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体验情感 渗透主题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3-05 00:00:00  互联网

  《玲玲的画》内容浅显语言朴实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文中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语是学习重点要使学生懂得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换个角度看问题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玲玲的情感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玲玲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换个角度想问题的思想方法把主题教育渗透其中明暗交替做到润物无声。

 

  一、话题导入激发探求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玲玲的画像“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向上、乐于助人的特点调动他们探求的积极性寻求新知唤起学生潜在的美好情感让孩子一开始就把课文学习与个人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二、体会情感感悟主题

 

  初次完成的画玲玲是满意的面对弄脏的画玲玲着急、焦虑看到修改后的画她又一次满意地笑了。对于这种情感的前后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先展示玲玲修改前的画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作品是比较完美的抓住“满意地端详”一词指导读书体会此时玲玲内心的喜悦、兴奋再通过生生合作读、教师引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玲玲在“另画一张已经来不及了”的情形下内心的紧张、失望最后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想了想”添画了一只小花狗教师可出示修改后的画引导学生体会此时玲玲内心的喜悦与成功感。通过充分的读书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真切感悟到只有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坏事情转化成好事情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聚焦重点深化主题

 

  玲玲的变化爸爸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先体会着爸爸的“高兴”读一读再组织交流“从爸爸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事件出发谈自己的感受。爸爸的一段话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故事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他告诉我们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作坏事情因为好坏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再次遇到事情没有办好时不能惊慌失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的实际经历并不多认识问题有局限性不一定非要理解到坏事变成好事才行。学生只要领会到遇事多动脑筋就可以了。

 

  四、联系实际拓展认识

 

  为了强化主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拓展交流。交流时可以谈以前遇到的一些糟糕的事情是怎样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也可以谈曾经经历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当时不知如何处理读了本文受到的启发。从多个层面、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最后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和启迪思想的故事供学生课外阅读。

 

  总之文章不是无情物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去领悟一种思想方法感受一种生活态度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摒弃传统的说教这正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2/2020-03-06/221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