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师队伍建设这十年: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国良师”

[db:作者]  2022-09-14 22:48:10  互联网

    十年来,在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我国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制度体系完善健全、全国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升……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支撑起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日前,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十年来,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量质齐升,1844万教师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2021年9月4日,“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批学员结业,227名学员获颁结业证书。

    自2018年教育部启动该工程以来,来自包括香港、澳门中小学在内的全国119位教师和108位校长,首批获得结业证书,并共同宣读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倡议书。

    身为其中的一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特级教师潘彬在谈到自己培训时的感受说:“我的学术导师是博导,而我的实践导师是北京的特级教师,她带我走进了首都许多名校以及名师的课堂,让我对教育的理解增加了宽度。”

    近年来,许多像潘彬一样的优秀教师、校长受到了高规格培训,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背后折射的,正是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十年来,我国先后评选267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7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227名名师名校长,打造364个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创建4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任友群介绍,目前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这其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

    “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任友群说。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这期间,“特岗计划”就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了103万名教师。

    同时,教育部还组织实施教师人才支教援助专项,通过“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和“组团式”援疆、“组团式”援藏、中小学和高校银龄讲学计划,累计派出22.1万余名教师到农村和中西部学校支教讲学。今年7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启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从东部遴选247名优秀校长,支持160个帮扶县每县建好一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1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退休教师徐凤君听说学校“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正在招募人员时,几乎第一时间报了名。与此同时,中南大学启动首批“高校银龄教师”招募,得知消息后,作为多年的老党员和老搭档,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满瑞林和系主任叶红齐也决定“挂帅出征”。

    在一批又一批像徐凤君、满瑞林、叶红齐这样的老教授相继奔赴的身影之中,部分西部高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系列援助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教师队伍短板加速补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大批高素质的“大国良师”持续涌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加强培养培训,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建强

    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年开展国家优师专项计划招生,继续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来自吉林省的董春明被华东师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录取,他说:“当一名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或许脱贫县的孩子更需要一位可以帮助他们引导人生方向的优秀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植根于基层帮助更需要的人,这是我的选择。”

    “优师计划”是国家实施的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每年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1万名师范生。未来,将有更多“董春明”奔赴祖国基层,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和“源头活水”,师范院校在建强教师队伍方面被“寄予厚望”。

    任友群介绍,十年来,我国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由“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实施部属师大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8.5万人,90%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央安排50亿元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依托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薄弱地方师范院校建设……

    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为例,该计划依托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实现到2035年为每县培养100名左右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将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邬志辉表示。

    对于师范院校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表示,十年来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0亿元,组织实施中西部高校建设专项。专项实施中将师范院校作为重点,在资金安排、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优先保障。

    同时,“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加强顶层设计,在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师范院校单列出来,作为一项专门的建设任务,集中支持50所左右优质师范院校。

    “这是充分考虑到师范教育特殊重要性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创新。”蔡长华说。

    在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十年来教师培训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持续推进实施“国培计划”,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校长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地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截至2021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800万人次,大幅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任友群透露,接下来将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帮助名师名校长实现专业再发展,成为教育家型卓越教师校长,带动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校长共同成长。他期待着,在“双名计划”的示范引领下,带动省市县各级协同联动,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层级发展、晋升有序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中央投入53亿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立100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2家企业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也是长远大计,接下来我们将紧跟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强顶层设计,瞄准重点方向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提高职教教师标准体系的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增强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开放性,三是进一步强化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性,四是进一步提高校企人才双向互动的流动性。”任友群说。

    破解体制机制“痛点”,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走向深化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如期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布会上,中央编办四局副局长张文斌表示。

    据介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国家标准于2001年制定颁布;2014年,在2009年将农村标准提高到县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县镇标准提高至城市水平,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统一;2019年,中央编办等部委出台专门政策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建设。明确要求按照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工编制,满足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央编办坚持把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作为工作重点。”张文斌强调。

    同时,通过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等,我国持续推进教师岗位和职称改革。

    7年前,山东省就积极探索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设立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岗位,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将作为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希望借助岗位改革为乡村留下好教师。

    “乡村教师职称评审,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评选,以及评先树优等,应该与城镇分开,评审评选时实行计划单列。”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有关要求,中小学岗位实行县域统筹管理,协调县域内同学段学校教师岗位结构并向乡村适当倾斜。乡村中小学可以通过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教师、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教师中高级岗位,缓解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这表明我国教师队伍治理更加高效,针对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痛点’,我们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倾斜政策,提高了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说。

    尊师重教氛围持续浓厚,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今年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任友群介绍,今年教师节将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开展系列活动:开展教师中的“时代楷模”选树宣传活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等。

    去年9月10日,江苏省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在一曲《最美的你》中圆满落幕,来自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大中小学生,和参与“唱给老师的歌”Vlog征集活动的全省数百位学生在云端大合唱,把最美的歌声献给最爱的老师。此前,作为江苏庆祝教师节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唱给老师的歌”Vlog征集活动发起以来,吸引了江苏省近百所学校参与,收集歌曲近700首,网络点击人次超50万。

    在地标建筑“为教师亮灯”,已经是许多地方的常态行动,而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全区出租车会在9月9日、10日这两天也通过LED屏幕滚动方式为教师“亮灯”,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许多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许多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对教师实行优待,许多社会团体、企业、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十年来,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持续浓厚。

    “我们建立了以人民教育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和以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选树宣传体系。选树宣传‘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李保国、黄大年、陈立群等一大批教师重大典型。表彰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4300余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35名、最美教师120名,引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任友群介绍。

    “十年来,通过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强师兴教的良好氛围。如今,报考师范专业优秀学生人数和报名参加招考教师岗位人数大幅增加,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钟秉林说。

    社会地位提升的同时,教师待遇也在不断提升。十年来,我国建立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各地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发放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

    任友群表示,十年来我们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安排250.1亿元,惠及中西部22省份725区县7.6万所乡村学校130万教师。中央投入260多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建设约60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超过83万教师入住,让教师安居乐业。

    “我是1997年毕业的,当年刚参加工作时条件可差多了,住的是瓦房,脚踩的是砖铺路,上下班骑自行车;与现在的新教师相比,条件待遇可真是天壤之别。”今年,住进了教师周转房的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实验学校秦毅开心地表示。

    河南省民生实事核查工作组一行走进入住教师的房间,看到这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每套周转宿舍面积35平方米,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设施,配有热水器、电磁炉、液化气、抽油烟机、床、衣柜、办公桌椅等基本生活用品,完全满足教师基本入住条件。

    邓州市教师周转宿舍的建设,正是全国教师公租房建设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36万青年教师通过公租房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促进了教师安居乐业、安心教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表示。

    “十年来,广大教师以昂扬的精神、专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浇灌教育田地,为亿万学子带来美好希望,撑起一片蓝天。”任友群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将写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这篇新文章,持续打造‘大国良师’,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支撑教育强国”。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1-21/xw_1373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