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栽桃育李 果满枝头

[db:作者]  2021-01-2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杨时访师程门立雪,岳飞尊师终身祭拜,还有更早的“统编教材”——《熹平石经》,无不彰显出河南厚重的教育史。教育始终带有时代的特色,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从纸墨书香到黑板粉笔,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育,都离不开出版物承载教育的内涵,让人类文明传承之精华播洒到每个学生的心间。

    1988年10月,由河南省教育部门主管主办的“河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由国家广电部门批准成立。建社之初,没有宽阔明亮的办公场所、没有充足的办公人员、没有固定的办公经费,仅作为河南省电化教育馆的一个业务部门,以“一班人马两块牌子”的形式与电化教育馆合署办公。

    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从成立之初就始终坚持服务河南基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深耕细作,担当有为。建社30余年来,历经从幻灯片、胶片、磁带到光盘、优盘、网络出版的时代变迁,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近万种。依托教育信息化主阵地,发展数字出版和融合出版,开创了数字教材“河南模式”,连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河南省重点软件企业等多项荣誉。

    起航

    教育大省始触“电”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如何把人口资源转化成人口红利,教育永远都是需要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布局的。从大型电视系列片《星星火炬》到国家部署“农家书屋”“农远工程”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省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教教材也由传统的磁带、光盘、U盘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学生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自2017年开启融合出版转型之路,产品由原来的光盘类单一载体形式转变成“多种载体形式+网络服务”,重点推出数字教材、数字教参、大数据测评、人工智能等服务,打造了“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和“数字教材应用云”双平台,平台累计使用量达5.14亿人次。

    2019年6月,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划转至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拓展

    中原杏坛谱新篇

    出版行业承载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进步的重要职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出版既呈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工具,影响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了解世界的形态、记载过往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的形成,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作为一家教育出版社,国家育人需要什么,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就潜心研究开发什么。当传统的电教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师生需求时,顺应时代变迁适时开发新教材,就成为自然又必然的选择。

    从舒适区走出来,开发更适合师生使用的数字教材,投资建设数字教材服务平台,既是使命也是担当。

    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习型社会发展战略时,豫教音像人一直在思考,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号令发出后,豫教音像人一直在行动:如何让数字出版技术与课程教材相融合,让教材更生动,让课堂更精彩——这已成为豫教音像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017年春季,经过大量的调研、考察、论证,“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是河南省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仅有的数字教材服务平台。

    目前,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的数字教材覆盖了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际使用教材版本的95%,基本实现了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全覆盖,共有13个学科16家出版社的258种教材。由原来单一载体形式升级为“光盘+PC端+移动端”共同支撑的多种载体形式,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对数学、化学、体育、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部分版本,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进行了自主研发,自研占比达到近三分之一。投放平台后,以其操作的简便实用、功能的贴合实际,深受一线师生好评。

    创新

    “河南模式”初长成

    2018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成立了国家教材管理机构“国家教材委员会”,负责制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重点是加强教材制度和体系建设。

    传统意义上讲,教材就是学生手中的纸质课本。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和显现方式的变革,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表现为多样化和立体化的趋势。早在1999年上级主管部门就指出:电教教材和多媒体教材是文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研究、开发、建设和应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河南省的数字教材建设工作从2017年至今,已初步显现出头雁领航融合发展的新样态。目前基本实现了“五个一”,即拥有一套政策保障、开发一个数字平台、出台一项建设规范、树立一批样本学校、建立一套运行机制。

    一套政策保障:河南省教育部门明确规定电教教材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并要求专款专用,足额征订。

    一个数字平台: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作为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河南省中小学电教教材(数字教材)应用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

    一项建设规范:2017年12月,河南省教育部门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规范(试行)》,这在全国来说是首份有关数字教材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一批样本学校:2018年11月,河南省教育部门公布了300所“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样本校”名单,强化示范校的典型引领。

    一套运行机制: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发行,各级电教部门开展数字教材的在线注册、应用培训、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并加强对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的指导,形成了以“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为路由器,智连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专家、教师、学生等相关服务群体的新样态,探索出一条数字教材审查管理、征订发行、下载阅读、多终端同步等全流程运行机制。

    这“五个一”形成了数字教材规范管理的完整机制,同时加强应用指导,推动“五个用”,也就是课题引领应用、活动推动应用、示范提高应用、交流提升应用和培训促进应用的深入开展。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特殊的时期,艰巨的任务,为了保证全省1700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全体员工开始了不眠不休、争分夺秒的艰苦奋战。“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的效果得到强有力的验证。

    河南省在数字教材管理与应用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教材机构数字教材应用工作调研组先后到河南省信阳、郑州两地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随堂听课等形式全面了解两地数字教材整体建设情况,对河南省数字教材的推广工作给予肯定,并在数字教材目前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建议。

    国内同行参观完河南数字教材的“五个一”“五个用”后,称其为“河南模式”。

    海南省电化教育观摩团到河南省学习交流数字教材建设应用经验后,海口市电化教育馆领导盛赞数字教材对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及促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认为数字教材建设工作经验值得在海口市的学校借鉴推广。

    在河南省数字教材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典型。比如郑州市二七区就制定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坚持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研促思、以思促行,扎实开展数字教材教学研究和应用专题活动,结合学校特点及学科优势,找准切入点,通过教学研讨、听课评课等活动,充分激发教师广泛参与的热情。持续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大赛、信息化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的组织评审力度,突出将运用数字教材等体现数字化教学应用的方式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二七区教师运用数字教材参评的优质课荣获省级奖励6人次,市级奖励19人次。

    数字教材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刚接触时都有抵触心理。从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传道授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备课、教学,这中间总会有学习适应的“阵痛期”。但河南省伊川县的乡村教师远留汁,在还有90天即将退休告别讲坛之际,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选择逃避、没有因为即将离开而选择等待,而是迎难而上,用艰难的“一指禅功”操控电脑的所有按键,学习使用数字教材。远老师深情地说:“以前我教英语,遇到英语歌曲我都给它跳过去了,我不会唱也没啥办法,现在数字教材中像英语歌曲,我不会唱我可以放录音,数字教材可以帮我放给学生们听,这样学生们兴趣可高了。”

    而像远留汁这样的教师绝非个例,这只是河南省一线教师的一个缩影,是教育信息化使教师、教学焕发新的活力的极好证明。

    跨越

    融合发展景无限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一家专注于教育的出版单位更需如此。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秉承“为人民做出版、给时代留回声”的国企文化情怀和担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在教育信息化的主业主责上谋篇布局。

    2018年底,在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内在需求,围绕数字教材的深度应用,“数字教材应用云”应运而生。该平台以“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为核心,着力构建“中小学综合评价服务”“中小学人工智能服务”“中小学教师培训服务”“一核心三服务”体系,围绕教、学、评、创、培等教育教学环节,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全流程、体系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一体化教育信息化服务。通过与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大数据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合作,利用教育大数据赋能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是大数据赋能出版的重要转型探索。平台充分发挥融合出版的优势,为基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教育出版转型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是一项“纸数结合”的产物,即纸质试卷后期经过高速扫描仪后,出具区域、学校、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报告。在不改变学生答题习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在卷面埋设扫描点,扫描后经过数据中心处理,对学情信息实现“3D打印”立体分析。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科学分析,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精准诊断与评价。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学生推荐适宜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为教师提供准确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参考。

    河南省长葛市颍川路学校教导主任崔明立反馈:“学情分析报告能够反映学生学业质量水平及其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每次测试后,学校依据测评数据发现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学科教学改进策略。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通过手机也能查看自己孩子的成绩,给家长打开了一扇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窗。”

    目前,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已覆盖河南全省20430个班级,学生总数1114860名,为河南全省师生提供了1875005份免费的各类学情分析报告,保障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大数据采集工作的有效进行。

    随着数字教材、大数据测评等各项应用的深入推进,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逐步完善升级数字教材应用云平台的功能,2020年底又新增了人工智能教育服务。2020年11月2日,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峰论坛暨专题培训会隆重召开,标志着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开启。2020年11月14日,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承办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平台上线后,由课程、师资、资源、平台、赛事组成的闭环基本形成,在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河南省走在了前列。

    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信息能力的部分,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服务,仅2020年一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仍进行了近百场的线下培训,覆盖河南省18个地市,参训人数15万余人次;其中于当年10月依托数字教材应用云平台的统编三科教材培训,参训人数就达到了13.9万人次。

    坚守

    栽桃育李践初心

    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在秉持服务教育理念的同时,出版人的社会责任时刻担在肩上。

    2019年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玉滚说:“我们学校现在的校容校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遗憾的就是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这方面的老师还比较缺乏。”看到这里,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立即决定向张玉滚所在的河南省贫困村——南阳市镇平县黑虎庙发起一场爱心捐助活动。2019年11月11日,“入乡送教手拉手,结对帮扶促均衡”活动在黑虎庙小学举行,不仅捐赠了可永久免费使用的一至六年级全学科数字教材、数字教参等教学资源,更组织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洪雪老师以“双师课堂”的形式远程连线黑虎庙小学进行现场授课。偏远山区的学生们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改变着教学模式,也改变着很多人的人生,更激励教育出版人继续坚定前行。

    2020年1月底,河南省教育部门分别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具的通知》,号召广大师生要用好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2月10日,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免费向全省师生推出2020年春季正版数字教材、网络课程、优秀教案及数万条配套教学资源,实现了教材学科全覆盖、学段全覆盖。2020年2月12日,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和河南四大IPTV运营商,提供河南省“名校同步课堂”在线课程。截至2020年4月底,1400余名教师和摄制的创作团队上线3544节“名校同步课堂”在线课程,平台师生注册数新增128.7万人,数字教材下载量达3300万册,平台总访问量达3.29亿人次,点击次数85.44亿。为全省中小学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平台上的资源、课程等内容有很大的需求,二是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不论是在技术还是内容上,已经具备了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承载能力。

    根据河南省教育部门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的“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安排,按照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统一部署,2020年4月,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策划制作了《“与祖国共成长”爱国主题教育》主题出版物。出版物以河南教育战线抗疫为背景,以新冠抗疫期间原创抗疫歌曲《长江长江 我是黄河》为主线,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立足思政、历史、地理、音乐、生物等学科,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生动形象的讲述,凸显国家意识、国家精神、国家力量和团结互助的大爱精神,帮助学生在抗疫的严峻考验中快速成长。出版完成后,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第一时间向河南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省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了捐赠,并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教育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教育部门对口受援学校和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学校捐赠了该出版物。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务于教育,这既是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立社之本,更是新时代教育出版人的初心使命!

    三十余载栽桃育李,服务师生果满枝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新年气象新。202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实现跃升的一年。“数字教材应用云”将全面升级为“数字教育云”,以便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广的服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将围绕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整体布局,牢记河南省教育部门、河南省电化教育馆赋予的服务教育服务教学的嘱托,坚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出好书、济天下”的出版理念,为河南省智慧教育的“米字形高铁模式”筑路搭桥,推动河南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为开放的河南更出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尹振邦 李 萌)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1-31/20139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