竖直向下;
(2)作F2的力臂,先用三角尺辅助,找到支点在阻力作用线上的垂足,然后用双箭头线段标识出支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并写上符号。
 



http://www.00-edu.com/html/202110/11672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