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2020-05-30 00:00:00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本书特色

《十八史略》为元代曾先之所撰,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叙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曾先之将书名定为《十八史略》,表示该书是对十八种史书的节略,所用史书是司马迁《史记》以下直至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所谓“十七史”,宋代史事则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明代《十八史略》流传颇广,不断有人为之注释、修订。

《十八史略》日本藏有明初刊本,元和以后,出版了覆刻五山版的活字本。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对《十八史略》的讲习逐渐兴盛,各藩官学多采用《十八史略》作为童蒙之书,传播既广,影响渐大。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注本多达数十种。此后大量不同版本的《十八史略》不断出版,以“史略”为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对日本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影响。

此次影印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东京山中市兵卫刻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永青文库选印四种之一。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目录

原书**册封面 一
清方濬益序 五
十八史略序 九
史略叙 一三
史略音释凡例 一七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目录 一九
卷一 二一
  太古 二一
  三皇 二二
    太昊伏羲氏 二二
    炎帝神农氏 二四
    黄帝轩辕氏 二四
  五帝 二六
    少昊金天氏 二七
    颛顼高阳氏 二七
    帝嚳高辛氏 二七
    帝尧陶唐氏 二八
    帝舜有虞氏 三〇
  夏 三二
    夏后氏 三二
  殷 三六
  周 四三
  春秋战国 五五
    吴 五六
    蔡 五九
    曹 六〇
    宋 六〇
    鲁 六一
    卫 七〇
    郑 七二
    晋 七二
    陈 七四
    齐 七五
    赵 八五
    魏 九六
    韩 一〇一
    楚 一〇三
    燕 一〇五
    秦 一〇九
原书第二册封面 一二一
卷二 一二三
  秦 一二三
    秦始皇帝 一二三
    二世皇帝 一三一
  西汉 一三七
    汉太祖高皇帝 一三八
    孝惠皇帝 一六九
    孝文皇帝 一七一
    孝景皇帝 一七六
    孝武皇帝 一八〇
    孝昭皇帝 一九五
    孝宣皇帝 二〇〇
    孝元皇帝 二一三
    孝成皇帝 二一八
    孝哀皇帝 二二一
    孝平皇帝 二二一
    孺子婴 二二二
    王莽 二二三
原书第三册封面 二三一
卷三 二三三
  东汉 二三三
    世祖光武皇帝 二三三
    孝明皇帝 二五四
    孝章皇帝 二五九
    孝和皇帝 二六〇
    孝殇皇帝 二六二
    孝安皇帝 二六二
    孝顺皇帝 二六六
    孝冲皇帝 二六八
    孝质皇帝 二六八
    孝桓皇帝 二六九
    孝灵皇帝 二七八
    孝献皇帝 二八二
  三国汉 附魏吴二僭国 二九二
    照烈皇帝 附魏吴 二九三
    后皇帝 附魏吴 二九五
  西晋 三〇六
    世祖武皇帝 三〇七
    孝惠皇帝 三一一
    孝怀皇帝 三一八
    孝愍皇帝 三二〇
原书第四册封面 三二五
卷四 三二七
  东晋 三二七
    中宗元皇帝 三二七
    肃宗明皇帝 三三三
    显宗成皇帝 三三六
    康皇帝 三四一
    孝宗穆皇帝 三四二
    哀皇帝 三四七
    帝奕 三四七
    简文皇帝 三四八
    烈宗孝武皇帝 三四九
    安皇帝 三五四
    恭皇帝 三五九
  南北朝(南朝宋) 三五九
    高祖武皇帝 三六〇
    废帝荥阳王 三六一
    文皇帝 三六一
    孝武皇帝 三六五
    废帝子业 三六五
    明皇帝 三六六
    后废帝昱 三六六
    顺皇帝 三六七
  南北朝(南朝齐) 三六八
    太祖高皇帝 三六八
    武皇帝 三六九
    废帝郁林王 三六九
    废帝海陵王 三六九
    明皇帝 三六九
    废帝东昏侯 三七〇
    和皇帝 三七一
  南北朝(南朝梁) 三七一
    高祖武皇帝 三七一
    太宗简文皇帝 三七六
    元皇帝 三七八
    敬皇帝 三七九
  南北朝(南朝陈) 三八〇
    高祖武皇帝 三八〇
    文皇帝 三八〇
    废帝临海王 三八一
    宣皇帝 三八一
    后主长城炀公 三八二
  隋 三八五
    高祖文皇帝 三八五
    炀皇帝 三八七
    恭皇帝 三九一
原书第五册封面 三九五
卷五 三九七
  唐 三九七
    高祖神尧皇帝 三九七
    太宗文武皇帝 四〇六
    高宗皇帝 四二一
    中宗皇帝附则天武氏 四二四
    睿宗皇帝 四三一
    玄宗明皇帝 四三二
    肃宗皇帝 四四三
    代宗皇帝 四四七
    德宗皇帝 四五一
    顺宗皇帝 四五九
    宪宗皇帝 四六〇
    穆宗皇帝 四六五
    敬宗皇帝 四六五
    文宗皇帝 四六五
    武宗皇帝 四六九
    宣宗皇帝 四七三
    懿宗皇帝 四七六
    僖宗皇帝 四七七
    昭宗皇帝 四八〇
    哀皇帝 四八四
原书第六册封面 四八九
卷六 四九一
  五代梁 四九一
    太祖皇帝 四九一
    均王 四九五
  五代唐 四九八
    庄宗皇帝 四九八
    明宗皇帝 五〇二
    闵帝 五〇四
    潞王 五〇四
  五代晋 五〇五
    高祖皇帝 五〇六
    出帝 五〇八
  五代汉 五一〇
    高祖皇帝 五一〇
    隐帝 五一一
  五代周 五一三
    太祖皇帝 五一三
    世宗皇帝 五一五
    恭帝 五一九
  宋 五二〇
    太祖皇帝 五二〇
    太宗皇帝 五三六
    真宗皇帝 五四二
    仁宗皇帝 五四九
    英宗皇帝 五六〇
    神宗皇帝 五六一
原书第七册封面 五七九
卷七 五八一
    哲宗皇帝 五八一
    徽宗皇帝 五九二
    钦宗皇帝 六〇四
  南宋 六一一
    高宗皇帝 六一一
    孝宗皇帝 六三一
    光宗皇帝 六三七
    宁宗皇帝 六三八
    理宗皇帝 六四七
    度宗皇帝 六七三
    孝恭懿圣皇帝 六八一
    端宗皇帝 六八七
    帝昺 六九〇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作者简介

曾先之,生卒年不详。字从野,宋元之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其事迹不见诗传。

陈殷,江西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明初的私家学人,为《十八史略》作音释,将之釐为七卷,他看到了《十八史略》适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并且通过音释促进传布,其史学普及意识是相当强烈。

石川鸿斋(1833-1918),本名英,字君华,号鸿斋,别称雪泥居士。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汉学家、诗人和画家。曾游历中国多年,加之长期苦读汉文典籍,让他拥有了极高的汉学素养与汉文写作功底。他一生著述等身,作品涵盖面颇广,主要有《日本外史纂论》十二卷、《文法详解》一册、《画法详论》三册、《诗法详论》二册、《书法详论》二册、《精注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十六册、《史记评林辑补》二十五册、《夜窗鬼谈》二卷等,共计五十余种。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http://www.00-edu.com/tushu/ld1/2020-06-01/237735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