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b:作者]  2022-02-27 00:00:00  互联网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琥珀》中有这样一句:“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对于这一句的修辞手法,有的教师认为是拟人,理由是把老松树(当作)人来写;有的教师认为是比喻,理由是把老松树流下来的松脂比作人的眼泪。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类似的句子如:“爸爸正望着窗外的(卫士)出神。”又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安徽省灵壁县下楼镇谢楼小学 刘培艳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这句中把老松树流下来的松脂比作人的泪珠,本体(松脂)没有出现,属比喻中的借喻。老松树是没有眼泪的,说成“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就把老松树当作人来写了,这又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可见,这句中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是比喻与拟人的兼用。

  “爸爸正望着窗外的(卫士)出神。”这一句中的“卫士”如果指人,则不存在什么修辞手法;如果指物(比如是一棵树或一条看家狗),则把它比作“卫士”,属借喻。这一句不能说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所谓把物当作人来写,一定要赋予人的行为或思想感情。如说松树“坚强”“不软弱”“不动摇”,就赋予它人的禀性了;说成“老松树……的泪珠”,就赋予它人的情感了。而“卫士”一词只是作为喻体出现的,并没有赋予它人的行为或思想感情,即没有达到人格化的程度,因此没有构成拟人手法。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2-02-28/11498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