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第2课时)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4-07 00:00:00  互联网

一、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与很多同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这篇文章抓住“美丽”,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简单的一点就是能超越天生美丽的容貌,而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跨度大,内容多,篇幅长,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启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这当然应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在材料运用上与其他同类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丰富的联想,大量的引用,多处的类比和对比。既扩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围,也使居里夫人在各种比较中更为丰满,更为美丽。但学生对这一点,不容易掌握,因此将此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教学本文以文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为基础,小组合作交流为窗口,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感悟居里夫人多维美丽,同享对话情趣和阅读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2.运用感悟、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五、教学策略

教学本文,通过读“题”悟“情”,读“题”明“法”,从而整体把握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从文题“美丽”一词切入,抓住两个问题就可以串起整个教学流程。问题一:谁具有百年之美?从而了解居里夫人,切入文本的教学;问题二:百年之美美在何处?文本依次写了居里夫人身上具有形象之美,执着之美,献身之美及淡泊名利之美。教学时抓住四个方面的“美”的感受,品味文本语言,展开教学流程,充分体味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课回顾

1.教师板书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2.上节课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五处美丽,还记得吗?生交流,师板书:美丽的形象、颜色、生命、容貌、美名。

3.上节课我们目睹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讲台上做报告时美丽、端庄的形象,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她美丽的内涵。

(二)品读批注,再探美丽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

这段介绍了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课文先讲(  ),再讲(  ),最后讲(  )。

2.交流,明确:提出思考──进行试验──发现镭。

3.朗读“提出思考”的过程,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1)学生自读思考。

2)交流,预设:刨根问底、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不断追问、追根求源……板书:善于思考。

4.朗读“进行试验”的过程,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体会。

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

2)交流。

预设:“可能”,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居里夫人不惧失败的气概。

“一锅一锅”体会居里夫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

引读:一锅一锅地──冶炼,一次一次地──溶解,一次一次地──沉淀,一次一次地──分析。

与“一锅锅”比较,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

“废弃”“破”感受居里夫妇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体会居里夫人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终日”“烟熏火燎”“点点烧痕”体会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

引读:第一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第二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第十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三百六十五天,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一直坚持了三年又九个月!从中体会到什么精神?──坚定执着、

“疲劳之极”“酸痛”体会居里夫人不辞辛苦、为科学献身的决心。

5.齐读下面一段话,体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过渡:居里夫人坚定执着地走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6.出示句子。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1)自己品读句子,想想这句该怎样读,为什么?

2)交流,预设。

重读“三年又九个月”“终于”,体会研究工作的艰辛、漫长。

重读“成吨”“0.1克”,体会对比写法,感受研究工作的艰辛、不易,感受对研究成果的珍惜,感受“0.1克”中凝聚着的居里夫人心血、汗水和辛劳。

3)齐读句子。

过渡:这0.1克镭发出了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这点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居里夫人的生命因何而美丽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创设情境,读中理解

1.出示。

当镭射线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时,她(  );当美丽的容貌悄悄隐退时,她(  );当丈夫皮埃尔去世,社会对她倍加歧视时,她(  );当她获得许多殊荣时,她仍(  )。居里夫人的生命,因为(  )而美丽;居里夫人的人生,也因为(  )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1)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独自填空。

2)交流:14空:默默工作,第5空:埋头工作;第6空:工作;最后一空:为科学工作(献身),为人类工作(献身)。

3)师生对读,体会居里夫人生命的美丽,人生的意义!

居里夫人说,出示: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过渡:居里夫人追寻着自己的梦──

2.出示情境填空,师生对读,体会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居里夫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不断地思考着,研究着,实践着。她从一个(  ),一个(  ),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即便殊荣种种,她始终(  ),一如既往地专心工作。难怪爱因斯坦说:“(  )。”

3.过渡:难怪文章作者在原文中写下了这样的话──

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梁衡

4.这千古绝唱正好对应课题中的──引读:百年美丽!

5.怎样理解“百年”?怎样理解“美丽”?

1)理解“百年”。预设:永远、永恒、永久……

2)怎样的美丽能永久存在呢?利用板书,进行变换:美丽的形象不在,但是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永远存在;镭美丽的颜色总有消失的时候,但是,居里夫人的这项发现却永远不会消失;居里夫人美丽的因为镭射线的侵害,在1934年陨落了,但是她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的无限的价值却永存;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被镭射线侵蚀了,可是,她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却永垂不朽!还有她身上──善于思考、坚定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是永恒的美丽!

6.本文作者梁衡先生说──

一个人的伟大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二是他的人格,他的精神。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让我们把这永远的怀念融入课题,深情朗读──跨越百年的美丽。

(四)整体回归,总结写法

《跨越百年的美丽》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全文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达到一种综合之美。

(五)作业(任选一题)

1.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你认为呢?请以《居里夫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不少于三百字的短文发表你的观点。

2.阅读课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片段,写出自己的感受。

附:教学过程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

 

注:

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做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做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八、帮助和总结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如在小组合作方面,如在课堂参与方面,如在练习方面……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6/2020-04-07/2376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