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网友投稿  2022-09-30 00:00:00  互联网

学校与华为共同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巍巍太行山,悠悠滹沱河。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孕育了一所年轻而又有温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97年,2014年升格为本科,并更为现名。学校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与多所大学相邻,文化气息浓郁,人文环境积极向上。学校自然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馆藏图书数量足、标准高,现代化电子图书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专业实验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一应俱全。多年来,学校蓬勃发展。

    升本后学校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了办学定位,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学校层面初步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维度、全时空、全平台、互联互通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全面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多维度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在2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专家治校、名师执教、依法办学、特色办学”的方针,秉承“闯、创、容、融”的大学精神,恪守“修德凝道”的校训,营造“允公允能、自强自立”的校风,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坚持采用系统论的原理,从学校整体出发,从教育理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空间、培养评价等八个方面优化并审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科学确立了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政治合格、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除强调知识和技能外,更强调政治合格和人格健全。

全时空

    学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以往对人才培养的时空限制,逐步建立了“全时空”的人才培养过程。

    1.育人时间方面:学校把从学生入学进入校门到合格毕业走出校门都作为育人时间。这既包括教学时间,还包括学生的生活时间、活动时间;既包括学生的在校时间,还包括学生的在家、在社会上的时间。

    2.育人空间方面:除了校内,学校还将其拓展到社会和家庭。

    3.育人主体方面:既包括校内各个岗位的教师,还包括校外企业指导人员、家长和学生自身。

    4.育人载体方面:既有学校真实的物理载体,还包括学校为学生搭建的虚拟环境。

全平台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将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重新排列组合,才能整体建构成一个新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体系。因此为保证“多维度、全时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学校进一步整合各种要素,全方位搭建了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自我发展、教师、管理服务、招生就业九大平台。在搭建学科专业平台中学校坚持:

    1.紧贴地方建设,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牢牢把握住服务地方这一特征。近年来,河北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学校把握这一发展机遇,主动调整办学思路,建立了专业紧跟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和结构优化机制,根据办学定位和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增设新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合理调整专业布局,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工、管、经、艺、文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构建了既适合自身办学条件又适应河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2.突出建设重点,完善建设机制

    学校遵循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学科专业共建,突出重点,联动提升。学校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整合现有专业,组建了建筑类、土木类、电子信息类等9个学科专业群,重点遴选了11个校内优势特色专业和校级一流本科专业,有9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对接产业链,组建专业集群

    为切实提高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学校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专业进行了整合,坚持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链,组建了五大专业集群:

    根据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学校对接城镇规划建设产业链,组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业集群;针对当前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生活品位,不断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对接建筑装饰产业链,组建了装修装潢专业集群;针对未来城市构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环境建设要求,特别是针对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接智慧城市产业链,组建了信息技术专业集群;针对当前现代商贸服务强调加强流转速度和信息化、高质量的要求,对接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链,组建了商贸流通专业集群;针对当前人们对高品位艺术文化的需求,对接艺术文化产业链,组建了城市文化和艺术专业集群。

    在搭建知识教育平台方面:

    学校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学生培养成政治合格、知识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设置了四大课程模块。

    1.思想政治课模块

    学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格外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政治合格、人格健全的人才。一方面学校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开设有关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在思政课程建设中广泛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大学生社会责任课”,制定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还为每名学生设立了德育学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深入,学校被授予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2.专业课程模块

    为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学校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精选专业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增加专业限选课,积极推行学生自主选课。

    3.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为培养学生过硬的技能,学校构建了多种形式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习(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和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

    4.素质拓展模块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设置了素质能力拓展模块,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开设美学教育、音乐赏析、影视文化课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方面: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建设高质量基础课实验的同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寻求和行业、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探索人才共同培养、项目共同建设、成果共同分享和事业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学校“筑巢引凤”,通过为企业无偿提供土地、房屋等方式,先后将河北世纪建筑材料设备检验有限公司、百度、科大讯飞、华为、用友新道等多家公司引入校园,成功吸引设备投资3000多万元。校企全方位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组建了新龙软件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新道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华为现代产业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各产业学院分别成立了理事会,校企全方位融合。近4年来,校企联合共同研发专利9项,开展课题研究20多项,组建大数据研究中心1个,组建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互联互通交融

    人才培养模式各个维度、各要素、各平台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学校积极建立起了各要素之间沟通的渠道,全力打通关键环节,实现互联互通交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

    教育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审美。因此,为了加强两者的融合,学校整合和改革了原有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重视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通专结合的教学;积极建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环境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2.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孤立进行,必须更深入更紧密地依赖专业教育;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带动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实现两者的融合,学校一是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新板块,它是新时代对专业教育的要求,使得专业教育更加深化与具体化。二是创建以专业为单位的团队学习模式。三是建立“专业+创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四是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一方面科学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实现理论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五是整合教师资源,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锻炼或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六是不断加大经费和硬件投入,着力打造融合专业与创新创业且富有鲜明特色的实践平台。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融合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因此要塑造培养一个人,必须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为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学校重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了学生跟踪调查,向社会企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状态;定期将企业、家长请进学校,开展座谈交流,使家长和企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加强网络信息教育,帮助学生辨别网络信息。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支撑高校教学体系的两块重要基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影响、互助互利的。为实现两者的融合,学校积极推进时间融合(如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学时、加强集中安排等)、内容融合(如开展多课程综合实习等)、师资融合(校内教师“走出去”、一线教师“请进来”等)、学科融合(如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等)。

    5.虚拟教学与实体教学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教学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因此学校不断加大虚拟教学环境建设,促进虚拟教学和实体教学相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虚拟教学和实体教学相融合,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建筑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现实数字体验馆和虚拟图书馆,加强翻转课程、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逐步实现虚拟教学与实体教学相融合。

    6.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融合

    把传授知识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引导学生设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督促广大教师认真研究和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促进知识向智能转化;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近年来,学校人才模式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各二级学院积极构建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师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开展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项课题研究,其中,“校企协同共创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学校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专业对口率平均达50%以上。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学生成绩突出,获省厅级以上奖励200多项,特别是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学校获得国家优秀组织奖1项、优秀创作奖1项、一等奖1项,在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中参加终评1项,在第十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的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新浪网、长城网、河北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绩进行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大,美誉度不断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修德凝道”的校训和“闯、创、容、融”的学校精神,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着“到2030年,把学校建成具有良好质量信誉、较大社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奋勇前进!

    (吴满财 吴书博)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0-01/xw_1102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