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补充句子 > 正文 返回 打印

按要求写句子。(1)用一个比喻句写出老师的无私奉献。(2)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改为拟人句)(3)大的操场,怎么踢球呢?(补充句子,使句子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四年级语文

[db:作者]  2019-06-10 00:00:00  零零社区

题文

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一个比喻句写出老师的无私奉献。  
                                                                                                                                
(2)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改为拟人句)      
                                                                                                                                
(3)                  大的操场,怎么踢球呢?  (补充句子,使句子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题型:写句子  难度:中档

答案

(1)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小溪从山上唱着歌儿跑下来。
(3)巴掌大的操场,怎么踢球呢?
(答案不唯一)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按要求写句子。(1)用一个比喻句写出老师的无私奉献。(2)小溪从山..”主要考查你对  补充句子,造句,改写句子,修辞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补充句子造句改写句子修辞方法

考点名称:补充句子

  • 补充句子:
    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1、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
    2、结构、句式要一致;
    3、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 句子的基本成分
    句子的基本成分 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一个完整句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后半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或者“怎么样”,也就是他(它)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这两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缺一不可。如:
      同学们 学习 。 小鸟 唱歌 。
      (谁) (做什么) (什么)(做什么)
    (2)“谁(什么)”+“是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后半部分告诉别人前面所说的“他”或“什么”是什么。如:
      李洋 是学生。这座楼房 是工人宿舍。
      (谁)(是什么) (什么) (是什么)
    (3)“谁(什么)”+“做”+“谁(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第二部分是“谁”或“什么”所发出的动作行为,第三部分是这个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人或物。如:
      小明 复习 功课。王强 帮助 同学。
      (谁) (做) (什么)(谁) (做) (谁)

  • 补充句子技巧:
    我们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必须注意两点:
    (1)平时我们所用的句子一般都不会只由基本成分组成,句子成分多时容易造成遗漏,这时一定要先确定好句子的基本成分,然后再增添附加成分。这样就不会丢三落四了。
    如:天花板上挂着吊灯。
    先确定了基本成分,再增添附加成分:
    大厅的天花板上挂着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2)句子写完以后,要多读几遍,看看它属于哪种类型,基本成分是否齐全;
    这样就能保证我们所写的句子都是完整句。

考点名称:造句

  • 造句:
    把词组织成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

  • 造句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一、注意事项:
    1.内容积极向上;
    2.不要有语病;
    3.应短小精悍;
    4.要求原创。

    二、造句的方法: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1. 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 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
    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 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
    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 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
    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 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
    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 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 轻松一刻:造句笑话
    1.造句题目: 原来
    小朋友写: 原来他是我爸爸。
    老师评语: 妈妈关切一下
    2.照样造句
    题目: (树呀树呀)我把你(种下)
    小朋友写: (汤圆汤圆)我把你(吃掉)
    老师评语: 真是可爱~~
    3.题目: ..一边...........一边............ ..
    小朋友写: 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老师评语: 他到底要脱还是要穿啊~~
    4.题目: 课本
    小朋友写: 上课本来就很无聊。
    老师评语:上课要专心
    5.造句题目: 吃香
    小朋友写: 我很喜欢吃香蕉。
    老师评语: 小心噎到
    6.造句题目: 从前
    小朋友写: 小明从前门进来。
    7.题目: 天真
    小朋友写: 今天真热。
    老师评语: 你真天真~~
    8.题目: 十分
    小朋友写: 我今天考十分。
    老师评语: 我会跟你爸妈说~~
    9.造句题目: 其中
    小朋友写: 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老师评语: 你是蜈蚣?~~
    10.造句题目: 一...就....
    小朋友写: 一只娃娃就要一百块。
    老师评语: 老师笑到不行..
    11.造句题目: 你看
    小朋友写: 你看什么看 ! 没看过啊!
    12.照样造句
    例题: 你(唱歌) 我(跳舞)
    小朋友写: 你(好吗) 我(很好)
    老师评语: 你在写英文翻译吗??
    13.照样造句
    例题: 别人都夸我( ),其实我( )
    小朋友写: 别人都夸我( 很帅 ),其实我( 是戴面具的 )。
    老师评语: 什么面具这么好用???
    14.题目: 好 ... 又好 ..
    小朋友写: 妈妈的腿,好细又好粗...
    老师评语: 那到底是细还是粗?
    15.题目: 陆陆续续
    小朋友写: 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的回来。
    老师评语: 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
    16.题目: 先...再...
    例题: 先吃饭,再洗澡。
    小朋友写: 先生,再见!
    17.题目: 天涯海角
    小朋友写: 妹妹乱跑跑到天涯海角。
    老师评语: 你妹妹真会跑~~
    18.题目: 一直
    小朋友写: 我画了一直线。
    老师评语: ......
    19.题目:马上
    小朋友写: 我骑在马上。
    老师评语: 马上来找老师!
    20.题目: 皮开肉绽
    小朋友写: 停电的夜晚,到处很黑,我吓得皮开肉绽!
    老师评语: 看到这句... 老师佩服你。。
    21.题目: 欣欣向荣-比喻生长美好的样子。
    小朋友写: 我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
    老师评语: 孩子,你弟弟是植物人吗...
    还有一个更瞎的…
    小朋友写: 欣欣向荣荣告白。
    老师评语: 连续剧不要看太多~~
    22.题目: 谢谢....因为......
    小朋友写: 我要谢谢妈妈,因为她每天都帮我写作业......
    老师评语: 原来你的作业是妈妈写的!!!!!!!
    23.造句题目: 难过
    小朋友写: 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
    老师评语: 老师更难过......
    24.造句题目: 如果
    小朋友写: 汽水不如果汁营养。
    小朋友写: 假如果汁不好喝就不要喝。
    老师评语: ...
    25.题目: 干脆
    小朋友写: 饼干脆脆的很好吃!
    老师评语: (无语).......... =.=
    26.题目: 天才
    小朋友写: 我3天才洗一次澡。
    老师评语: 要每天洗才干净~~
    27.造句题目: 一…便…
    小朋友写: 我一走出门,对面就是便利商店。
    还有一个更瞎的…
    小朋友写: 哥哥一吃完饭,就大便。
    老师评语: 造句不要乱造...
    28.造句题目: 边... 边...
    小朋友写: 我的左边有人 , 我的右边也有。
    29.造句题目: 非常
    小朋友写: 我不知道非常是什么意思。
    老师评语: 不知道要问....
    30.题目: 因为...所以...
    小朋友写: 因为有爸爸妈妈,所以我才诞生在这世上。
    老师评语: 扣5分....
    31.题目: 又.....又.....
    小朋友写: 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瘦又肥。
    老师评语:你妈妈......是怪物吗?
    32 果然
    上课小朋友说:昨天我吃了水果,然后又喝了凉水
    老师:这是词组,不能分开造句。
    小朋友又说:老师,我还没说完呢,果然晚上我拉肚子了!
    老师:…………
    33 瓜分
    小朋友:大傻瓜分不清是非
    老师:小傻瓜也分不清
    34 好吃造句
    小朋友:好吃个屁
    老师:………
    35 况且造句
    小朋友:一辆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
    老师:……………
    36.没有....没有...更没有...
    学校里没有流浪猫,没有流浪狗,更没有流浪人.
    37.突飞猛进
    当我回家开门时,我家的狗对我突飞猛进.
    38.仿造例句造句
    例句:你(唱歌),我(跳舞).
    学生:你(好吗),我(很好).
    (天呵,你在写英语翻译吗..?)
    39.用跟数字有关的成语(如:一心一意)造句
    有个小朋友写:公园里四蛇五路.
    (刚开始看不懂,后来问了才知道是"四舍五入".可是,小朋友,这不是成语,而且"四舍五入跟蛇和路没有关系哦哦.)

考点名称:改写句子

  •  改写句子:
    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 改写句子类型:
    1、陈述句、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
    他扫干净了地。
    他把地扫干净了。
    地被他打扫干净了。
    2、句子的拆分与合并:
    我走进教室。我去上课。
    我走进教室去上课。
    3、基本句式间的转换:
    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改为陈述句)
    这是伟大的奇迹。
    4、改变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5、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1)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人称的变化:
    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考点名称:修辞方法

  • 小学阶段的比喻手法:
    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其中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2、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
    例如:一路上,花儿一直对我微笑。
    3、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叫夸张。
    例如:这间小屋连个人都站不下。
    4、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叫对偶。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如:在这里我见了最蓝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伟大的奇观……
    6、反问:就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语气表否定,否定语气表肯定。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例如:对面走来的是谁?正是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8、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例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9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11、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12、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13、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

  • 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http://www.00-edu.com/ks/2/1/26/2019-06-10/118133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