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 > 正文 返回 打印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2020-09-07 00:00:00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本书特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2010*新版)》:依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考试题库建设要以《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应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和经中央组织部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试题,以保证考试质量。”因此,广大考生在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要密切关注本省(市)地方命题特点和*新考试动态。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内容简介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拓宽了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而且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省市各地正全力推进和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制度。   为了帮助省(市)各地广大考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考试所考查的重点难点,全面把握考试的命题方向,深刻掌握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方法,我们特组织相关专家在严格依照《考试大纲》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省(市)各地选拔考试特点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本系列教材。   本系列教材是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统一规划教材,它的顺利出版不仅为广大考生的备考提供复习范本,而且为省(市)各级人事组织部门的考前辅导和干部培训工作带来实质性帮助。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上紧扣中组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切合了省(市)各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新变化,同时体现了省(市)考试命题的地方特点,能切实帮助广大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目前,省(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组织命题工作呈现出命题难度加大和题量增多等新特点,考试的侧重点也越来越偏向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因此,广大考生要在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更加注重思考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本套丛书在深入分析、研究省(市)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内容和特点基础上,综合了众多命题研究专家的实践和思路,创造性地将考试的理论知识点与命题实践相结合,在对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及总结预测的基础上突出展现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独有的命题结构和特点。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必将深化省(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将极大提高广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期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对省(市)各级党政干部的选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也由衷地祝愿广大读者能顺利通过考试!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目录

2009年某省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试卷2008年某省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试卷2008年某省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试卷2007年某省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试卷2007年某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试卷2007年某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试题2006年某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试题2006年某市公开选拔副处长笔试试卷2006年某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公共知识笔试试卷2006年某省公开选拔副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共知识笔试试卷2006年某市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笔试试题2006年某省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试题2006年某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试题2005年某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试题2005年某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试题2005年某自治区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考试试卷2005年某省财政厅竞争副厅长职位考试公共科目考试试卷2003年某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试卷2001年山东省人事厅竞争副处长职位公共科目考试试卷2000年某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考试公共科目试题2000年福建省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公共科目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节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2010*新版)》讲述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拓宽了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而且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省市各地正全力推进和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制度。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相关资料

(2)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5%,而且在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大部分城市缺水。人均耕地0.1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1%和20%。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资源不足,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较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例如,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0年比1990年增长30%,而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1990年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6.2%,2000年占68%),天然气、水电等洁净能源的比重小,因此能源消费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又如,我国已成为化学品生产、进出口和消费大国,目前有1万余家企业,生产4万余种化学品,年产值达4500多亿元,生产和使用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污染事故和隐患不容忽视。同时,由于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城市空气污染以及酸雨、沙尘暴等危害日益突出。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1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7个。全国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于我国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和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着手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对国际社会作出了保护环境的庄严承诺。最近我国政府核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再次表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行动。近几年,每年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开会期间,中央都专门召开会议,反复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并部署相关的工作。因此近10年来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并没有改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仍然突出和严峻。特别要看到,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也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是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

历年真题汇编(公共科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2010最新版

http://www.00-edu.com/tushu/jcjf/2020-09-24/275145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