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及反思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3-05 00:00:00  互联网

【随文练笔一】

 

师:太阳为照亮人间而满足,小草为点缀大地而欣喜……有一个人,他永远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他像太阳一样,带给许多人温暖;他像小草一样,虽平凡却默默地奉献自己。他是谁? (出示雷锋照)

 

生:雷锋!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收集关于雷锋的资料的任务,你们收集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雷锋?

 

生:雷锋,1958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7岁就成了孤儿。

 

生:我记住了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师:对,这句话是说,他出差的时候在火车上帮乘客和乘务员做了许多好事。

 

生:雷锋叔叔,每月只有6元的生活费,却把积攒的200元捐给灾区。

 

生:雷锋叔叔帮外地来的老大娘找儿子,送老大娘回家。

 

生(读打印稿):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生(读打印稿):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22年短暂的人生,为人们做了数不尽的好事,他虽然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精神永存。让我们闭上眼睛,深情地背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隧道,到祖国大地各个角落,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了?

 

生:在小路上,在小溪边。

 

生: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

 

师:是呀,雷锋叔叔到了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的感人事迹,用一两节诗行是讲述不完的。你们能靠自己的想象补写两节吗?

 

  (     )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     )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      )

  (      )

  (      )

  (      )

 

生:沿着校园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把地上的废纸弯腰捡起,

  顺手放进垃圾桶里。

  事无大小他总看在眼里,

  做好事要注意点点滴滴。

 

生:沿着崎岖的山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山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帮老大爷把水挑到家里。

  他那甜甜的笑容

  留在老人的心里。

 

生:踏着青青的草地,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草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捡到地上的钱包

  想方设法还到主人手里。

  瞧,那表扬信上感人的字字句句,

  是失主对他的无限感激。

  ……

 

【随文练笔二】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雷锋叔叔的足迹留在了小路上、小溪边、山路上、草地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

 

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呢?

 

我永远忘不了去年“5.12”大地震后,同学们把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献给汶川灾区。让灾区的人们能多几顶帐篷,多几间板房,让被悲痛包围的人们能得到更多的阳光,让心灵感受到爱的温暖。在这件事中,你们看到雷锋的影子了吗?

 

生:我们就是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师:应该说,你们就是雷锋。刚才老师来教室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同学跑得太急摔倒了,旁边的同学马上都去扶她,还问候、安慰她。在这件事中,你们找到雷锋了吗?

 

接下来请你们说说雷锋还出现在哪儿?想好之后动笔写下来,注意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主要经过交代清楚啊!

 

1:有一次美术课我忘记了带彩纸,心里非常着急,同桌发现后,把自己的彩纸推过来,我们一起用。我很感激她。

 

师:那么,你找到雷锋了吗?

 

1:找到了。我同桌就是。

 

2:今天上午,数学课的时候,我的铅笔尖断了,我拿出削笔器准备削铅笔,同桌递给我一枝他的铅笔,小声地说:“下课再削,别耽误学习。”她真会替人着想。我觉得同桌就是雷锋。

 

(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是送给发言者的,还是送给这位“雷锋”的?)

 

3:今天刚进校门时,我看到咱班的马小兵和雪莲扶起冬青丛边倒下的篱笆,还用砖块一下一下地捶呀敲呀,把篱笆重新插进土里。他们是不是雷锋呢?

 

师:他们像雷锋叔叔一样热爱集体,大家的事抢着干,当然是“活雷锋”了。

 

……

 

师:你们看,哪里有人遇到了困难,哪里就有热心人伸出援助的手;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就会出现在哪里。没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春风吹不到的角落,爱充满天地间!

 

【反思】本课时安排了两个随文练笔,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实现以写助读。因为语文教育家潘新和说过:“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胡适先生也说过:“手到才有所得。”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确实能使读写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教学片断来自于第二课时。以联想背诵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之后,安排一次仿写,根据对雷锋事迹的了解,以填空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完成深情的诗意表达。此时的写,是在内心与雷锋进行对话,是对雷锋的精神境界的独立探索。孩子们写下的诗句,虽然语言稚拙,但看得出,在他们的心田里,一颗叫做“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这首诗最难理解的是最后两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里,我摒弃枯燥抽象的讲解,以一些身边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迁移到现实生活,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雷锋叔叔牺牲了,雷锋精神却一直在传递。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在此安排了本课时的第二个练笔──片断式练笔,平时总是提醒学生要把自己当成一台“摄像机”,留意并记录有声有色的生活,同学们对片断练习是不犯怵的。此时的写,既是对以往信息的检索整理,又建立了课堂和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被崇高的雷锋精神所召唤,追随雷锋脚步,发扬雷锋精神,向社会播撒爱心的种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灵活地创造随文练笔的时机,以写促读,读写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2/2020-03-06/2215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