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匠才 助力冬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的一次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精神,开办“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在全力培养中国制冰力量的过程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冬奥服务保障任务,助力推动实现国家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共同培育制冰人才

    当前,国内专业制冰人才很少,在北京更加稀缺。利用建设顶级场馆的历史机遇带动职业人才培养,既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也能留下一笔宝贵的冬奥人才财富。学校与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进行多次洽谈与沟通,决定校企共同培养“双冰场馆”制冰人才。在多次前往长春和哈尔滨的冰雪场馆进行考察、积极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学校适当调整专业方向,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为办学基础培养制冰人才。2019年9月1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由33人组成的“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正式成立,并得到了国内10余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为提升制冰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团队多次与冰立方、冰丝带进行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培养德技并修的制冰人才。

    二、培养综合素质,锻造奥运精神

    2019年底,冰立方首次启动“水冰转换”和制冰工作,全体订单班学生前往冰立方进行制冰实习。学生们在校内教学团队的组织与带领下,跟着国际制冰师汉斯·乌斯里奇学习制冰,用4周的时间完成了冰壶赛道的制冰。在制冰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专业技能,制冰师必备的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两次“相约北京”冬奥会系列测试赛分别于2021年4月与10月在北京举行。为保障这两次测试赛的顺利进行,订单班学生提前进入冰立方、冰丝带,协助国际制冰师汉斯·乌斯里奇与马克·麦瑟进行制冰。测试赛前,教学团队对订单班全体学生进行了动员与安全教育,让学生领会测试赛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作为奥运会的制冰后备力量和国家未来的制冰人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切实服务好测试赛,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冰丝带场馆运行团队主任、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晓南介绍道:“冰务人才、制冰人才的培养在国内相对是个短板。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外籍制冰师马克·麦瑟团队的认可。”他表示,这些年轻人就像种子,希望能持续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培育人才,“有人制冰,才能让更多人更好地上冰”。

    三、学生亲身参与,强化责任担当

    经历了冰立方和冰丝带两大奥运场馆的制冰工作后,订单班班长张强直言自己收获不少、感触良多。“因为项目不同,所以在制冰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别,尤其是冰面厚度和冰温控制方面,通过深度参与,收获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张强说,“接触两个不同制冰团队的制冰师,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的做事态度,每一环节每一步都非常认真严谨。”“场馆冰上测试给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想说未来可期。相信在将来,我们也能独当一面,成为有责任担当的制冰师,做出这样近乎完美的冰,让世界看到中国制冰师的风采。”

    学生鲁元哲说,参与制冰过程,仿佛在玩一场特殊的解码游戏,冻冰、修冰、化冰,就像一次次通关升级。“解开密码的钥匙,就藏在冰场里。制冰技术就像打乒乓球一样,要想固定掌握一个动作,得挥拍两万次才行,肌肉记忆是有次数要求的。”他说,“我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期待能在冬奥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

    当鲁元哲成为制冰团队中的一员后,他明白了一块能让运动员“很走道儿”的冰面背后是一个复杂且颇具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一名合格的制冰师,需要掌握冻冰、修冰、融冰等全部技能。”他表示,场馆使用期间,制冰师需要不停地检测冰的厚度,对应地去修复冰场的平整度,受损严重的部分可能需要融化重新冻。除了冰场的厚度、滑度和平整度,制冰师日常还需要掌握浇冰用水的温度、除湿机的除湿量和室内外温差等,据此综合判断冰场的实时情况,并根据季节气候不同来调整设备参数,进行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画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敷设等多道工序。

    制冰过程中,学生刘毅切实体会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浇水5次,差不多浇了一周,冰面达到一定厚度时,才能将数吨重的浇冰车开上冰面。”“细致入微”几乎贯穿整个制冰工作。“马克团队要求尤其严格。”刘毅记得,喷漆画线时,马克拿着尺子一点点量,略微的偏差也要求重新修正。“一开始如果有一点儿偏,沿着画下去就会产生很大误差。”刘毅总结道,“我们在国旗下学习制冰,都有一种很强的祖国自豪感与荣誉感,所以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需要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冰。”

    四、媒体聚焦报道,社会广泛关注

    “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学生在“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制冰活动中表现抢眼,先后被《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订单班学生的肯定与期待。“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教学团队一方面有一种很强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有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022年1月8日,央视新闻“我的冬奥情缘”再次报道了订单班,这群年轻人将是中国首批科班制冰师,为北京冬奥会制冰。他们说:“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我们一定会很骄傲。因为,冬奥会的冰面是我们参与完成的!”

    北京冬奥会开办前期,订单班学生进入冰丝带、冰立方开始参与制冰,为冬奥会做了充分的准备。相信订单班学生将有精彩的表现,相信北京将为世界奉献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教学团队将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冬奥会以及后冬奥时代的制冰匠才,持续为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林梦圆 刘婷婷 付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