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晨
打开钉钉,找到“实践啦·劳动在线”板块,点进“劳动任务认领列表”一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21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缪金坊看到了自己本学期完成的劳动实践项目。最近的一次是9月15日参加了一场以“迎新服务”为主题的校内志愿者活动,劳动时间、劳动类型、劳动主题等信息都被罗列得明明白白。
缪金坊使用的是今年4月浙旅职院上线的“劳动在线”特色应用。“应用是从去年12月开始策划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劳动教育的数字化管理,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同时,通过全过程记录形成一个完整的劳育画像。”浙旅职院学工部部长徐初娜介绍。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浙旅职院从劳动思想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习惯与品质这4个维度对劳动项目进行了分类,设定了志愿服务、校园义工、校园劳动、家务劳动等14个劳动类型。每个类型对应不同的考核要点与考核分,学生在完成任务拿到分值后,应用内会相应形成一个直观的劳育雷达图。同一页面中,学生还可以查看自己的劳动得分、劳动得分排名、劳动时长和劳动时长排名情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学校第一时间响应,在综合素质考评中更新了劳动素质的模块,并在全省率先设置了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加强劳动实践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工部主管徐敏说,一直以来,学校劳动教育氛围较为浓厚,有了应用,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也更方便灵活了。
在应用的劳动任务设置页面,校级和院级管理人员可以发布“定制”和“非定制”两种劳动任务。其中,“定制”劳动主要是指定给学子的劳动任务,如美丽校园创建等;“非定制”劳动则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由校层面或院层面发布任务,学生接单完成,如劳模讲座等。发布任务后,任务信息通过钉钉应用程序自动推送给学生,形成一条待办。学生自主报名,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做任务了。
厨艺学院2020级烹调专业学生冯榆凯自平台上线以来已经参加了6个活动。劳动成长画像页面显示,他的劳动得分排名为全校第二。“将完成任务过程中拍的照片、劳动心得上传,教师们都会给予一定反馈。”冯榆凯说,平台采用双向评分机制,学生也可以给布置任务的教师评分,“就像外卖评分一样”。
浙旅职院共有27位专职劳动教育课教师,学生们给予这些教师的评价会在数据后台生成一个“最受欢迎的劳育教师”栏目。此外,学生们每次完成的劳动实践也会被记录下来,纳入劳动素质考评。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报名审核、提交劳动任务成果、成果审核、双向互评、记录显示的流程闭环。
劳动任务面向全校学生,也让冯榆凯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以前每个学院都有群发布劳动实践信息,参与者局限在本学院。现在通过平台,可以和其他学院的同学一起参与,实践类型、合作人员都多了起来。”他说。
除了固定的4个劳动维度,劳动的具体内容和主题都是个性化的,不同学院可以设置不同的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在线”应用,学校可以看到各学院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学院可以查看院里师生的劳动教育情况,而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创新劳动教育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应用数据为学校、劳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
当然,这只是浙旅职院在劳动教育智能化方面迈出的第一步。增加“劳动在线”应用中的角色分配功能、优化应用体验感、加强劳动数据的集成应用……应用还有广阔的升级空间。“我们希望不断完善现有架构,结合实际需求和职校特点,利用智能化应用提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效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在徐初娜的设想里,未来应用体系会更加成熟,数据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