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心怀“国之大者” 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一景。 ②“七一勋章”获得者、东华大学校友黄宝妹。 ③20世纪50年代,全国和省市级的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代表郝建秀、杭佩兰、徐建华、赵学珍、屈秀、张秀珍、李霞影、相风祁、朱雅茹等在东华大学进行本科学习深造。 ④我国化学纤维专业教育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老校长钱宝钧。 ⑤学校开设“锦绣中国”系列综合素养选修课,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课程。 ⑥创业学子马飞飞率先在国内研制新型柔性防砍防刺服。 ⑦潘鼎教授团队在碳纤维一线开展研究。 ⑧毕业生踏上新征程。

    2021年评选出的全国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东华人黄宝妹的身影。“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颁奖词不仅鼓舞着黄宝妹,也鼓舞着千千万万东华大学师生和校友。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70年来,东华大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1985年以来获得近50项国家科技奖、1990年以来摘得1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6万余名毕业生扬爱国情、立强国志、践报国行,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在持续建强学科中,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天宫”飞天、“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舟”开启太空“送货”……17年前,当湖北小伙蒋金华风尘仆仆地拖着行李箱从荆楚大地来到东华大学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与国之重器、中国人的航天梦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17年光阴里,在东华大学,蒋金华不仅顺利完成硕博学业,还跟随团队参与多个重大航空航天研究项目,团队在中国人追逐星辰大海的伟大浪漫征途中,留下了东华人的光荣足迹。

    作为新中国首所纺织高等学府,像这样发挥学科优势、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人才,早已如基因般镌刻进东华大学70年的办学历史,融入一代又一代东华人的精神血脉,周翔、何鸣元、李培根、俞建勇、朱美芳、程正迪等院士均毕业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始终坚持“学科为纲、育人为本”,将学科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逐步形成“整体谋划、协调推进、重点突出、高效有序、院为主体”的学科发展模式,形成多峰并举、各学科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以学科实力增强带动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统筹人才培养各环节。在全国高校前4轮学科评估中,东华大学纺织学科始终位列全国同类学科之首,并进入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面向新发展阶段,东华大学聚焦国家、地方和行业需求,研究型大学特征更加突出,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设计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实力持续增强,纺织学科与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至11个,学术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才培养为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6年以来,东华大学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重点任务,获国家科技奖10项;专攻碳纤维“卡脖子”技术,联合企业实现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连续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航天员设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共圆中国飞天梦;打造纺织机械“特种兵”,成功助力“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教育实践中,东华大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中有的成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的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新世纪我国纺织领域所获的4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全部有东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参与,其中3个为第一完成人、1个为第三完成人。

    在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2015年,洪贵山从东华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了自己创业,创办了上海鸿苗实业有限公司,把实验室里的新结果与行业、市场上的新需求精准对接。对此,洪贵山感激地说:“是母校对我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了我创业的源泉和底气,帮我解决了很多项目上的难题,让我们的产品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迅速融入市场。”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东华大学是新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虽历经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几度更名,但学校一直面向服务经济建设,动态调整各类培养方案,全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一直是东华大学的特色,东华大学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专利申请突出成果转化导向,实现专利由“量”向“质”转变,在服务国家、造福民众的过程中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培养了一大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1992年,国家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学校“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被列为全国首批启动的7个产学研项目之一;1994年,学校“甲壳质纤维及其产品研究”项目进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上海启动的首批4项产学研项目之一;2013年,学校与企业联合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成果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特种防护等领域;2018年,学校牵手长三角企业建成世界较大的再生聚酯纤维生产基地,用高科技打通纺织产业循环经济之路;2019年,学校攻克微创伤介入医疗中空纤维管制备关键技术,支撑合作企业30个系列200多种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2020年至今,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东华大学发挥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织造材料研究等多支团队优势,成功助力我国医卫防护材料的研发……这一长串重量级产学研项目的背后,都有东华教师带着学生参与、深度服务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忙碌身影,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从东华毕业迈上人生新征程。

    面向新时代,东华大学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成立钱宝钧学院、研究生院,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会。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新进展、产业实践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内容,定期开发反映重大科技进展的新课程模块,促进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近年来,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学校积极布局,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供应链管理等5个新工科本科专业,开设以艺工融合和环管融合为特色的两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学校着眼卓越人才培养,采用主题实验班、理科实验班等形式对原有专业升级改造,并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打破学院、专业、校企围墙,实现从“学科中心”向“培养中心”、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与中国商飞合作开设“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等,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面向未来中,培养引领发展的创新人才

    解江冰、纪立军、罗章生,三人是东华大学1990届同窗室友,毕业后都成功创业,解江冰创办的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折叠非球面白内障人工晶体,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纪立军创办的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章生参与联合创办的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也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东华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生罗清篮,创办网络安全平台“漏洞银行”,为国内多个重大会议、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2014届硕士毕业生朱文斌,依托科研成果“智能感应毛巾”项目,入选“2017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翻开东华大学校友录,像这样站在科技和时尚创意前沿、喜欢创新乐于创业的校友不在少数。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是主阵地、主渠道。如何激发创新“第一动力”,让人才第一资源更接地气,更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东华大学的选择是面向未来,把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力点。近年来,东华大学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双创”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创”导师队伍;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产出一批创新创业成果;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引导和支持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东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