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爱感动,为情落泪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4-01 00:00:00  互联网

一、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母子情深的图片,配乐:《我的父亲母亲》)

 

师:这么一组图片,勾起了我们对母亲的一段段深情回忆。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是母亲,哺育我们成长;是母亲,赋予我们荣光!今天,我们也随着作者梁晓声一起去感受母亲的浓浓情意。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我非常想要买一本书,母亲给了我钱,我却将钱为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之后,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师: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作者将慈母对儿子的深深情意揉进了细腻的语言文字之中。作者梁晓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假如我们将这部作品拍成电影,假如你就是一位摄像师,你最想抓住作品中的哪一个感人的细节来拍摄呢?轻声读读文章,划出最令你感动的文字。

 

(学生在课文中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师:谁先来说说?

 

生1:最令我感动的是第29小节:“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我觉得母亲为了工作,不能和我说过多的话。她很忙碌。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母亲的忙碌?

 

生1:我从“立刻”“立刻”“立刻”“立刻”四个“立刻”中看出母亲工作非常忙。

 

师:请你读好这段话。

 

(生1感情朗读)

 

师:怎么读好这四个“立刻”呢?自己先练练看。

 

(指一生朗读)

 

师:是啊!母亲工作必须争分夺秒。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又指一生朗读,语速稍快一些)

 

师:咱们一块儿抓紧时间地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细节也值得拍摄?

 

生2:我划到“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觉得母亲非常的辛苦。

 

师:这段文字中最打动你的是──

 

生2:“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抓住了最传神的眼睛,真是“独具慧眼”!通过母亲的这双眼睛你读懂了什么?

 

生2:我读懂母亲非常疲惫,腰酸背疼,却时时刻刻为我们这些孩子着想。

 

师:是啊,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板书:辛劳)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生感情朗读)

 

师:你饱满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我们。母亲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我们该怎么读好这段文字呢?

 

(指一生)

 

师:你先给大家说说,你打算怎么读?

 

生:母亲工作很长时间,站起来腰很酸疼,很艰难,可以艰难地读。速度也应该慢一些。

 

师:请你读出这份艰难!

 

(该生深情朗读)

 

师:咱们学着她的样儿一块儿来读读。

 

(齐读)

 

师:作者的这段文字非常有特色,你留意了吗?

 

生:我发现每句话的结尾都有“我的母亲”,一共有三个“我的母亲”。

 

师:如果将“我的母亲”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

 

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屏显两段文字)

 

师:自由读读这两段话,体会体会作者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生:我觉得第一段文字强调:“这就是我的母亲。”

 

师:对呀,这是我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呀!

 

师:(引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你还抓住哪些感人的细节?

 

生3:我觉得第33小节的内容挺感人的:“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

 

师:这是母亲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令你感动?

 

生3:母亲又给我凑足了钱买书,这钱来之不易,我感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意。

 

师:是啊,我们别忘了母亲的语言。还有哪些?

 

生4:我感动的是:“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这段文字中“周围的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当然也烤着母亲的脸,母亲要这样工作一整天呀!

 

师:你关注了母亲的工作环境。对于这段文字还有谁比较感兴趣的?

 

(指生5)

 

师:如果请你来拍这段场景,你打算怎么拍?

 

生5:我打算重点拍母亲的背影,这是极其瘦弱的背影,说明母亲很劳累。

 

师: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板书:瘦弱)带着一份心疼,请你读读这段话。

 

(生5读)

 

师:作者在原文中还有一段这样的环境描写(屏显),自由地读读这段文字。

 

(生读)

 

师: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的?

 

生:我觉得母亲非常伟大,我在那儿呆一会儿就受不了,而她却要工作一整天。

 

师:用一个词来说说母亲的工作环境──

 

生:环境恶劣!

 

师:是啊,母亲就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艰难地工作的,现在我们来读这段话,你的感受肯定会更真切。

 

(生感情朗读)

 

师:你还划到哪些文字?

 

生6:我划到的是:“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i)裂的手指数着。”只有那些干粗活的人才会手指龟(gui)裂,而母亲还很年轻,母亲真是太辛苦了!

 

师:手指粗糙、开裂那叫龟(jun)裂。假如请你拍这组镜头,你打算怎么拍?

 

生6:我把镜头对准这只手,对准“皱皱的毛票”。可以看出母亲平时不舍得花钱,哪怕是小小的毛票。

 

师: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你的体会真深刻!

 

 

 

师:你还打算拍什么?

 

生7:第34小节,“母亲数落了我……”我从“凑足”一词中看出,母亲钱真的不多,买书的钱来之不易,但母亲还是给了我。

 

师:聪明的你肯定看出了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生7:家境贫寒。

 

师:这是一个贫困家庭、这是一位贫困母亲。(板书:贫困)

 

师:还有许多细节也值得拍摄!

 

生8:我划到的是:“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这段好像是从侧面描写母亲十分辛苦。

 

师:就是侧面描写。在这部电影中这位阿姨是一个­──配角,你为什么要拍摄一个配角的语言。

 

生8:因为这段话中更能看出,母亲工作不容易,挣钱不容易,养活我们也不容易。

 

师:从这四个“供”字上我们又想起平时母亲关爱我们的许多感人情景。

 

生:我想到我小时候母亲一个人带我长大的含辛茹苦的情景。

 

生:我想到了我生病时母亲坐在床边,两鬓增加了几丝白发。

 

……

 

师:是啊,母亲肩上的担子可重了,孩子们的温饱冷暖、喜怒哀乐、读书学习都是她割舍不掉的牵挂。咱们一起读好这段文字。

 

(引读)

 

师:还有谁说说看?

 

生9:我划到的是第17-21小节的对话。“母亲大声问……”母亲没有责怪我,还是没有更多犹豫地将钱给了我。

 

(展:“母亲却已将钱……”引读母亲的话)

 

师:假如你是母亲,你会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句话?

 

生:欣慰的心情对旁边的女人说。

 

师:请你欣慰地说说看。

 

(生用欣慰的语气读)

 

生:我觉得可以用自豪的语气说。

 

师:你自豪地说说。

 

(生自豪地读)

 

师:这话是母亲说给那位阿姨听的,还可能说给谁听的?

 

生:我觉得她还可能说给我听的。

 

师:你听懂了母亲的话外之音吗?

 

生:我听到了,母亲说你不要伤心,我挺高兴的,只要你想要读书,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师:这话还可能讲给谁听的?

 

生:还可能讲给母亲旁边的其他女人听的。

 

生:也许是讲给当场所有的人听的。

 

生:我觉得也可能是讲给自己听的,她在宽慰自己。

 

师:真是懂事的孩子!你读懂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咱们满怀深情地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

 

师:大家拍摄的这些细节,都非常令人感动。作者通过对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情、外貌和母亲工作环境以及一些侧面描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浓浓情意。

 

(屏显: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师:这个问题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指板书)这是一位(贫困的母亲)(瘦弱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还应该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指黑板)这些横线上还可以填哪些词语呢?同座的同学相互讨论一下,说说各自的理由。

 

(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她很讲道理,我要钱买书,她不顾一切,就给了我钱。

 

师:老师送给你一个词──开明。(板书:开明)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每天供我们上学,供我们吃住等等。(板书:无私)

 

师:说起母亲的无私,你肯定会想起书上的一个细节。

 

生:母亲不舍得为自己买一瓶水果罐头,却高兴给钱让我买书看。

 

生:这还是一位呕心沥血的母亲。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她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她从无怨言,挺了下来,为了照顾我们坚强地忍受着一切。

 

师: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却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板书:坚强)

 

师:这位贫困、瘦弱的母亲,无论在任何境遇,都百倍地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我们充满期待,用瘦小的身躯为子女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师:理解了人物,是演好人物的关键。在这部电影中一共有几个人物?

 

生:一共有四个:“我”、母亲、阿姨、老大爷。

 

师:请同学们扮演这四个角色,读好这四个人物的语言,老师读其他的文字。

 

(《我的父亲母亲》音乐起,师生合作读好文章的第5-29自然段。)

 

(音乐听,屏显填空: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       !)

 

生: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是这样的辛苦!

 

生: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赚钱是这么的不容易!

 

生: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

 

……

 

(屏显填空: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应该       ,应该       。)

 

生:应该懂事了。

 

生:应该要回报母亲了。

 

生:应该要学会体谅母亲了。

 

生:应该帮母亲分担一些什么了。

 

……

 

(屏显两句话)

 

师:(引说)哲学家米尔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罗曼罗兰说──“母爱是融化一切的巨大火焰”。学了课文之后,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理解,把它写下来。

 

(《我的父亲母亲》音乐又起)

 

生:母爱是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母爱是母亲疲惫的身影。

 

生:母爱是为我们遮雨的伞,母爱是滋润幼苗的春雨。

 

生:母爱是母亲劳作的身影,母爱是和煦的春风。

 

生:母爱是一元五角钱的珍贵,母爱是下雨天母亲送来的伞。

 

……

 

师:同学们,母亲是最可亲可敬的,母爱是最无私无畏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实际的行动报答母爱,回报母亲。最后我想把一首歌曲送给在座的和世界上的每一位母亲。

 

(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起,师生跟唱)

 

二、教学理念

 

(一)感动是前提

 

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更多的是感动,因为感动而落泪。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我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这精选的十二个场景反映了母亲关爱子女、教育子女成长的艰辛历程,张张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再加上三宝的《我的父亲母亲》主题音乐,一下子将学生怔住了,感动了,也勾起了学生对母亲的一段段深情回忆。

 

教学中,我始终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线索展开学习,以“假如你就是一位摄像师,你最想抓住课文中哪一个最感人的细节进行拍摄?”来统领教学。让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浓浓情意,从而感动自己。

 

(二)品味是关键

 

一是品味语言文字。作者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反复手法的多次运用,也将人的情感一层一层推向高潮。我让学生关注:三个“我的母亲”、四个“供”、四个“立刻”;在说话训练中也融入反复元素:“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   ,第一次发现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  ,应该  ……”;到最后写出对母爱的认识:“母爱是  ,母爱是  ……”这些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是品味感人的细节。母亲的贫困、瘦弱、辛劳、开明、无私、坚强,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情意都是通过母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情描写以及环境、侧面描写体现出来的。对于这些,我在教学时有意地请学生予以关注和重视。

 

(三)电影是手段

 

  我将整课的教学线索定位为拍一部电影,这是一次良好的尝试,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又符合文本的特点。课堂中变换了三次角色,先当摄像师去捕捉文章中感人的细节,再当导演去解剖人物的品质特点,最后当演员去朗读好人物的语言。多角色的变换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多角度地品味语言、感悟人物。

 

(四)训练是主旨

 

整课的教学,我有机地融入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

 

听,让学生听音乐,“音乐具有神奇的魔力”,是优化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本课教学的主题音乐是《我的父亲母亲》,一次在课前配合感人图片,一次在感情朗读时配乐,一次在学生写体会时作为背景音乐,深情厚重、伤感缠绵的乐曲与课文的内容、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形成了极强的课堂氛围和美学效果。当然,学生的听还包括听他人(同学和老师)极具感染力的朗读。

 

说,课堂中说的环节主要有(1)你拍摄了哪个细节,说说你打算怎么拍摄?(2)自己读读这段环境描写,你有什么想说的?(3)同座讨论: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有机抓住了有代表性的几段文字加强了朗读训练:“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和课文的第自然段。根据本人特长,还有意融进了感情范读,扎实的朗读指导在升华人物情感地同时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意。

 

写,教学时我让学生两次动笔:一是划出课文中最令你感动文字,二是写下对母爱的深切感悟。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0-04-05/2313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