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内容介绍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篇课文是郭沫若文艺散文《丁冬草(三章)》中的第三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爱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中国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文章第一段先点明了状写对象——石榴树,并以一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通过对比,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最可爱”三字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感情。

  接着,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一是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通过同梅柳的比较,刻画出它的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二是写它的花。主要写石榴花的色彩(“深红色的”;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和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并根据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把它比作“夏季的心脏”。三是写它由骨朵到花的演变,作者称这种变化过程是“一种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形态艳丽而匀称,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四是写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了石榴结实时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由红变为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所特有的“各种锈彩”;形体则变为胖胖的圆肚形(见教材彩插第三幅)。五是写石榴的果实,作者兼用拟人和比喻,形象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样子(似“破口大笑”)和石榴籽的形状、色泽(如“透明光嫩的皓齿”),语言准确传神而又生动活泼,更加突出了石榴的“可爱”。

  这一部分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最后三段,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我”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结尾写“我”对昆明石榴的向往,妙趣横生,引人遐想。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抓住特征,仔细描摹。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二是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三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