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强调知识运用 推动素养提升

网友投稿  2022-06-09 00:00:00  互联网

6月8日,考生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考点外和老师拥抱。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8日,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落下帷幕。今年的地理学科在命题上有何特点?“双减”对地理学科命题有何影响?

    记者6月8日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双减”落实落地,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同时,延续了近些年的命题风格,保证了较为稳定的题型结构,适当控制文字、图表信息量,合理配置各卷种不同难度水平的试题,给学生以熟悉感和获得感。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地理试题围绕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乡村振兴等时代大背景创设试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如全国甲卷第43题,关注凤堰古梯田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立足人地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方面,地理试题在世界范围内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区域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素材,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视角关注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全国乙卷第36题,探讨以色列通过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在渗透“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地理试题在深化德育、智育考查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引导,旨在促进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与劳动意识,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材。

    引导回归教育本质,助力推进“双减”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窠臼,培养学生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一是深化基础性内涵,致力课程标准落实。地理试题强调对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基本方法与能力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依据课标抓住学习重点、攻克学习难点,不断提升面对考试的信心。如全国甲卷第37题以澳大利亚发生的某次沙尘暴为案例,落实了实验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的课标要求,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命题理念,引导中学教学减量提质增效。

    二是突出多样化设问,着力创新意识培养。地理试题通过多样化的设问方式,加强试题开放性、辩证性,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

    三是优化情境性创设,服务现实问题解决。地理试题广泛选取生产实践、学习探索中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全国甲卷1—3题,设计我国某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产业转移的生产实践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走出去”寻找优势区位的理解与认识。

    彰显学科素养立意,保障改革平稳过渡

    首先是注重综合思维,培养过程意识。地理试题基于不同要素、不同尺度及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发展综合思维素养。如全国甲卷7—8题,考查地貌演化过程对近岸湖泊的影响,从而综合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

    其次是拓展区域认知,引领深度教学。地理试题基于不同类型的区域,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观念。

    再其次是强化地理实践力,提升科学素养。地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借助图表获取和处理复杂地理信息,设计和实施地理调查活动的能力。如全国乙卷7—8题,给出黄河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图,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复杂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6-13/xw_807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