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再忆小李庄

[db:作者]  2019-01-27 00:00:00  互联网

在豫中平原从漯河市向南沿107国道走20多里过宋集的地方向西一拐,走乡间公路2-3里路就有一个小村庄。这村庄极其地小,总共不过四十多户人家,人口不过150多口,村庄占地方圆不过3-4百亩地,这在农村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村落了。
村外围是一圈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村中多柳树、梧桐、榆树、桑树等,其间也夹杂着梨树、枣树、核桃树等几种常见的果树。村子四周有道路相通,村中有“过道”相连,还有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俗称为“当街”。村中有一个已经干涸多年东西向的池塘,在村南边还有一个名为“南坑”的季节性池塘。由于村子太小,有人在村北大声咳嗽一声,村南的人都能听到。谁家要是吵个架,拌个嘴,全村人都能知晓。村里有一个比较精明的人开了一个代销店,卖些烟酒日常百货。至于瓜果梨桃,只能等树上的果实成熟或地里的西瓜甜瓜成熟了,孩子们才有机会吃上一个。农村的孩子,原则上是没有机会买水果吃的。村子虽小,但姓氏却是出奇地整齐,都姓李,没有一个外姓,全是汉族,因而就被人称之为“小李庄”。
这村子距离县城远,村里人做生意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家家户户的经济状况也差不多少。房子以瓦房最多,其间也有几家是平房,比较牛气的是两家楼房。盖楼房者,显然属于那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房子不管是什么样的,屋内的陈设都是差不多的,屋内的亲情都是一样的。夜色降临,窗户上都会映射出温馨的灯光,一家几口,围着一个木桌,咬口自己蒸的馒头,喝口熬得极面的红薯稀饭,吃口清脆爽口的凉拌罗卜丝加香菜,感觉都是幸福惬意的。吃完饭,洗刷过后,看会电视,灯熄了,人也睡了。屋外即使是狂风暴雨,屋里也是香甜美梦。
村内的柳树很多,其中以村中池塘的四周种植最为茂盛。冬天一过,春风悄无声息地来到这里,忽得一天早上起来,看到池塘边上已经是浅浅地一层鹅黄色,便忍不住地说:“嘿,这柳条儿绿了啊。”于是有人便去近前细看,甚至折下一枝,在手里端详,却不见一丝绿叶。但是抬头去望,那柳条深处,依旧是一团迷迷的黄绿。再望远处看,那浅浅的黄绿色弥漫在整个池塘的周围。过不了几天,嫩如处子的柳芽就出来了,细嫩的柳芽会把孩子们勾来。有人折一个新发的“明条”去做柳哨,有人掳下柳芽去晒柳芽茶,也有人把柳芽用开水烫了,做菜吃,据说很能清热去火。在春风儿抚摩下,柳芽很快就变成了翠嫩的叶子,细细的,青青的,如古代侍女的眉黛之秀。此时村外的杨树也不甘寂寞,先吐毛毛虫一样的杨絮,然后就绽放了黄嫩浅绿的叶子,风儿一吹,扑扑棱棱地几天过去,杨树已经遮住了太阳,营造了一片绿荫。此时村里那为数不多的几棵果树也开了花,梨花如雪般在风中飘零。有顽皮的孩子便想折上一枝放在玻璃瓶里,用清水养着,想让它慢慢地多开几天。其实第二天花就嫣了,只剩下无尽的惋惜。榆钱,是绝对逃脱不了孩子们的手的,那棵树上榆钱最多,立即就有男孩子爬上去,拣最多的枝条折下来。有的直接就吃了,有的则捋到篮子里,带回去让大人蒸蒸吃。至于桑葚,也是孩子们的美味。村里大多的桑树结的桑果是红的,不能多吃,吃过了容易上火,流鼻血的。就有一棵是白桑葚树,所以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到了夏天,杨树宽厚的叶子开始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在村子周围撒下了一片片的绿荫。天也越来越热,家家户户开着门,敞着窗,希望多点清凉之意。此时村东那块闲置的场面便开始显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来。四五棵相近的大杨树下,就是一块浓得化不开的绿荫,微风吹过,杨树叶子哗哗作响。中午时分,便有人开始往这里聚集。通常是男人端着一个中型的搪瓷盆,里面盛的是已经做好的汤面条,盆中用高粱杆锅盖盖着,锅盖上压着一把勺子。女人照例是端着几个已经洗干净的大碗,拿几双筷子。小孩也不能闲着,手里拿几朵大蒜头。一家三口来到树下,找个干净地方将盆一放,就开始吃饭了。来这里吃饭的可不是一家两家,多的时候能有十几家。这家做的是西红柿炒鸡蛋汤面条,那家做的是韭菜配辣椒汤面条,也有做的是炒南瓜丝汤面条,反正就那几个品种。大人们端着碗,吃口面条,坷一口大蒜。小孩,显然没有人人豪气,剥几个干净的蒜瓣丢进碗里,吃一小口蒜瓣,赶紧吃口面条。在这里不光是吃饭,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地方。
“强他娘,你家大学生最近学习怎么样啊?”
“小孩还算争气!连续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前几天我还去宋集给他送了一袋麦,刚换了饭票。”
“诶,前胡庄**家的闹离婚啦!听说已经闹好几天了,你知道不?”
“唉,那女的怪可怜的,男人一喝醉就打她,小孩都那么大了,还闹啥啊?”
、、、、、、、、
有时候吃着吃着,家里就有人开始闹矛盾了。
“去,给我盛一碗去!”男的说。
“你自己没手啊?自己盛去!没看我正吃着吗?”女的说。
“你不是离的近吗?给我盛一碗。快点!”男人坚持着。
“自己盛去!”女人开始没好气了。
“你盛不盛?”男人的口气开始变硬。
“不去,自己去盛。”女人也不示弱。
、、、、、、、、、很快就演变为一场家庭内部矛盾,不过结果很平常,邻居在旁边一劝,夫妻也就不说了,本来不是多大的事。
饭也吃完了,男人们开始天南地北里聊天,女人们开始家长里短地唠呵,孩子们开始在树阴里玩耍。有人抱来一个西瓜,你一块,我一块,一会就没有了。一顿饭能吃两个小时也未必尽兴!天本来就热,下午反正也不做什么活,收拾一下就回家睡午觉了。有时候来个换西红柿的或换西瓜的三轮车。男女老少都会围上去,推选出一个村里能言善辩的人与生意人搞价钱。
一般都是生意人先切开一个瓜,让大伙尝尝,然后才说:“咋样?这西瓜不赖吧?老王坡农场里种的,头茬瓜,甜的很,包许是沙瓤的。一斤麦换一斤半西瓜。看着中了成换来!拉的也不多。”
“啊,一斤换一斤半啊?太贵了,不换了。”嘴里虽然说着,但是人却没有散去。于是就有人开始侃价。最后一斤麦换一斤八两瓜成交。于是男人们都装模做样似乎很内行地挑起瓜来,在手里拍拍,用手指头绷绷,听听声音。很快每个人都挑了一鱼鳞袋子瓜。过好称直接由高兴的孩子背回家去,然后再很自觉地把麦子背来。没有见过谁家把西瓜背走不认帐的。
太阳一下山,人们便又开始向这里聚集。男人们一般都是穿大裤衩,女人都穿裙子,小孩干脆有光身子的,大一点穿个小裤衩,拉着一个凉席,拿着几个扑扇。月色如水,群星闪烁,夜风送爽,大人们聊天,小孩们玩耍。笑声、叫声、欢呼声,能在夜空里传得很远。几场大雨一下,“麻知牛”也从地面里钻出来了。孩子们便拿着手电,在夜色去捉“麻知牛”。待第二天早上让妈妈用火烧着吃或用油炸着吃。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晚上可以摸一百多个,吃着特过瘾!
到了秋天,村里面便流淌着淡淡地果香。梨也黄了,枣也红了,孩子们的眼睛也早早地就盯上那几棵果树了。趁着主人家不注意,偷上几颗枣儿,或用砖头冲掉几个梨子,找个背人的地方,大嚼一顿,感觉格外地甜。如果实在是偷不到,那只能找杆没有上过化肥的玉米杆大嚼一顿,权当时吃的是广西甘蔗。另外这时侯蛐蛐就多起来,房前屋后,沟底塘边,都能发现蛐蛐的影子。晚上坐在院里,听着蛐蛐的鸣叫,倒也听出一番秋天之歌。一场秋雨一过,天就凉起来,村里的人都在忙碌着收割地里的庄稼。村里村外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树里挂的带着皮的玉米棒子,树下堆着用红薯秧子盖着的红薯,角落是晾晒的豇豆、黄豆、绿豆。月光清凉的晚上,场面会有很多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剥玉米棒子。大人们用一个铁锥子先在玉米棒子上冲一道沟,然后让小孩们去剥。有时候玉米丰收了,玉米棒子多,能剥到下雪的时候。
秋天的气息一浓,傍晚村里就会响起热豆腐的叫卖声,往往是前胡村的一个老汉,推着个独轮小车,车上放着一个大竹筐,筐里冒热气的豆腐。筐边上挂着一个调料桶,里面是用香椿和辣椒调制好的调料。另外一边挂着一个大的塑料桶,桶内是半桶水和一些碗筷。“热豆腐!”一声悠长的叫卖,能吸引很多的人前来。有的拿着钱直接递给老头,“给我调一块钱的!”现场直接吃了。也有的端一碗黄豆递过去,在秤里称称。然后直接把调的豆腐端回家吃。
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冬天,天下了雪,站在屋檐下,伸出手接一把,放在手心里仔细看看,有五角的,六角的,七角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放到鼻子下面想仔细闻闻,看是不是有梨花的香味,但是还未细闻,雪花已经化做几滴水儿在手心了。雪下过天后,村里的景色就格外素雅起来。房子似乎变胖了,树枝也似乎压低了,道路也被大雪覆盖完了。孩子们尖叫着,在雪地里疯跑,你追我赶,堆个雪人,做个雪糕,手冻得如红罗卜似的。但是大人们怎么喊,孩子们还是不愿意回去。孩子们在屋外玩,大人们在屋里,抱一捆芝麻杆或黄豆杆,生一堆火,放上一个大树疙瘩。火堆四周就自然形成一个热闹的世界,女人纳着鞋底或打着毛衣,男人们吸着纸烟,说着地里小麦的墒情,说着进城里所见的稀奇,说着三皇五帝的悠久传说。也有人把一个红薯放在火堆旁慢慢地烤着,时不时翻一下,小心地伺候着。等他出去撒泡尿的功夫,等他回来时,有手快的人已经吃完那个已经烤好的红薯只给他留下几块皮。也有人抓把黄豆或苞谷在火边烤着,一见那个黄豆或苞谷变熟了,赶紧捏起来吃掉。
雪一停,就有人主动去扫雪,扫完门口的路上的,就扫村里的过道里的,反正村里的雪很快就会被清扫干净。
村里的人大都是朴素淳朴的乡下人,即使有个别精明人做生意赚了钱也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有一丝的张扬。相互见面了,还是很客气地打招呼:“吃了吗?”村里的经济虽然不很发达,但是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先前村里有一个民办教师,梳着大背头,无论天多冷也不戴帽子,特有个性。他的几个孩子虽然只有一个孩子考取了新疆的一所中专学校,但是也算是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于是村里的很多人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看你还不好好学习?人家**都考上大学啦!将来吃香的,喝辣的,娶个城里的媳妇,天天大鱼大肉地吃,多舒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的话?将来连个媳妇也找不到。”于是孩子就似懂非懂地点头称是,开始为自己的“媳妇”梦想而奋发。村里谁要是会写个好毛笔字或能讲上一段历史典故,那就是特受人尊敬。尤其是会写毛笔字的人,在村里的感觉特好,谁家办个红白事都得请他去写对联,过年的时候还要写春联,应该是很有成就感的。
村里的民风一直不错,自我记事起,村里没有人坐过牢,也没有听说谁谁被公安局抓走过,至于一些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倒是有一些,对与错,没有人能说得清。八几年那会,农村青年特喜欢打架,好象是受了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看电影打、赶会打、走亲戚也打,甚至有人跑到其他村子去挑战。惟独这村里的年轻人在老年人的约束下,没有打过,因而出门去,一说是小李庄的人,几乎没有人找事。偷鸡摸狗的,也只是外面的流窜小偷做的。家家相处的很平和,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和邻居拌嘴。谁家要是有个红白事,主人家不言声,就有人主动去帮忙。男人们去借家具、挖地灶、收拾房子等等,女人们去洗碗筷、刷盆锅、择菜叶等等,小孩们也不闲着,帮忙去贴对联,去买零碎东西。娶媳妇的鞭炮一响,全村人都会跑去看,看新媳妇长的漂亮不?看娘家陪送的东西多不?撒把喜糖,散盒纸烟,人人脸上都是喜庆。晚上,孩子们去闹洞房,听悄悄话,去看新人喝交杯酒能闹腾到半夜。如果家里是白事,人人脸上都是同情与悲伤,帮忙的人没有人去说笑话,送刀黄表纸和一挂鞭炮,算是对逝去人的哀思,然后只是默默地帮主人家做着事。连小孩都不敢大声叫喊,见了自家的人也是怯生生地说:“妈,回家做饭吧,后半(下午的意思)我还得上学呢!”如果是孩子做满月,全村人都去祝贺,送点鸡蛋白面和几块花布,或是小孩衣服,去吃碗孩子的满月面,看看小孩胖不胖?产妇身体恢复得好不好?图的是个喜庆劲!如果村外有放电影的,他们会三五成群地约好,拉家带口地去看。如果是去赶贸易会,更是提前好几天都要定好。谁谁和谁谁骑一辆车,谁能替谁骑一会。
要是村外有点什么事,有人骂,有人说,也有人默不作声,至于国际形势、两伊战争、领导访问等,似乎还不如大队书记贪污钱让他们关心。有时候夫妻吵架了,婆媳不和了,就有人去劝,很快就平息了。婆婆依旧慈爱,媳妇依旧孝敬,感觉跟没事一样。
就这个一个小村子,在那里方圆几十里是很有名气的,都知道那村的人和蔼善良不惹事。村里先后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八个军人(其中转自愿兵四个),转业到政府部门三个。至于外出打工的,也无法统计了。
我一有时间就回去看看,下了汽车,沿着乡间土路,静静地走进村里,见了熟悉的老少爷们,点支烟,寒暄几句。看看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屋,看看往昔琐果累累的果树,走一步,想一想,千思万缕,如同罩在心头的那层思乡的云雾,怎么也化不开。喝口老家的水,依旧感觉甘甜无比!


http://www.00-edu.com/meiwen/5/2019-01-27/4171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