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列宁小学:桂花树下的红色课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深秋时节,金寨桂花飘香。

    “叮铃铃铃……”闹钟声响,81岁高龄的老校长周世坤起身出发,手里的“瓦屋基红色文化丛书”翻到了“列宁小学纪事”一章。“今天要回学校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我可不能迟到。”

    在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腹地的瓦屋基村列宁小学新校舍旁,坐落着一座古朴的徽式院落,它就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两所列宁小学之一——1929年建立的苏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

    “共产主义新,学校叫‘列宁’。青年姐妹穷苦儿童个个都欢迎。大家要读书,大家须革命。手拉手儿向前进,前进莫留停。”列宁小学旧址的展馆墙壁上印刻着当年的校歌。1929年立夏节武装起义胜利后,鄂豫皖苏区普遍创建列宁小学,为工农子女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

    “只要愿意识字的,都可以来上学。学校开放办学,年龄最大的学生有60多岁。除6位专职教师外,还有很多苏区干部和红军将领任兼职教师。”曾在列宁小学就读,后任列宁小学校长多年的周世坤回忆起来依然满是感慨,“那时的教材都是自编,有国语、算数、常识、音乐等;教师们自制单双杠、秋千等设施开设体育课。”

    列宁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跟着老校长走进学校旧址堂屋,抚摸着当年用砖块垒成的“课桌”、用树杈磨出的“板凳”,它们是那段红色历史的见证。环境的艰苦无法动摇办教育的决心:没有课桌椅,师生就一起动手自制;没有操场,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动手开辟;没有纸笔,孩子们就用棍棒在地上练习写字……

    “我们是工人、农民的少年先锋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列宁小学的学生唱着少先队队歌承担起了“红区小卫士”的职责:他们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年纪小的学生参加了儿童团,年纪稍大的学生参加了少先队。

    “我们金寨被称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这座列宁小学从诞生那天起就是革命的摇篮,培养出了大量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红军长征后,列宁小学先后有200余人参加了红军。”列宁小学管理员周其锋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邓忠仁等四位列宁小学的毕业生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1年,这所列宁小学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座青砖灰瓦的质朴院落是安徽省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校长周世坤深情地说:“这里的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的家乡——这座大别山腹地小镇曾经的名字叫作‘赤城’,要时刻不忘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

    “今天听老校长讲了革命先辈们的故事,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英雄,建设大中国!”列宁小学五年级学生余淼说。红色故事激励着孩子们不忘历史,奋发读书,在列宁小学原址旁崭新的三层白色教学楼里,新一代赤城少年正茁壮成长。

    “现在的列宁小学有近百名学生,微机室、实验室、音乐室、心理健康教育室一应俱全。”列宁小学现任校长冯学涛感慨地说,“2019年底金寨县实现了班级平板设备全覆盖,我们可以通过智慧课堂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大别山中飘扬回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