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笛声》一课主旨的商榷

[db:作者]  2022-02-16 00:00:00  零零社区


  听过不同的老师上《笛声》,不同的教法诠释着同一篇课文,各有特点。执教老师或在课中,或在课尾最终都会揭示课文的主题。有老师重点落在聂守信(即聂耳)对音乐执着的爱上;有老师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聂守信和老木匠之间的莫逆之交作为重点;还有老师将课文中描写笛声的句子作为重点,感受笛声之美,音乐之动人。
  本课的价值取向果真是如此多元吗?为什么不同的老师在执教时会产生不同的主题思想,是否真的是对文本的的多元解读,还是误读文本?
  让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手头的《教参》等材料的说明——《教学参考资料》这样定位教学目标:“感受聂守信对音乐执着的爱。”;《课堂教学设计》写道:“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向往,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在老木匠神奇、美妙、变化多端的笛声中领会聂守信的心声;体会聂守信和老木匠的对话,想象当时的情景,进一步感受聂耳对音乐的酷爱。”
  我无意否定《教参》、《教学设计》的编写,但从解读教材的角度看,该文除了写聂守信对音乐执着的爱,写师徒两人为音乐成忘年而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民族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下,聂守信从“爱听”到“爱学”,最终成为人民的音乐家。民族音乐是他走上音乐之路的养料,而最终聂耳以此反哺人民,为人民大众创作,不愧为“人民音乐家”之称号。
  教学中也许讲不到那样的深度,但仅仅是“对音乐执着的爱”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仅仅感受师徒之“莫逆之交”也是有所偏离的。也许是受“教学参考书”的影响,抑或是其他的原因,老师们这样读着,也这样教着。
  细读文本,寻找到这样两个理由:
  1、笛声使聂守信为之入迷。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这是课文一开始的三个自然段,无限美好的太阳落山之景,无比优美的笛子之声,让聂耳沉浸其中,一个“出神”写出了他对这天籁般的声音的痴迷、向往。这样的描写还有多出,又如: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的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
  一只“大手”,一支“魔笛”,紧紧地揪住了聂守信的心,让他欢喜不已,倾慕而学。课文中多处描写到类似的句子,正是民族音乐这丰富多彩的滋养,使聂守信爱上了音乐,这份爱不是无理头的,这是课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旨意。
  2、学吹笛子更见痴迷。
  老木匠那支“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依然悠悠吹起,如鸟儿般歌唱,小小的聂守信充满“渴慕”,“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带着这样的神情,带着这般美好的想法,聂守信开始跟随老木匠学吹笛子。
  日复一日,那笛声由生涩到流畅,从不会到“学会了吹笛子”,聂守信就是在这样的笛声中追寻着音乐的理想,这是艺术的熏陶,是音乐的力量,尽管“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爱乐之情阻隔不了这一切,师徒二人的“莫逆之交”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在如此的氛围中,聂守信对音乐越发痴迷,“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比美”,“人民音乐家”就是这样历练而成的,课文的主旨显而易见。
  有这样一段故事:聂耳出生在云南昆明,母亲是个傣族妇女,她能唱各种民歌,包括在昆明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洞经调、花灯调、洋琴调等等。动听的歌曲与歌曲里的故事让聂耳从小着迷,一支简陋的竹笛就能吹得五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
  民间音乐的熏陶,民族音乐的感染,帮助聂耳实现了个人的音乐之梦,走上了“人民音乐家”之路,《笛声》一课的主旨盖于此。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16/7431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