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梅花魂》教学设计两例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4-01 00:00:00  互联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爱国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就笑一笑,乐一乐,表示赞成;认为我说的是错的,就拉下脸,一脸的不高兴,表示反对。

 

1我姓谭,从沙河小学来。

 

2我是个男人。

 

3我很喜欢语文,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梅花魂》。(署名权应该是陈慧瑛)

 

4我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梅花魂》这一课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这一课,跟我写“魂”。(导写“魂”字,区别:魄、愧、槐。注意:不要读作梅花鬼,不要把“魂”写作其它字。)你知道魂的意思吗?(精神)

 

一、听读知大意。

 

打开书,听我读课文,边听边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情景,想想写了关于外祖父(洪镜湖)的哪几件事?

 

(第13段不读)

 

汇报:(略)

 

从这五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人)

 

我认为,这五件事都在写外祖父思念祖国,作者写的时候很随便,没有什么顺序。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二、研读悟精神。

刚才大家听了我的朗读,再仔细和课文对照看看,你发现我的朗读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从文章所写的五件事,已能充分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了,为什么还要这一段呢?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离别前一天早上,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时说的)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认为外祖父主要说了什么?

 

3数一数,外祖父一共说了几句话。(7句)

 

哪几句重在写梅花?哪几句重在写人?

 

写梅花: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因此你要好好保存。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把这两句连起来吗?

 

梅花的有名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用“”画出来。(抽读,汇报)这让我想到了王安石的诗《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梅花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板:坚贞不屈)还可怎么说?(坚强不屈、临危不惧)

 

这一句写出了梅花的精神品格,我觉得前半句多余了。(通过对比突出梅花的品格)

 

老师读前一句,(抽生读后一句,指导朗读)再请大家齐读后一句。梅花是最有……(生读)最有……最有……所以外祖父告诉莺儿:这墨梅有高贵的品格,有坚贞不屈的精神,你要好好保存。

 

写民族:

 

请看第五句,中华民族是个怎样的民族?(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有许我有气节的人物,“气节”什么意思?你能说几个有气节的人吗?(文天祥、岳飞等)

 

中华民族有梅花一样的精神,梅花精神也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外祖父的心里,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板:代表)。他爱梅花,实质上就是──深沉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把爱祖国的的情怀全寄托在梅花的身上。你看: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骂:“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导读)

 

他把爱祖国的的情怀全寄托在梅花的身上。你看: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当时,我幼小的心灵是不知道父亲的这拳拳爱国之心的。我只看到他的行行热泪: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我知道当我高高兴兴要求外祖父一起回国时: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外祖父将浓浓的寄思乡情、爱国心于梅花之中,我幼小的心灵哪能读懂呢?所以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时满含深情地教育我。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的爱花之心,思乡之情,我多年后才明白。但外祖父当年的表白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希望: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像烙印一样隽刻在我的心里。

 

文中的“我”1959年回到了祖国。这一别,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文革那个错乱的年代,身带许多海外关系的我,自然安稳不了。我20岁被发配到了山西的太行山地区的平顺农村,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农民。

 

6年的农民生涯,我住的是窑洞,严冬风雪侵袭,狼群野兽时常来拱门。吃的是糠窝窝榆皮面野山姜。喝的是长满了虫子的旱井水。胃溃疡、关节炎……许多病症都有了,这哪里是一个出身富裕华侨人家的小姑娘可以忍受的?我前途茫茫,海外的亲人都劝我出国。可我咬咬牙,忍受下来了,我不能放弃与背叛当初归回的祖国。我把青春中最美好的6年岁月留给了太行深山。

 

我记住了外祖父的希望。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我可以骄傲地对九泉之下的外祖父说,我已具有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有了这些经历,我也对外祖父的梅花之恋,有了更深的认识,读: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总结板书:

 

课文围绕我的外祖父,写了五件事,在他读古诗落泪和不能回国恸哭两件事中,他的爱国心,思乡情得到了直接展现。在海外,他把梅花作为祖国代表,于是我弄脏他的墨梅,他便大发脾气;我离开他回国,他却把心爱的墨梅画送给了我;上船时,还赠我一块绣血色梅花的心绢。他把深深的爱国情怀全寄托在了梅花身上。梅花魂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板书:

 

 坚贞不屈(代表)

 

 梅花魂 中国心

 

 痴心不移(眷恋)

 

6.梅花魂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法点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初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梅花图送梅花巾)──爱梅”→“品梅,学习第二、四件事,体现学,体会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感情──放手自学一、三、五件事(读唐诗宋词、不能回国、送梅花手绢),体现学,发展能力。──转换迁移,写读后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写、积累新词。

 

2.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五个事例,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抓住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学 案

教案

初学提纲

 

1.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颇负盛名、漂泊、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玷污、秉性、眷恋。

 

2.读通读顺课文。根据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3.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三、默读课文,指导学生按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四、默读课文,归纳五个事例,归纳主要内容(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梅花图送梅花巾)

第二课时

学 案

教案

深学提纲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作者用了( )的写法表现华侨老人对梅花的珍爱。

 

2.华侨老人为什么爱梅花?请勾画赠送梅花图中作者爱梅花原因的句子,批注思考:

 

(1)梅花有什么品格?

 

(2)中国人有什么品格?

 

(3)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似之处?华侨老人赞梅花就是赞美中国人()的精神,借以表白自己()的中国心。也希望外孙女像她一样有一颗()的心。

 

3.外公教读了哪些唐诗宋词?为什么?

 

4和妈妈回国前,外公为什么哭?

 

5.船快开时,外公为什么送我梅花手绢?

 

6.课文开头、结尾有什么关系?

 

7.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

一、复习回顾,揭示学习任务:

 

(1)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感情

 

二、从爱梅”→“品梅,学习第二、四件事,体现学。

 

珍爱梅花(因为)梅花不畏风霜雨雪,坚强不屈,象征中国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华侨老人借梅花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中国心。

 

三、放手自学一、三、五件事(读唐诗宋词、不能回国、送梅花手绢),体现学,发展能力。

 

1.勾画重点语句,批注体会。

 

2.精讲关键词句,体会华侨老人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开头、结尾写法特点

 

1.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2.突出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抄令人感动的语句。

 

3.读后感:读《梅花魂》后。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附: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0-04-05/2318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