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美好教育”成就教育美好

网友投稿  2023-03-25 00:00:00  互联网

学生在学校少年人工智能学院开展编程学习 学生在茶礼学堂参加课后研学课程,学习中国茶艺文化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新进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最美晨读时光 智慧地教,生动地学 礼嘉实验一小校园俯瞰图 礼嘉实验二小校园俯瞰图 学校师生在校内嘉美农学院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嘉陵峡湾、智慧名城,重庆两江新区礼嘉实验小学校是这幅诗意美好画卷中的一笔。

    4年前,礼嘉实验小学校的校园内还是一片荒芜,学校从“借地办学”起步,与眼前的“满园美好”大不相同。4年间,学校从单办小学发展为“小学两校+幼儿园三园”集团办学,学生从180名增至3200名,教师从22名增至202名。纵观这份高速、特色发展的小学发展样本,每一页都传递出“教育即美好”的教育思想张力,透露出“知行合一”的办学活力,凝聚着一群人“同心、同向、同力”干出来的育人合力。

    美好教育,因一所小学的持续探索而不断丰盈,也成就了更多师生、家长对教育的美好向往。

    “礼嘉实验小学校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学校三年来的发展了不起,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五美’少年。”

    ——2022年5月15日,上级主管部门到礼嘉实验小学校调研,对学校美好的学习氛围、美丽的学习环境、朝气蓬勃的师资团队、勇于改革探索的办学实践表示认可。

    “礼嘉实验小学校的智慧教育应用做得很出色,让新的技术进入学校和课堂,充分体现了让一切成为学习的资源开发和整合意识。”

    ——2022年8月16日,教育部门领导专家专题调研礼嘉实验小学校时,给予学校肯定评价。

    “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是礼嘉实验小学校智慧教育的一大特色、一张名片。”

    ——2022年10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专家团队对礼嘉实验小学校智慧教育给予肯定。

    萌芽:

    美好教育,在现实与理想间“涓涓始流”

    2019年9月,学校迎来第一批新生时校舍还是一片正处于建设中的工地,只能在旁边的中学“借地办学”,这让对孩子上好学抱有高期望值的家长们难免有些情绪。

    努力化解家长的情绪、让第一批学生顺利入学,成为学校22名创始教师团队的“首要工作”。为此,早在几个月前的家校见面会上,校长江均斌就向200多名家长承诺:“我愿与你们共创、共建、共育、共享家门口的美好学校。”在他看来,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学校是为学生而办,必须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思考问题。

    譬如,建校之初,学校招生电话旁边都放着一本《重点问题回复建议》。负责招生的教师认真对待每一个招生咨询电话,高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质量。“这里是礼嘉实验小学校,您好”“家长,我非常理解您”“家长,感谢您的耐心等待”“家长,还有什么可以帮您吗”等,已经成为招生教师每次接听电话的必备话语。

    走心服务,只是第一步。具有20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江均斌校长认为,要真正实现家长、学生对教育的美好向往,将这所学校努力打造成为学生美好童年生活的地方和教师、家长陪伴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学校教师团队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逐步完善理想中的“美好教育图谱”。五环美好教育的模样,在星际轨道上运行,象征着礼嘉师生有着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不同色块,环环相扣,蕴含“五育”不同的育人功能,同时又相互链接融合,“五育并举”,体现跨学科、跨界、跨领域的联系与关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内涵。“图谱”的中央,是具有学校特质的美好教育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华根、世界眼、智能范、美好质”的新时代“五美”少年,围绕育人目标,分别是“五美”少年、“五美”教师、“五美”家庭、“五美”课程、“五美”课堂的建设路径,以及具体的学校管理、现场落地方略。

    战略既定,便是执行。譬如,学校从一开始就重视编程教育。“我们从一年级开设编程课,但我们的入门编程不是用电脑来上,而是像玩乐高玩积木那样,从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开始。”副校长张佳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少儿编程教育的重要性已经等同传统的基础学科。目前,学校还建有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作为面向学生、教师成长的研训基地,可以真正让学生体验编程、爱上智能、运用科技。”

    礼嘉实验小学校的美好教育从开始如一条小河涓涓流淌,直到在更长的时间里汇聚成江海。

    裂变:

    美好教育,从“22”到“202”汇聚成江海

    4年来,礼嘉实验小学校的教师队伍已从最初的22名增长到202名。教师队伍快速壮大,一方面证明学校发展快,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管理难题。

    礼嘉实验小学校认为,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特色,不仅有清晰的评价体系导航,有课程载体实施、教师团队建设实施、课堂场域落地、家长共育支持,还必须以管理引航,通过现场督导、资源保障、现代技术工具和社会资源赋能,创造未来教育智慧新视界。

    首先,学校围绕“解放人、激发人、成就人”,采取“学术、行政”双线管理方式,激励、鼓舞每名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所谓双线管理,从学校内部组织架构上看,学校除设有校务、教学、后勤等部门外,还有智慧教育中心、美好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性部门,呈现出知识型组织的管理样态。

    其次,学校强调“爱心+专业”。教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美好教育、奠基美好生活、创造美好世界。一要有爱心,因为爱是美好之源;二要专业,通过专业的不断进步、追求更好来建构美好教育。为此,学校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向服务和教学要质量,实施“雁群团队工程”,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如今,研究的姿态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

    “让专业成为一种常态、让专业成为一种智慧、让专业成为一种品质。”在江均斌看来,学校每逢假期举办的学术年会,其主题词的变化体现了教师团队集智、研究的深入。教师在一批批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小课题中,做真科研、真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体师生、家长都能受益。

    教师滕飞说:“认真研究每一件小事,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在一次期末测试考场布置中,大家通过一番讨论,决定采取“横六、竖七”的方式,看似布置烦琐,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却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考试制度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考试文化的构建。

    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得团队“集智以创造”。在礼嘉实验小学校,所有活动方案、重要决策都要集体参与。学校附属幼儿园——嘉学园的教师肖红说,她在一次幼儿园亲子运动会的方案分享后,教师们纷纷提出优化建议:“这个方案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应该树立课程意识”“应该贴近幼儿的年龄特征”“参与的人数是多少,场地够不够”等,最后亲子运动会以“奔跑吧,蔬菜!”为主题,将“认识蔬菜”“制作蔬菜沙拉”“我的蔬菜印画”等课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家长与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

    良好的职业习惯也成为学校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部分内容。例如,2023年2月,“自我领导力教育”中国区总教练麦健喜再次走进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视角,结合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国内外经典案例,带领教师们理解并践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优秀教师团队。2022年,学校有70余名教师参加全国、市、区级比赛并获奖,近百人次在各类教科研比赛中获奖,他们中还有不少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

    江均斌说,管理是精神的引领,管理是行动的支撑,管理是情感的沟通,它为生命激扬梦想,让一批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勤学善思的教师,将美好教育的愿景化为现实,撒播到学生心间,直到开花结果。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五美管理”,在精确的管理方略指导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关注每一个教育现场,打造多维校园空间,让学校在探索美好教育之路上的步伐稳健有力。

    生长:

    美好教育,让新时代少年收获“满园美好”

    走进礼嘉实验小学校,这里窗明几净、绿意盎然,落差近40米的灵动瀑布生机勃发,处处呈现美好教育图景。

    在这里,学生可以选择包括全阅读、击剑、无人机、形体、茶礼、情商、射击等在内的九大类100余门兴趣社团课程。

    在这里,学生能够参与学校每月聚焦不同主题、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这里,学生可以周一到周四“书包不回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创新六条路径让课后服务工作落地落实。

    在这里,学生真正站在舞台中央,一步步成长为具备“中华根、世界眼、智能范、美好质”的“五美”少年。

    美好教育,其背后是学校对学生立场不变的坚守。

    教室外的护墙应该修多高?该打造一间怎样的教室?小学校园内应该用哪些色彩?该设计什么样的楼道文化?建校之初,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却常常萦绕在江均斌心间。

    从课程、课堂的实施常态来看,学校课程研发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统整、本土经验与国际视野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素养并举,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共性与个性共生,持续开发出涵盖嘉创劳动、嘉美艺术、嘉健体育、嘉礼德育、嘉智学科在内的课程体系,努力创造一种师生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打造“智教乐学,合作共创”的“五美”课堂,让学生获得美好的学习旅程与内在生长。

    此外,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家校沟通,努力挖掘更多社会教育资源,让美好教育在身边发生。社区、超市、消防队、智慧公园、欢乐谷、天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医院等,都成为校园课程实施的有力支持。学生去消防队参观、去智慧公园学习、进社区宣导垃圾分类、线上交互学习;疫情防控期间,家长义工每天轮流值守于校门口,为学生筑起安全屏障;开学前期,新书到校,家长义工自发为学生分发。

    “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这种平等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细节中。”教师陶鸿艳回忆,有一次学校筹备运动会,大家正准备将家长凳子置于操场前排时,江均斌查看后却说:“家长凳子比学生凳子还高,挡住学生视线怎么办?以学生为中心,要从细节体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正慢慢影响每一名教师。

    美好教育,更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导航。

    “五美”少年,作为礼嘉实验小学校对学生评价内容的校本化解读和表达,以“礼美小榜样”“智美小尖兵”“健美小达人”“艺美小明星”“创美小能人”五维评价,全面体现“五育并举”,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学校在持续探索评价改革实践中,充分注重教育理念从“育分”转向“育人”、学生评价从“单一”转向“多维”、学生成长从“共性”转向“个性”。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并建构“学生全息立体智能评价体系”,将学生纵向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小学六年,学校为每名学生绘制了一份成长报告、生成了一部成长专题片。

    手记:

    以美好教育开启“美好未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办学近4年,礼嘉实验小学校整体工作社会满意度在98%以上。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阅读素养试验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智慧教育优秀示范基地、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重庆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红领巾之声”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成员单位、成渝协同发展共同体实验学校、重庆两江新区文明校园、两江新区劳动教育实践(科技创新)基地共建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所学校,从“借地办学”到集团办学,办学成效从“普通”转向“优质”,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走出一条高速、特色的发展之路,也正是其“美好教育哲学”实践之路的生动写照。

    (郭勇)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3-29/xw_2497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