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天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启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网友投稿  2015-03-17 08:08:08  互联网

昨天,市教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推进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确定本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原则及交流范围等。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本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启动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作为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重要保障措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将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优化教师校长配置,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引导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建立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长效机制,缩小校际间、城乡间的师资水平差距,推动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专家观点

天津市教科院院长张武升

交流轮岗

需要家校共同配合

不可否认的是,每位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进入优质的学校,享受高水平的教育。近年来,本市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提升建设工程,实现了学校之间硬件水平的均衡。然而,评价一所学校质量高低,除了硬件设施,更取决于这所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可以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引导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合理、有序、均衡配置教师、校长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水平差距,既符合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也必将成为促进本市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反观国外一些教育经验,开展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是许多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例如,韩国规定,中小学校长每5年交流一次,教师每6年交流一次;日本规定,中小学校长、教师均每5年交流一次。通过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可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同等水平的高质量教育。韩国、日本的做法在其国内成功有效,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

此外,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市教委等部门出台这一《意见》,符合家长和学生希望在家门口上优质学校的期盼。推动这一政策有效地落实需要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希望家长们能够积极地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为这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提供正能量,为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副院长仲小敏

轮岗带来新机遇

激发教师职业潜力

师资均衡是学校均衡的重要体现,而教师流动有利于促进师资均衡。由于薄弱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相对较少,“择校”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择师”。实践证明,实施教师轮岗在平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教师轮岗使薄弱学校的学生也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教学,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参与轮岗将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带来机遇。首先,对于优质校参与轮岗的教师而言,尽管到了新的学校尤其是薄弱校后,在新学校不同的文化氛围、学生和同事等挑战面前,开始或许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新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交流,有利于打破封闭的状态,更能够激发轮岗教师自身的潜力,让其释放更多的能量,使教师不断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对于薄弱校参与轮岗的教师而言,通过轮岗可以在优质校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其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得到提升,教学素养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师轮岗对教师成长的助推作用不只是对参与轮岗的教师本人。一方面,参与轮岗的优质校的教师对薄弱校教师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薄弱校教师走进优质学校,形成虚心求教的良好氛围,也有助于激发优质校教师团队的活力,促进其自觉学习、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新一批教学骨干人员的涌现,教师轮岗能够激活参与轮岗校的教师自身的“造血”功能,产生更多新鲜血液。

政策解读

教师交流轮岗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的教师,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

每学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

2015年起,申报高级教师职务,参评特级教师和市级及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具备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制度化;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常态化。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教师、校长

交流轮岗政策

学区内部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对口帮扶、教师“走教”等方式,推进学区教师、校长资源一体化管理。

区县域内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关系,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应按比例交流到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学校或其他学校任教。

校长交流轮岗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正、副校长,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或满10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

各区县全面推行校长聘期制,校长每届聘期不得超过5年,符合交流条件的正、副职校长,原则上应交流到其他学校任职。

区县选拔校级领导干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学或管理岗位经历的人员应予优先。此外,各区县还将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为推进校长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

●实施目标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免试就近入学

今年2月,本市出台“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优质初中划入学区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为了解决学区内各校教师资源不均衡现象,免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本市配套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政策,大力度缩小学校间的差距。这一政策将促进学区内优质学校的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带动学区内各学校共同发展,对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有利于优化提高本市区县域内教师资源的整体配置。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推动骨干教师、校长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交流,激发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间良好合作,助推薄弱学校发展,提高区县域内教育整体水平。

此外,本市将逐步探索建立教师“县管校聘”机制,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吸引、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义务教育学校任教。逐步探索和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形成区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本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制度化;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常态化。

●轮岗范围

教师任教满6年校长任职满10年

《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的教师,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6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正、副校长,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或满10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每学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

对于已有2所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均达到3年及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学校有6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城镇教师;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师,患病并经指定医院诊断不宜交流的教师、校长,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不纳入交流范围。

●轮岗形式与途径

中心城区优质校向薄弱校

涉农区县城镇校向乡村校

乡镇中心校向村小、分校

学区内部交流,由各区县结合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划分学区,通过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对口帮扶、教师“走教”等方式,推进学区教师、校长资源一体化管理。安排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学员,及本区县知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师徒结对形式在本学区或本区县跨校指导教师,建立共同成长团队。

区县域内交流,各区县要建立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关系,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应按比例交流到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学校或其他学校任教。各区县全面推行校长聘期制,校长每届聘期不得超过5年,符合交流条件的正、副职校长,原则上应交流到其他学校任职。

此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政策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本市当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校教学实际,体现了平稳、有序、合理等特点。在学区内,充分发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本学区内学校共同发展,为就近入学创造优质、均衡的教师资源配置;在区县域内,建立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关系,着重推进教师、校长资源向薄弱学校、乡村学校交流,推动区县域内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高。通过平稳、有序推进交流轮岗工作,最终达到区县域内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核心目标。此外,交流轮岗制度合理地确定了交流年限,明确了交流年限应充分考虑接受交流一方学校教学岗位的要求,但不得少于1年。

●保障措施

多部门合力加大政策支持

为保障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广泛征询了一线教师、校长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意见,并征得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同意,由市教委与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将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体系。从2015年起,申报高级教师职务,参评特级教师和市级及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具备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区县选拔校级领导干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学或管理岗位经历的人员应予优先。此外,各区县还将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为推进校长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各区县、学校将加大对交流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生源情况和实际教学情况,尽快适应学校教学工作。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倾斜。

政策明确建立和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政策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交流轮岗工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保证工作全程公开透明。

各方声音

河东区教育局局长郑庆东

做好中学学校联盟

小学协作体内交流

在过去两年教师交流的基础上,河东区研究制定了《河东区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实施意见》。河东区教师流动以中学学校联盟和小学协作体为单位组织实施,采用同学段、同学科对等交换方法开展教师流动。由中学学校联盟、小学协作体组长校负责召集,于每年6月中下旬完成教师流动计划。教师流动采用个人申报和学校指派相结合、推磨与交叉安排相结合、中学学校联盟和小学协作体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的方法组织实施。

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各中学学校联盟每校安排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1人,生物或地理学科1人流动,其他学科教师流动由学校联盟校自主确定。通过这种流动方式,使每一所普通中学都有市、区重点中学的教师,流动时间原则为3年。小学协作体每校安排流动教师不少于2人,原则上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的其中一个学科,其他学科由协作校自主确定,流动时间不少于1学年。

同时,河东区将积极开展校际间教师交流活动。中学学校联盟和小学协作体以平等互助为原则、以协作发展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由中学学校联盟和小学协作体组长校定期组织召开中学学校联盟和小学协作体联席会,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教学观摩等活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学校联盟、协作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各中小学将积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参与流动工作,并做好对流动教师日常管理、考核和培养工作。河东区教育局将制定流动教师的考核细则与考核办法,定期召开教师流动工作研讨分析会,总结教师流动的工作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广教师流动的典型事例和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确保河东区教师流动工作取得实效。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王杰

以人为本

让轮岗教师获得价值提升

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自身价值的良好契机。学校作为落实这项工作的基础单位和实施主体,需要充分调动教师主动自愿流动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交流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政策实施之前,学校充分做好了宣传发动工作,让老师感受到教师轮岗对丰富阅历、完善自我、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是难得的机遇。教师在轮岗过程中所应享受到的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绩效奖励、评优提干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链条不仅没有断,而且还会有效益的附加值。同时,为了让教师在流动中有归属感、安全感和荣誉感,学校安排有流动经历的教师现身说法,用他们交流轮岗的切身体验说明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相互启迪、感悟教师流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影响和带动教师群体从内心深处接受轮岗,主动参与交流。

为增加轮岗教师对新环境的认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导流动教师重塑学校认同,成为对教师培训的重要命题。培训内容需要涉及在交流学校的文化融合,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环境等,使教师增强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自觉行为,避免出现水土不服而形成的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因此,输出和输入学校都肩负着对教师培训的重要责任。

此外,教师流动最主要的是让流动教师找到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疑虑,实现共赢。而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文化管理,让流动教师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得到更多爱护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流动涉及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管理中应有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利益和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让教师带着感情、激情投入工作。学校管理要为流动教师提供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要安排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学校领导要定期与流动教师交流,让教师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

河西区中心小学校长孙希雯

共同成长

实现联盟内深度交流

2006年,河西区中小学出台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探索教师流动管理机制。去年,在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和中学“一对一互助机制”的基础上,河西区出台了《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实施意见》,中心小学是教师流动制度的受益者。2008年,中心小学与东湖小学及兴国学校小学部联合,成立了中心小学办学集团,开始尝试总校统筹管理,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实现学区内校际间的深度联盟,集团将全体教师干部进行整合,让教师文化融合互补。不断强化教育科研和校本培训,实施多元评价机制,促教师全员成长,进而助推学校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个人特色成长档案,制定教师激励评价制度,为教师搭设自我展示的平台。引领教师把个人的发展目标融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实现每名教师的发展有途径、有空间、有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开展务实、丰富的师德培训、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使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流动教师有归属感,努力成为学校的一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学校发展努力。

学校以品牌效应拉动校际间有效融合和整体发展,聚焦课堂提升质量。校际间联合开展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名师讲座、讲述教师身边的故事、“中青年一轮课”、“同课异构”等,使其成为教师自我鞭策、自主发展有效途径,促进教师找准优势,发挥特长,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增进了教师队伍的感情。

本版撰文王音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6/xw_3081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