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11时23分,我国首颗由航天专家指导、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并主导载荷设计的低轨道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走进科普实验室,同正在研制科普小卫星的教师和学生们交流,叮嘱学生们小卫星发射时要记得告诉他。卫星发射前,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的学生们给总书记写信,报告了小卫星即将发射的消息。
习近平日前给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的学生回信。他在信中表示,中学生设计研制科普卫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你们攀登科技高峰的热情和勇气让我感到欣慰。
一次闲谈引来小卫星项目
谈起小卫星项目的由来,八一学校副校长朱凯告诉记者,小卫星项目缘于一次不经意的谈话。
2016年春节后,中国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来到学校与朱凯聊起科技教育,他对朱凯说起在以色列一所中学看到学生正准备发射科普小卫星的情况。
朱凯马上回应:“八一学校的学生能不能也研发一颗小卫星。”两人一拍即合,经过几次交流,双方决定在八一学校选拔一批学生,在中国航天航空科技集团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制造一颗科普小卫星,并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小卫星项目在八一学校正式启动。八一学校选拔数十名学生参与项目,把他们分成5个小组分别设计小卫星方案。航天专家们陆续走进八一学校,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在掌握基础知识后,5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设计了各自的模型搭建、载荷实验方案。
8月30日,阶段性答辩开始,在答辩现场,面对航天专家,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朱凯原以为学生就是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做一些研究就结束了,但答辩时的情况超乎他的想象。“孩子们提出了许多设想,连实验模型都做出来了。”朱凯激动地说。
对5组设计模型和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后,学生们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小卫星的制作,体会航天航空科技的精密之处。
最后,学生们还参与了遥控卫星工作,包括通过卫星向地面发射遥测信息,建立地面接收站,搭建天地实验室,以及通过卫星进行双向无线电中继通信并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小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工程师张钢介绍,小卫星的设计研制过程完全遵循中国航天的工程项目标准,从开始的准备到中期的协调,再到后续的论证,学生们都有程度深浅不一的参与。
一个项目引来100多门航天课
为什么小卫星项目能在八一学校落地?这还得从八一学校历史说起。八一学校始创于1947年,一直非常重视国防科技教育,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研制小卫星只是学习航空航天精神的一部分,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说,“所以,小卫星项目在八一学校落地顺理成章。”
参加小卫星项目,学生能收获什么?沈军告诉记者,参与卫星设计研发的学生获得了进入高科技领域进行操作实践的机会,有了更多机会接触航空航天专家。
“更重要的是,学校以此为契机,引进了一套航空航天基础性课程,是包含100多门课程的课程群。”沈军介绍说。
张钢告诉记者,这些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而不是以教授知识点为目标。课程的形式多是带领学生到科研院所观摩实验。“航天工程有一套完备的科学体系,但是不能直接把这套体系搬进学校给学生,必须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激发科学热情为目的,把航天系统的科学体系转化为中学生能够接受的课程。”
“孩子们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与航天专家在科研院所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在量级上有差别,但对科研活动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张钢说。
沈军表示,这个课程群的创设,如果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科学教育力量是无法开展的,但有了专家的支持,学校教师也可以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能力。
“以普及促提高,并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是八一学校科技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果仅盯着几十个孩子,把他们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全部,炒作品牌、概念,就会给人做‘伪教育’的感觉。”沈军说。
在八一学校不久前举办的2016年科技节中,开幕式上的航模表演以5架遥控纸飞机托着国旗、校旗编队飞行开始,以模拟火箭发射结束。航天科普、机器人展示、无人机体验、车辆组装、STEM课程等项目五花八门,多达102个展位的活动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有1400多人参与了科技节活动。沈军说,全校的学生都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当时下着濛濛细雨,但氛围特别好。”
不妨多一些坚守
虽然科学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八一学校的“名片”,但在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也并非没有杂音。
“纸箱车”是八一学校学生的一个传统科学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就是用废弃纸箱制作一辆能拉、能跑的“车”。
因为制作纸箱车比较费时,一些教师向沈军抱怨这个项目太费时间了,建议换一些别的省时的实践活动。
但沈军发现,纸箱车项目的制作拼装以及装饰,要求学生提前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还需要团队合作,是一个很锻炼人的科技实践活动。
沈军把这些意见挡了回去,因为“要坚持一些事情,不要被改革之外的声音影响”。在2016年的科技节上,30个班级参加了纸箱车活动,看到学生们拉着纸箱车跑,沈军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沈军不否认,教育教学改革的阻力有一部分源于教师不愿意改变固有习惯。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果认定你的方向是对的,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不妨多一些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