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路,向着“学生”进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名师工作室”系列报道·典型案例①

    “初中都教过了,怎么高中还上?”“初中怎么教得这么深?”今年暑期,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组织的跨学段研讨活动上,初高中教师分别用初中教材、高中旧教材、高中新教材同题异构,在场教师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我们想把发现的问题呈现出来,让更多教师直面问题、思考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工作室主持人唐琴说。

    2009年,苏州市吴江区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唐琴的名字命名,她将“琴”改为秦朝的“秦”,凸显历史韵味。11年来,这个工作室聚焦教学改革举办了几十场活动,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孕育了丰硕成果。

    培育核心素养:

    从“堆砌史料”到更“宽”的教育

    “历史离不开史料,但历史教学好像有一个误区,无史料不成教学。”唐琴观察到,高中历史课堂上堆砌史料现象明显,“好像要培养小史学家”。

    历史课除了读史料,还能怎么上?又该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对此,唐琴与工作室成员开展了许多次相关教研活动。

    一次“核心素养的学科建构”专题研讨让许多人印象深刻。工作室成员顾俊与吴江高级中学物理教师陆良荣,就“近代以来的世界物理发展史”进行同题异构。

    在历史、物理学科的知识碰撞中。顾俊决定,站在不同的时空节点挖掘物理发展史背后的人文内涵;陆良荣则抓住物理学演进过程,聚焦相关原理和学理逻辑。

    “两节课在展示各自学科素养的同时,也在共同呈现对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核心素养的追寻。”唐琴如此评价。

    许多听课教师深受启发,直到今天仍有教师与唐琴讨论这件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继续延伸:以战士的身份拟写一封家书;做一份“历史上的今天”小报;绘制历史漫画……唐琴要求每一名工作室成员教师设计“生动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假期自选一项,用跨学科素养来完成。

    “给学生更‘宽’的教育,是我们对育人方式变革的回应。”这是工作室成员们的共识。

    回归学生:

    不要“表演”的公开课和“寡淡”的常态课

    “如果你的公开课要学生来评课,你的教学设计会不会改?”唐琴问过许多教师,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改。

    教师在公开课上“炫技”以博取评课专家的肯定,学生却“缺席”了。教学改革中如何从“教师本位”走向“学生本位”?许多教师在这里迷了路。

    2015年底,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组织的活动上,顾俊讲授“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尝试让学生评价。

    “同学们,你们觉得顾老师说得对吗?”课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主编任鹏杰作为评课专家提问。学生们起初保持沉默,追问之下,有学生开始表达对一些授课内容的异议。

    180多位在场专家和教师没想到学生对课上的内容有这么多质疑,自己平时却听不到。

    这次试水在历史教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受此启发,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思教学。

    与“精美”的公开课相对应,很多教师的常态课却显得过于“简单”。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吴江区历史教研员季芳调研发现,一些教师上课就是划重点,让学生背书。

    而在工作室内,如果有教师在课上“忘了学生”,唐琴一定会“发火”。她常说要“以学生为原点”,还要求每一位成员将“教学设计”改为“学习设计”。看似只是主语变了,但对每一名教师都是新的挑战。

    “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已经从教21年的季芳说,过去教学设计里往往忽略学情、缺少对学生课堂反应的预设,结果是学生“昏昏欲睡”地解读史料,而学习设计要求教师通过更精巧的活动设计,“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聚焦立德树人:

    是教历史还是用历史教人

    历史课,是教历史还是用历史育人?如何赋予历史教育“时代性价值”?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012年,唐琴带领团队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时代性价值取向的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开始建构指向时代性价值的高中历史教学。2019年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立项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今年秋季学期,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江苏高一年级开始使用,“唐秦”人早早入手研究。

    翻开新教材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工作室成员、吴江高级中学历史教师王光宇侃侃而谈,这是她研究了几个月的一堂课。

    “对比新旧课标,我发现新课标增加了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脉络、区域开发等内容的要求;对比新旧教材,新教材以纲要形式介绍了政权更迭,突出民族融合趋势;参考学术前沿研究,许多学者指出,该时期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对隋唐走向统一繁荣起到重要作用。”王光宇将这一课的价值立意定为“多元一体”。

    但这不是终点。吸收唐琴和其他工作室成员的建议,王光宇又阅读了很多相关文献,把“多元一体”改为“民族交融”。

    对比新旧课标、新旧教材、初高中教材,数不清的课堂实践与研讨……唐琴和成员教师用了近两年时间提炼重构新教材每一课的价值立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内涵,确立了“唯物史观”“尊重包容”“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24个立意。

    这两年,“唐秦”人带着“时代性价值”改革成果走向全国。工作室论坛先后吸引了10多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团队、千余名骨干教师;2019年承办了全国历史教学研讨会,1000多位历史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共话历史教育时代使命……

    有人问,教学改革对于教师并不新鲜,名师工作室操刀有什么独特优势吗?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的答案是:“名师带领,专业性更强”“成员互助,协作面更广”“机制保障,推进更顺畅”……他们有着一致的理念,向着“学生”进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