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话题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活中有爆发,也有忍耐。福楼拜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生活中的忍耐多种多样,有的用于磨练意志,有的用于消除误会,有的用于化解痛苦,有的用于抗争命运。你-语文

[db:作者]  2019-01-30 00:00:00  零零社区

题文


  生活中有爆发,也有忍耐。福楼拜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生活中的忍耐多种多样,有的用于磨练意志,有的用于消除误会,有的用于化解痛苦,有的用于抗争命运。你在生活中有过忍耐的经历吗?你赞同福楼拜的名言吗?你还有其它看法吗?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范文展示一]
  沟边三“忍”
  上初二时,学校搞基建,在车库附近有一条正待铺设下水道的“壕沟”。每天放学都要经过那儿,就像是在跨越战壕,常有功底不好的“战友”坠入其中,令同学叫苦不迭。
  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我第一个推车出了车库,正鼓足了气想一个鱼跃,跨过“战壕”,突然眼前一亮,一块木板横躺在我的面前。“啊,要是把它铺在战壕上,过去不就方便了吗?”我想。于是便停好车,拿起那木板来。
  这木板说来也怪,一面呈凸状,一面较为平整。经过我的仔细分析,这应该是半截树桩吧。甭管了,我夹着它来到壕沟前,心里想:“应该平面朝上,这样人就不容易滑倒。对!平面朝上。”
  刚铺好木板,我正想过去,车库里突然冲出一个人来,见我这儿路都铺好了,赶紧跨上车,“哎——哥们!”这是冲着我喊的,“让我先过去。”为同学服务嘛,我一想就闪开了。
  三秒钟之后,我发现刚才那“哥们”不见了,“战壕”里倒传出阵阵呻吟声。我往沟底一看——刚才那位,头朝下栽里头了,车轮还转着呢。我赶紧伸手拉他。这位“战友”好不容易爬起来,一脸气急败坏:“你,你,我问你这是不是你铺的?你拿凸面朝下,这不跟跷跷板似的,人不栽下去才怪呢!我看你有谋杀动机!”他狠狠地揍了我一拳,愤愤地走了。“谋杀?”真活见鬼!忍吧,好事还得做到底呢!于是我把木板反过来,平面朝了下,这下总不会翻了吧!我还是决定自己先过去试试。
  正在这时,又从车库里冲出一位来,我自动地闪开了。还是这位有礼貌:“谢谢了。”
  “扑通……”
  “混蛋!”有礼貌的那位在“战壕”里怒吼。我一看,又下去一位。这怪我,我没有考虑到木板有限的磨擦面,这位仁兄的车轮又不稳,自然……他爬起来,趁我愣神的工夫,踹了我一脚,走了。我血往头上涌,真叫好心没好报,不过还是“忍”吧——谁让我弄巧成拙呢!
  我决心做的事就要做到底。为了不让他人犯同样的错误,我抓起那半截木桩朝远处扔去。“哎,你这人怎么这样,”有人喊,“过河拆桥啊,太不讲社会公德了!”
  真没想到!我要反击——可还是忍住了。这三“忍”,也许是我的一笔财富呢!
  
  [佳作展示二]
  忍,教师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当某个聪明人使用它时,那可能是‘忍辱负重’,当一个胆怯的人使用它时,那叫‘忍气吞声’,当使用到一定限度时,它会‘忍无可忍’。”
  数学老师说:“当我们在事物的平面上,以实践为横轴,空间为纵轴,任意的坐标点都会确定一个‘忍’,只不过性质不同罢了。”
  英语老师说:“忍从来就只有—ing形式而没有—ed形式,也就是说忍只有现在时,而事情过后,再想忍也于事无补了。”
  化学老师讲:“如果把矛盾看成一个反应的话,那么忍就一定是这个逆反应的催化剂,有了它,矛盾就一定能解决。”
  物理老师接着说:“忍我认为应该是一个矢量,如果它成了一个没有方向、没有原则的标量,反而是个拖累。”
  听着听着,我想我清楚多了,但还是感到不够,于是我继续跑去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忍正是历史上成大事业者所必备的美德。只有在忍中求得生存才有发展的机会。”
  地理老师说:“你从失败的山巅跳下来时,忍就是救你一命的树木,它以浓密的枝叶来保护你。”
  生物老师说:“忍也需来自DNA,来自每个细胞内。你我生来会忍,但成就也许不同,有的成了忍的主人,而有的成了忍的奴隶。”
  政治老师也赶来说:“忍,也是一种意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正确与错误,我们对待忍要客观和唯物。”
  体育老师说:“忍是你手中的篮球,当你投出的时候,篮筐不一定接受你,这时你不要伤心,你所需要的只是再投一次,总有一次球会进的。”
  各位教师你一言我一语讲了许多,可我对忍还是一知半解,我疑惑地望着老师们,最后还是生物老师说:“忍,也是有生命的,他与你同岁,长相相同,性格相似,只有在时间不断沉淀中你才会了解和认识它!”大家听罢纷纷点头称是。
  我想我得到满意的答复了——至少现在是这样。
  
  [佳作展示三]
  百合·迎春
  (一)
  曾经有一座山谷,一座满是杂草的山谷。有一天,却长出了一朵野百合。野百合坚信自己是一朵花——所以,它一定要开花。所有的杂草都讥笑它,但野百合只是默默忍受着,它没有反唇相讥,它仍然坚持——我是一朵花……若干年后,这里已是远近驰名的百合谷……
  每个人都是一朵百合,当被讥嘲和否定的时候,是奋起攻击,还是默默忍受?每朵百合都想开出自己的花朵,但是,你是愿把精力放在无谓的争论上,还是积蓄实力,以绝世的美丽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要认为“忍”是懦弱,是无能,是对命运悲哀的妥协。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终于成就了汉家八百年天下;左思忍受了无尽的嘲笑和不解,终于写成了不朽的《三都赋》。
  腊梅忍住了在春季吐芳纳蕊的机会,冰天雪地里从此多了一丝幽香,一抹娇艳。
  老人说,人生的智慧就是一个字:“忍”。忍下你所有的心浮气躁、自卑沮丧,那么你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二)
  还有一种花,它总是在冰雪初融、春光未露时就活泼地开放,开出一片灿然眩目的艳黄——它不愿忍,尽管寒风瑟瑟,尽管春风乍起便注定了它的凋零,它依然无悔地坚持。为了这一份悲壮的“不忍”,人们同样给了它一个耀眼的名字——迎春。这也是一种绝世的花。它没有百合那种超俗的美,却比它更多一份世俗的美。你能说,“不忍”是一种错误吗?
  在我们民族面临沉沦时,闻一多拍案而起,以他的热血谱写了又一首丹青曲。面对黑暗,鲁迅没有“忍”,而是以笔为剑,呐喊着引导了一代人前进。
  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们,这些毕生都在战斗的斗士们——他们为民族而战,为自由、为真理而战斗——他们的目光如熊熊的火炬,穿越亘古的年代和深不可测的黑暗:请为真理而战吧!
  (三)
  “忍”——如百合的傲岸、冷静。
  “不忍”——如迎春的坚定、热情。
  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崇尚着“忍”,却不断涌现一批“不忍”的仁人志士。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呢?有诗说:“一朵花里见天国”,从百合和迎春的故事中,你可曾领悟到了什么呢?
 比较评析
  三篇佳作都有创意。例文一选择特殊时空中的三“忍”作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行文波澜起伏,所记事虽小而引人思考的人生理念却很丰富,读后不仅引发会心一笑,更给人心灵的陶冶;例文二通过各科老师的诠释从不同侧面揭示“忍”的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人物语言的设计富有机趣哲理且切合不同学科的特点,结构采用并列推进式,新颖别致,个性鲜明;例文三由“花”及理,“物”“理”交融。作者在众香国里寻觅,觅得百合和迎春。这两种花“前人之述备矣”,作者另辟蹊径,在“由花及人生”“由自然及社会、及历史”上做足文章,且发人所未发,“倾诉”着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忍”与“不忍”结合的生活哲理——傲岸、冷静与坚定、热情的统一。作者“寻觅”所得的有形之花并不新奇,但却“倾诉”着对“忍”的独特的理性思考,这种创新的笔法值得我们学习。

 
  几多痛苦,几多折磨,几多困难,几多险境……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或大或小的作弄。如何面对,每个人都必须作出回答。回答必须避免绝对化,必须讲究辩证法,赋予哲理。只有这样,才能亮出个性,新意迭现。例如你若写议论文或哲理性散文,你可以用下面蕴含隽永的生动的语言发表看法:“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甘心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生活的沧桑使生命的深渊埋下难言的隐痛,忍耐却可以使人相信,隐痛必将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会更加明丽。”“忍耐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搏。”能提炼出这些哲理睿语作亮点,那么议论文肯定能使人耳目一新;如果写记叙文,那选材的个性化很重要,要写出校园气息,亮出独特感悟,将深刻的人生思考融于形象塑造和事件叙写之中。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生活中有爆发,也有忍耐。福楼拜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主要考查你对  话题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话题作文

考点名称:话题作文

  • 话题作文:

    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 特点:

    1、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2、形象性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3、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 与命题作文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

  • 注意事项: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到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 五个技巧

    一、要全面

    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

    二、要深入

    审清话题概念的内涵、外延甚至一些隐含信息还以“我说90后”为例,其中“90后”应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时代、社会等。“我”意味着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表述,是写个人的认识,但不是写自己,并且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我们”来表述。“说”导向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是要求作者发表对“90后”群体的感受、看法和评价。

    三、要分析

    审清材料的内容、含意以及不同的角度。如辽宁卷“明星代言”,应围绕“明星代言”现象衍生出“小主题”或要点,如诚信、责任、道德与利益、法制等。抓住这些要点便于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逐层论述。而天津卷“我说90后”材料中“嘉许”、“担忧”、“诠释”三个关键词则是三个并列的角度,最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叙事或评说,不要将几个纠合在一起,以至缠绕不清。

    四、要推求

    审出话题背后的“命题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策略和方案。高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教育考生,又要引导舆论,自然应有积极的命意。话题或文题只是一个“窗口”,它要引导考生张望社会、世界和人生。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2]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热点,推求命题意图。比如“我说90后”这个话题,是要让考生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长。而“明星代言”这个话题,将材料和社会热点如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则能推出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的命题意图。

    五、要抓“点”

    这样便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合适的文体、合理的思路,形成最佳写作方案。比如“我说90后”,材料中那三个关键词,你只需选择一个以优化的方案展开;而其中的“说”,明眼一看,议论文便是最合适的文体。再如“明星代言”,抓住五则材料的要点,可快捷地理出文章的合理思路。当然也可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如道德自律或法制监管深入剖析,形成最佳方案。



http://www.00-edu.com/ks/2/3/44/2019-01-30/48921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