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设计之二

语文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二)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三)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石榴图片或实物)
    可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石榴,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石榴文化”参考资料: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别名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印度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也有栽培,喜欢亮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栽培石榴也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的。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世榴园”之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
    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关于石榴的古诗句: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远,因依汉使槎。——元稹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友离为忆君。不仅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主要作品有:《女神》《屈原》《蔡文姬》等。《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作者以状物抒情的方式,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舒缓欢乐的轻音乐)
    要求学生:
    1听准字音。(可通过课件展示字词读音,在范读后领读)
      争妍(yán)斗艳奇崛(jué)枯瘠(jí)犀(xī)利
      琢(zhuó)安普剌(lá)金罍(léi)盎(àng)然
      皓(hào)齿丰腴(yú)
    2思考:作者是怎样构思全篇的?
  (四)整体感知,初步分析课文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1学生默读课文,可在文中圈出标志性语言,理清课文的情感脉络。如:“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最可爱的是它的花”,“我本来就喜欢夏天”等等。
   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段)。
    (1)石榴开花是在五月过后,面对炎炎烈日,石榴树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齐读第1段。
    (2)对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石榴树是少数开花树木中“最可爱”的,由此得知它有非同寻常的品格,它不畏炎热的个性,赢得了作者的青睐,也初步流露出作者“爱石榴”的情感。仅仅几句话是难以言尽石榴的“最可爱”的,那么石榴究竟美在哪里?
   3欣赏石榴的美,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6段)。
     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
     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
    (1)枝叶美(第2段)
      用比较的方法写枝叶的特征。
      相同点:如梅树的枝,如杨柳的叶。
      不同点: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可通过课件展示石榴树的图片,和梅柳图片相对照。也可结合学生学过的诗词,了解梅柳的特征,品读富有文采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体会石榴的枝叶美,体会作者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中流露出的对石榴枝叶的赞美之情。
    (2)花朵美(第3~5段)
     “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单瓣的“陆离”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珍贵悦人,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石榴自然被誉为“夏季的心脏”。——花的外形和精神
     石榴花的红是明艳张扬的,这样的色泽呈现的是生命的律动、奔放的热情,也最能体现夏季的蓬勃。作者从色泽和外形的角度把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高度赞扬了花朵的形态美。花更是傲骨铮铮的,它不向骄阳低头,不屈服于烈日的淫威,这种质朴俊逸的风度足以使那些伸张伞盖、“不想再争妍斗艳”的众树汗颜!
     小茄形的骨朵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匀称四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还被多情人插上了花。——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
     作者称这种变化过程为“奇迹”。的确,小小的骨朵柔弱而娇小,在艳阳的照耀下,它竟坚强地成长着,一味把自己的生命宣扬到极至,去迎合生命形态的变异,去完成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当它骄傲地将自己的花瓶儿呈现给爱它的人们时,谁会不惊叹自然的造化?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给我们描摹了石榴生命形态的变化,无论是色泽还是精神都包孕着生命的热力。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石榴,不如说是作者借石榴来标明自己的心迹——不甘沉默、积极进取。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性格已鲜明地烙刻在石榴这个物象上,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它可以含蓄地表现作者的情怀。
   4自由朗读第2~4段,仔细体会作者借石榴来写自己的追求与理想的写法。
   5男生朗读第2段,要求读出石榴枝叶的神致气韵及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女生朗读第3~4段,要求读出石榴花热烈向上的个性品质及作者喜爱且敬佩的情感
  (五)结束语
    石榴的美表现在它的枝叶、花朵、果实,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石榴奇崛清新的外形,也逐渐感知到石榴花浓烈的热情,更让我们领悟到日渐翻红的骨朵也是生命的奇迹,也许你已经不自禁地随作者一起深爱了这夏季的宠儿吧,也许你还在期待石榴更摄人心魄的美丽吧,大家且把这份愉悦与希冀存在心中,下一课再来分享果实的甜蜜。
  (六)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新词,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3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想想它有哪些你喜欢的特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石榴的风采,欣赏了石榴可以入画的枝叶和足以眩目的花朵,这一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石榴园,去采摘属于夏季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进一步分析课文
   1欣赏石榴的果实美,继续研读第二部分(第2~6段)。
     我们已经欣赏了石榴的枝叶美和花朵美,那么由花朵变幻为果实,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享受呢?
     单瓣花从“红玛瑙的花瓶儿”变幻成“希腊似的安普剌”了,又变幻为“中国式的金罍”了,果实长成,表皮斑驳,颜色亦现金黄,形体变为胖胖的圆肚形,俨然有“各种锈彩”的“青铜器”。——果实成熟的情态
     正当浓艳的花儿呈现自己的骄傲时,果实也好似有情人一般,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露出排排子实,它已经不是原先的花瓶与金罍了,它子孙满堂,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它的富足,石榴心中的自豪和作者心中的欣喜溢于言表。生动形象的拟人和比喻逼真地描绘了石榴由花朵向果实过渡的过程。
     这一段语言精妙而富有情趣。“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一句幽默的玩笑写出了石榴的变化,反问句明确地表示它已经完成了最伟大的孕育,要向人们奉献它甜蜜的果实了。“戏法”“忍俊不禁”“破口大笑”“皓齿”等极具人性特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石榴的欢乐与满足,它淳朴憨厚的个性逗人喜爱,那透明光嫩的皓齿惹人爱怜,课文读来趣味盎然。
   2齐读第6小节,想象石榴满枝的喜人情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欢愉、欣赏之情。
   3总结以上课文所描绘的石榴之美(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想想这样美丽清逸的事物,到底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9段)
    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喜欢夏天是由来已久了,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称颂夏天的,实际上,夏已经是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勃发的生命的象征。作者再次称石榴是夏的心脏,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准确形象地表明了石榴的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是石榴的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作者是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石榴成了承载作者理想和追求的载体,要是没有它,夏天将黯然无光、索然无味。
上一篇:《石榴》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石榴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