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晚发射成功。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往往不能直接被送入最终轨道,而要在椭圆轨道上先行过度。为了充分利用燃料、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高中物理 > 人造地球卫星/2022-10-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题目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晚发射成功。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往往不能直接被送入最终轨道,而要在椭圆轨道上先行过度。为了充分利用燃料、有效发挥发动机性能,同时为了方便地面控制,嫦娥一号设计了一次远地点变轨和三次近地点变轨,轨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为近地点。轨道1为16小时轨道,轨道2为24小时轨道,轨道3为48小时轨道。设卫星沿轨道1通过A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和a1,沿轨道2通过A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2和a2。有

[     ]

A.v1>v2,a1=a2
B.v1<v2,a1≠ a2
C.v1>v2,a1≠a2
D.v1<v2,a1=a2

◎ 答案

D

◎ 解析

“略”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晚发射成功。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往往不能直接被送入最终轨道,而要在椭圆轨道上先行过度。为了充分利用燃料、…”主要考查了你对  【人造地球卫星】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