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创新促卓越 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

[db:作者]  2019-09-2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 2013年,获批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留学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2004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发布了《2015—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报告》,以优异的指标数据“全面达标”,以此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开办录取较早、实力较强的专业之一,临床医学专业创办68年来,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共命运,不仅培养出了5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医学人才,更在学科建设方面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冲入ESI排名前1%行列,并持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高地崛起,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发展的“样本解剖”,为加快推动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典范。

    从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说起——

    2019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15—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以“临床医学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对毕业生进行了全面、客观、严谨的检视。

    结果显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高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三方机构还就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关键性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73%、专业对口率为97.8%、就业满意度为90.16%;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87.24%,大幅度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学生考研升学率上升至30.09%,自2017年起,74%的推免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素养、工作综合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指标均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8.62%。

    7次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连续6届进入全国总决赛。连续3年在四川省医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及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连续两年参加国际生理学大赛,2017年荣获“最佳新人奖”,2018年获得团体笔试第10名、个人笔试前10名、团队成绩前6名的优异成绩……

    一份份出色的“成绩单”,映现出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

    思路与目标

    ——“三有八能”,定义新时代好医生

    把握大势,方谋大事。

    西南医科大学领导班子认为,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必须密切联系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地区发展!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德业双修的全面育人观为引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为目标,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思路,积极应对第三波医学教育改革浪潮,主动融入“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大视野前瞻检视临床医生的角色和使命,在此基础上确定凝练了“三有八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有”,即有社会担当、有创新精神、有人文情怀;“八能”,即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

    随着人才培养新目标的确立,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逐步铺设开来。

    创新与创见

    新目标呼唤新作为。“三有八能”高标准的价值追求,敦促着与之相匹配的高标准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毕业生不仅要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还必须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保持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西南医科大学更加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多年来,西南医科大学秉承“医学与人文融通、理论与实践并重、素质与能力并行”的教学理念,创新构建出“以胜任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医学知识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一中心两基础两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融合”为道,夯实医学与人文基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西南医科大学着力构建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着重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精神引领和感染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用言传身教润育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操守,在夯实学生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同时,创新将两者融通,培育时代好医生。

    坚持邀请资深医学专家、优秀校友不定期现身说法。用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创新创造的思维方式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定医者仁心、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

    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基于此,基础医学院课堂教学四融合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各个学科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师资特长充分挖掘四融合素材,即基础理论与科研实践融合、基础理论与前沿进展融合、专业基础与临床案例融合和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与科研实践、前沿进展融合,引入科研元素,认清基础理论的来龙去脉。与临床案例融合,让专业基础不再枯燥乏味。与人文知识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温度。

    ——以“结合”为要,推进“理实一体”育人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育上,西南医科大学打破传统壁垒,全面推进理实一体育人。

    课程教学上,学校推出“学科+整合模块”改革,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以学科为基础,横向整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独立开设纵向整合课程、有机融合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开设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PBL课程等方式方法,将医学问题提前引入课堂,促进学生学会提炼、发现、关注临床问题并主动构建问题背后的知识模块。同时,通过开展“医路筑梦”系列讲座、制定“早临床”工作方案等,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实践教学上,学校依托53个教学实验室,3个省级、3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由3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35所实习医院和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成的临床教学基地群,增加实验、实践比例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设了“临床综合技能培训”课程,构建“平、评、时、训、赛、考”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临床见习—实习前技能训练—实习中技能培训与考核—实习后期临床技能竞赛—实习结束后临床技能考核(OSCE)”系列“阶梯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上,学校依托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虚实结合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教学中开展Mini-CEX、DOPS、SOAP等形成性评价,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201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评为“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

    ——以“课堂”为桥,强调素质与能力并行

    西南医科大学积极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之桥”,推动素质与能力并行。

    临床医学专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思想领航、学业导航、安全护航、心理佑航、队伍助航”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构建“十育人”体系,融思想教育于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党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合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医德医风和廉洁从业教育。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构建基于教学一体化的校—院—班三级学习支持体系及“1+N”模式的职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平台建设,融通线上线下,不断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构建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深化资助育人工作;建立了学生申诉受理机制等规范、完善的指导与服务体系。一项项强有力的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顺利成长。

    ——以“评价”为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医科大学对传统学业评定体系进行全面重构,对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彰显学校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 

    学业评价体系包括课程考核、实习考核及毕业考核三个部分。突出学生学业全过程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突出岗位胜任力导向,注重学生临床思维、临床能力的评价;突出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注重发挥学业评定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重点推行形成性评价,对于强化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和催化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聚力与聚智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

    ——向管理要活力

    1998年,西南医科大学将临床医学系与附属医院合并,成立临床医学系·附属医院,率先实行“系院合一”。附属医院院长担任临床医学院院长,充分集聚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统筹规划与统一调配相应临床学科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承担各类临床教学任务。

    临床医学专业实行“2+3”的两阶段式教学模式。前两年为基础医学学习,后3年为临床医学学习。教学工作由学校统筹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承担公共课程;基础医学院、麻醉系、医学影像系、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承担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合力共育新时代好医生。

    ——向人才要动力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素来都是临床医学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

    西南医科大学准确对标新时代医学教育的要求,从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激励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以德行塑造为核心,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通过“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外校培训或进修、访问学者、各类名师评选活动、教学咨询、导师制培养”八大途径,深化教师培训;成功打造师道讲坛、高教论坛,实施启航、护航、领航“三航”专项计划,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师发展体系,开展非医学专业教师医学背景培训,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系列以优化人才生存、发展环境为目的的制度设计,提升了教师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人才动力竞相迸发,人才红利竞相释放。 

    现如今,临床医学专业有专职教师678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8.49%、高级职称占比47.05%;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8名,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后备人才67人,以及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5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名师4人。

    ——向科研要潜力

    2016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现已位列前63.51%。“向科研要育人潜力”,是临床医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有科研能力、有原创思想的教师,不仅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打造视野宽广的创新型人才。”

    在此理念推动下,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呈现出既各自开花,又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2016—2018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200余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3719余篇,SCI收录1325篇。现有有效专利329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271项、外观设计3项。

    坚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制定了《科研反哺教学建设方案》,积极推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于教学。基础医学院自2014年起开展博雅文化之“科研同行”科研启蒙教育活动,以专题讲座、科研知识交流为载体让学生初识科研,先后邀请具有丰富科研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授、博士举办了6期近20场讲座,得到学生广泛好评。自2012年起,开展了“科研兴趣小组”科研教育活动,以项目为载体,由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临床医学院也不断加强平台开放、鼓励共享,促进成果进教材、成果进教案,成效显著。

    ——向质量要定力

    一所学校强不强、一个专业强不强,更直接、更主要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医科大学向质量要定力,构建了“以学为中心,全员参与、全程监控、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内涵式发展。

    坚持从标准制定入手,结合学校特色发展需求,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科学、系统完整、指导有力、操作可行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目标—标准—监控—评价—反馈—改进—目标”监管流程,建立了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条件保障系统、质量监控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质量改进系统”六大系统组成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质量评价由原来的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率”跃升,建立了行政、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构建了“五统一、六专项”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力确保教学质量同质化。

    守护健康 一诺无辞

    68年前,为了服务西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应运而生,播撒仁爱济世的种子。

    68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临床医学专业逐步成长为国家教育部门特色专业、四川省本科高等学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推进‘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三有八能’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获得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68年来,一代代临床医学人不忘初心、救死扶伤,从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医疗与讲学到积极投身援外医疗,从成功开展断肢再植到成功实施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和四川省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应急救援、始终关注百姓健康、服务卫生事业发展,学校逐步成长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川滇黔渝结合区域的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进入新时代,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再次踏上新征程,向着国家一流专业的目标发起冲击。

    放眼未来,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教育的新高地已悄然崛起,并逐渐展现出惠及四川乃至整个西部的担当。

    (谢明雄 王丽英)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19-09-21/140081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