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土林希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读了上面这首哲理小诗,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高三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零零社区

题文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读了上面这首哲理小诗,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可以写自己独到感悟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题目自拟,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偏易

答案


愿为尘埃
2014宁波中学一考生
土,呵!多么卑微而又可笑的事物,只能附着大地,被千万人践踏着,似乎才能隐现自我的价值;而某一天当他心花怒放了,偶尔不拘于世沉浮于天地,世人唾之为万恶的阴霾。他能改变吗?这是惯性,这是规律,或称命!
很多人就如上文的土一般,就像套子里的人,循着别人给的评价与界定去活着自己。没错,有许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活得不错。文秘附在老总身上,学生附在老师身上,百姓附在政府身上,他们如土壤一般,成就着大地的博爱与伟大,而自身也会实现生命的价值,得到上帝对于其生存与生活权力的赏赐。我并不反对如此活法,甚至于我也附于父母,学校,社会。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它是一个即成的庞大系统,绝大部分人只能管中窥豹般去了解,循着规则,通过思考去得出适合自己的在此系统中的定位。忽然想到米兰昆德拉所著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表述,女主人公当去人情,国情,生情流离于系统之外时,她只有如同沉浮在空间里的尘埃一般,蜷缩一角,自哀自怨,等待灵魂的灭亡。太多人不了解社会,或不了解自己,当一附着土地上的土壤或是其最好的出路,最起码它给你以实诚,跟给物以滋养。难道应该如同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代们为祸一乡?罢了,罢了,绝大多数人土壤即可!
那么尘埃是什么?难道它真的如开头所述应受万人唾弃?否也?世间存在之物必有其存在的道理与意念,尘埃也正是如此!没有尘埃的散射,如何有天地之通明;没有尘埃的荫蔽,烈日下你我怎会出入舒适?尘埃自有它的价值。没错,它游魂于规律,系统与命之外。所有人都看轻它——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但正是此种的意动与不拘,才会有创造,给世界以新生。乔布斯的苹果构想在10几年前如此可笑,巨头们不屑一顾他的愚昧,可后来怎么样,相信人尽皆知。其实尘埃也并不是无所依无所循,它以空气为侣,空气便是他的规律。他只不过是看见了他人所不见而被误解,但他的确更应该为人所尊重。
尘埃其实挺好,我,愿为尘埃。成世界之新,哀前尘之殇。不过尘埃也不便多,不然莽莽霾军岂不又重现恐龙消失的悲剧?
着内心的微尘
2014宁波中学一考生
今日读雪漪的诗《一个人是一滴水》颇有感触,感叹我们是如此渺小,在自然这个大容器中,每个人不过几丝水汽;可当我们与全世界相比,或许那些有卓越贡献的人,还是能够被我们所知的。
我们的大小不过与装载容器的大小有关,不过与从平面还是从空间来看有关罢了。可似乎我们一直执着于一个面的比较,比如成绩。那撇开这些呢,或许树都比我们有作用吧。树离开了我们依旧能活,那我们离开了树呢?难道靠空气净化器过活,这种想法未免太过可笑。
“附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漂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常怀谦卑之心生活,无论是土,还是尘埃,不改初衷,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还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无论是土壤还是尘埃,土依然是土。《重返狼群》里的小狼格林从小被人类养大,虽然期间被狗的习俗影响,可它还是一只狼,它骨子里的血性,那种天然的野性,是不可被抹去的,也难以抹去的。随境而动,即使改变了外在形式,内心的热血依旧不灭。
本质才是土一直坚守的东西,其他的不过是形式而已。在地上,我们可以抓紧地,牢记本心;但在空间里,太多的东西会让我们迷失自我。一附着,一浮沉,不过是否紧紧把握自己。
土是什么?它又可以变化为什么?它又为什么而改变?这些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象征,提醒自己,勉励他人。
我是土,需要常怀改变与自省之心;我是土,需要把握心灵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我是土,需要坚守自我,努力向前。
一直喜欢学姐的一句话“愿以微尘之心,容天下之大”。我们在长大,从小学里的土壤变为现在的尘埃,不必太过在乎大小,不必太过在乎形态,不必太过在乎评价,即使是尘,我也愿做附着内心的,肉眼可见的微尘。
土壤和尘埃
2014宁波中学一考生
我们感叹落叶飘零,却不知它“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感慨江水奔涌入海,却忘记了它因此而拥有了更博大的胸怀。同一事物,即使周遭的环境改变,它也成了全然不同的另一个它,但它仍拥有最好的自我,仍旧可以在不同的土地上开花结果,释放出一个全然不同但美好不减的自己。
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拥有美满家庭的银行家。他在他的故乡被人们交口称赞,如果没有那次出走,他或许会一直过着被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像那土壤,牢牢地扎根于故土,平静而沉寂。而他不,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他不愿放弃梦想,不愿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像那尘埃,飘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为追寻绘画梦想而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历经艰难,幸运的是,他的画作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银行家到画家,他的角色转变艰难而富有传奇色彩,他在他人的一生中,度过了自己的两种人生。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极富挑战的角色都成了他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有人感叹时运不济,环境不佳,以至于让他迷失了自我,失去机会实现自我。但我们是否想过,“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才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拥有什么,就享受什么,你永远才是你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命令给了你利剑,你将它变成鲜花。命运给了你悲伤,你便以笑脸相对。
文坛巨匠海明威晚年时期因不堪多种病痛的折磨,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理想与现实出现了不可逾越的差距,即便是硬汉海明威也早早地放弃了生命。世界文坛从此少了一位富有哲思、充满创造的文学大家。只让人们徒添伤感。即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能像瓦尔登湖畔的梭罗那样,用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度过了生命的后半段,享受自然的美好与乐趣,或许也不失为另一种生存的方式。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在那儿茁壮成长,散发光芒。只要找寻到那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之奉献,便是最好的我们。
不必羡慕那永不坠落的群星和耀眼的花火,它们也仅仅是在黑夜来临时努力发光的美好景物罢了。你我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群星和花火。


试题分析:这首诗具有哲理性,从诗中可体会出,泥土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也有尘埃的一面,泥土因为环境的不同,价值也不同,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与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时,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也可反弹琵琶,把尘埃看作是普通、平凡、螺丝钉。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环境影响人,要注意环境的选择
2.要做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土壤”
3.甘愿做平凡的尘埃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土林希附着在大地上,你是..”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http://www.00-edu.com/ks/2/3/43/2019-01-30/48469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