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姜颖:打开数字“慧眼”

[db:作者]  2022-09-14 22:48:28  互联网

    许多人说,姜颖拥有一双“慧眼”,总能在看似平凡的地方发掘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课堂”“线上直播”“智慧作业”就是助力姜颖信息化教学的“三大利器”。从教以来,她带领团队录制、直播线上公益课数十节,受益学生上万人……

    ————————————

    2022年初春,惠风和畅,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的南昌市第三中学初中部校园里,初二(6)班正在上一节主题为“my friend”的英语课。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戴着VR眼镜有序走进虚拟英语场景,一秒完成“穿越”,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直接对话。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自由互动,真有遨游英语海洋的神奇感。”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迟迟不肯离开教室。这样的课堂,是该校教务处主任姜颖的“必修课”。

    姜颖表示,VR技术的引入使得英语学习场景可视化、立体化、可交互,让许多以往难以实现的教学实践场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生也从知识的旁观者变成了“身临其境”的参与者。

    “我们都喜欢上姜老师的课。”在别人看来,姜颖不仅用技术成就了自己,也改变了许多学生的命运。

    从教以来,姜颖积极参加南昌市“名师双师讲堂”,带领团队录制、直播线上公益课数十节,受益学生上万人。

    大家都说,姜颖拥有一双“慧眼”,总能在看似平凡的地方发掘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眺望未来。

    “三大利器”

    作为一名信息化教学的“老兵”,“数字课堂”“线上直播”“智慧作业”是助力姜颖带领全班学生智学、乐学的“三大利器”。

    每次上课,姜颖会熟练地打开一体机上的赣教云教学通2.0软件,开始“打地鼠”的游戏,水果单词和动物单词交替出现,学生在游戏中往往就记住了这些词汇。姜颖还不放心,她让一个学生上台默写单词“elephant”,结果对方写成了“eliphant”。由于这个学生写的字较小,其他学生并没有发现错误。姜颖点开电子白板上的“放大镜”,学生便快速纠正了错误,并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从投影仪上的ppt到一体机中的教学通2.0,姜颖的课堂越来越数字化、智慧化,充满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姜颖还会选取部分课文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并为动画人物配上对白和字幕,让学生看完后提问,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接着重播动画片,显示重难点的相关字幕,利用暂停功能让学生跟读。再由学生分组扮演角色,进入VR虚拟情境中,练习其中的对话。最后播放动画,隐去声音和字幕,让学生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说话动作进行表演……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课文内容。

    “‘趣配音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我们可以观看喜爱的英语经典动画片,而且姜老师台词讲解仔细、角色表现生动,还跟我们热情互动,并给予我们真诚的鼓励。”学生敖婧涵说,“这既让我们扩充了英语知识、练习了英语听说,还让我们提升了展示自我的勇气。”

    线上直播课,是姜颖信息化教学的第二大利器。2020年3月至5月,因为疫情,南昌全市停课,2019级6班学生姚彦昕对即将开展的线上教学无所适从,她想念在教室上课的日子,回忆着自己以往上过的体验糟糕的网课,不免对接下来的线上教学失去了期待。

    但进入在线课堂平台后,姚彦昕又惊又喜,姜颖清晰且温暖的话语瞬间将姚彦昕拉进了课堂。姚彦昕记录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重点内容,那次课堂,就像无数个往常的线下教学课堂一样流畅且自然。

    “姜老师既当主播又当主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封控期间的心理变化,为实现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作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学校党委书记周晓红忍不住点赞。

    而智慧作业的纯熟应用,让姜颖在信息化教学与“双减”之间找到了一条无缝对接的“通幽之径”。

    姜颖的案头常备着一支智能笔,那是她批改作业的“高科技法宝”。每天,学生把作业放到姜颖桌上,她便用智能笔开始批改,批改结束后,她在手机端查看作业统计情况,每道题错误率是多少,哪些学生犯错较多,作业整体难度如何……这些情况尽在掌握中。仔细分析后,姜颖标注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准备重点讲评。同时,智慧作业系统还能监测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为他们精准推送题目。

    对于学生的个别化问题,姜颖利用智慧作业平台为每个学生生成专属的错题集,并推送中小学名师共同研发的作业解析微课和同类巩固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看错题微课,根据需要自行打印错题及拓展练习题。

    多年来,在信息化教学研究领域,从英语对话情境的创设、常态课的教学活动组织,到特殊时期的新型网课,再到课后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姜颖已将许多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贯穿学生英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听”、自由“说”、高效“读”、快乐“写”,从被动机械学习走向主动深度学习。姜颖也通过信息化高效课堂的构建,逐步完成了教学组织方式的升级和自身教学技能的蝶变。

    “教学通、多功能白板等教学工具进入学校时,她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热衷于探究、挖掘它们的功能,并以实际行动带领大家加入信息化教学的队伍。”信息技术教师何锋表示,“毫不夸张地讲,姜老师就是我们的楷模。”

    “云上”教研

    学生被动式的英语学习,是困扰许多一线教师的难题。只有始终钻研不气馁,才会在信息化教学中打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盲盒”。

    姜颖发现,人机对话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境,于是她积极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人机对话——听力口语考试”培训,为大家解读初中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方案,并对软件的操作和运用流程一一进行演示。

    “记得南昌市刚刚开始推行英语人机口语对话时,许多老师抱着观望的态度,有的甚至是排斥的。姜老师力排众议,将人机对话项目引入了我们学校。”英语教师魏玮说,“印象很深的是她说的那句话:‘我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做人机对话的口语训练,我们不能让南昌的学子落下。’”现在,人机对话在南昌三中已经是学生练习英语的常用手段了。

    将教研搬到线上,同样可以焕发不一样的活力。虽然疫情暂时束缚了大家的脚步,却挡不住教研的热情。姜颖随机应变,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方式。

    在此背景下,“南昌市‘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于云端召开。就同样的一节课,各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教师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形成的教学设计更具个性化,更接地气。

    姜颖还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集团校的教研中,积极组织跨校区教研,开展远程教师培训,与集团校教师分享最新的教学理念。

    闻芳芳是南昌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英语教师。2020年,“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项目落户南昌,以该项目为契机,姜颖在集团校组织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她发现有位教师多次在教室角落里认真倾听记录。一次活动散场之后,姜颖叫住了这位教师:“你愿意上一节全市的项目展示课吗?”这就是姜颖和闻芳芳的初识。

    当时,闻芳芳在教学上还是个从未走出过校门的“新手教师”。在姜颖的鼓励和支持下,闻芳芳抓住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教学设计、课堂打磨……在姜颖的辛勤“陪练”下,闻芳芳的市级展示课获得好评。也正是从这节课开始,姜颖还推荐闻芳芳参加了各种信息化教学活动,这个“新手教师”因此探索出一条完全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之路。两年来,闻芳芳坚持在教学之余专注研究信息化教学课例。在“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项目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中,她执教的课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实了教材的关键内容,充分展示了智慧教学的优势,被评为南昌市一等奖。如今,闻芳芳已是高新区的骨干教师。而姜颖也成了她名副其实的“师傅”。

    “以个人引领全组,以全组影响全校——这是对姜颖在数字信息化教研中最合适的评价。”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忍不住夸奖。

    “全学科”数字化

    作为学校教务处主任,姜颖以全学科视野努力带动数字化教育,并为此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

    学校新建了两座造型新颖别致的朗读亭,朗读亭投入使用以来,成了校园内新的亮点,学生争相体验,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激励更多学生加入“书香三中”建设,姜颖还动员语文组教师举办了多次校内朗诵比赛。学生从朗读亭系统中选择文章并配乐朗诵,由朗读亭专业设备进行录制,之后系统直接评分。面对这样新奇有趣的比赛形式,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读出自己的声音,倾听心灵的回响。在朗读亭前,《七律·长征》《祖国颂》《歌唱七月》……一篇篇红色经典诗词再次释放出蓬勃的感召力,诵读者吟诵着革命英雄故事,或铿锵激昂,或娓娓道来,或满怀深情。透过朗读亭,学生追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感慨艰苦卓绝的民族斗争,铭记伟大祖国的红色传承。

    在姜颖的积极推动下,南昌三中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南昌市中小学生“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中,南昌三中荣获“最佳组织奖”。姜颖作为教师代表在颁奖典礼上发言,并接受了电视台采访。南昌三中诵读节目《可爱的中国》作为优秀作品代表,在颁奖典礼现场进行了展演。

    “零距离”送教

    曾经,农村地区因缺少教师,无法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在线远程优质课堂的出现,充分利用网络同步授课,实现了名师课堂的远程在线直播和实时互动。

    作为全省信息化教学的引领者,姜颖常年担任在线远程课堂的主讲教师。开讲前,她会特意与教学点的学生见面,先建立线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对这种师生关系有所认同,为接下来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每到学期末,姜颖还会去“辅课堂”看望那里的学生,通过召开座谈会、赠送物品、送教等方式,加强“主课堂”与“辅课堂”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在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在年度表彰大会上,姜颖被授予“全市农村在线课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吉水县八都镇是江西省教育厅帮扶扶贫驻地,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点乡镇。作为信息化骨干教师的姜颖,被江西省电教馆从全省选拔进入培训专家队伍,赴八都镇开展脱贫攻坚教育帮扶暨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活动包括“云专递课堂”使用、“智慧作业”应用、教学通2.0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学科融合的交互式课堂等内容。

    最近,姜颖跟随大部队分别在八都小学、八都中学举行了以“学科融合的交互式课堂”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全镇近3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有教师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互动性、实用性强,听后收获很大。

    “一个‘变’字或许能准确概括姜颖老师,变教育理念、变教育模式、变教育载体。”语文教师徐群说,“姜颖正朝着数字化教师前进,她改变着自己,也和学生一起改变,拥抱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

    人物简介:姜颖,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教务处主任,江西省电教教材审核专家,江西省智慧作业评委,江西省教学通2.0培训讲师。曾获江西省骨干教师、南昌市学科带头人、南昌市英语和信息化骨干教师、南昌市“五四”青年、南昌市“三风”榜样人物等称号。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0/xw_1980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