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交相辉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点亮青年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用真理的光辉和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于2016年6月印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建设方案》,正式启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2017年3月印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和团队。在实践探索中,出台课程思政试点改革方案、全面建设方案和提质培优方案,制定课程立项、验收等系列建设标准5项,课程管理、网站建设等系列规范制度5个,全面领航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一路走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政教育贯穿每一门课程之中、深植每一名教师心中,人才培养迸发出澎湃活力,其极具创新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值得分享与借鉴。

    树理念 以党建为引领,强根铸魂

    学校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教务处牵头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研究中心,通过党建引领,强根铸魂。具体而言,通过将课程思政教改理念常态化有机融入教师的政治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核心价值观、科学观的有效渗透,突出政治引领,转变育人理念。通过实施基层党支部“教书育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立德树人、凝心聚力的主心骨,抓实思政教育主阵地、思政课程主渠道和课程思政主战场,强化组织引领,落实主体责任。通过组建“课程思政党员先锋突击队”,党员带头破解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育人痛点,切实增强党员先锋的号召力和动员力,充分发挥“两优一先”模范带头作用,彰显先锋引领,推进试点建设。通过重点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团队、示范课程,形成课程思政“面上开花,点上结果”的格局,辐射带动全院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整体提升,推动示范引领,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

    建体系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

    知,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知情意行合一。

    内容联动:第一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在“基础课程平台+方向课程平台+拓展课程平台”各类课程教学中各有侧重、有机融入公民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等思政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体系化,且不同类型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正向互动、互为补益、形成合力,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延展了第一课堂的内容、形式,并为第一课堂育人成效提供了反馈,为丰富教学案例、课程思政资源库等提供了素材。

    评价联动:依托“学分管理平台”“综合素质平台”“实习实训管理平台”全面记录学生一、二、三课堂学习表现,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学生成长变化,助推学生成才。

    ——创新形成资源融合、四方协同资源合力,破解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的问题

    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示范研究中心,在中心的统筹协调下,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联动育人”机制,统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等多方资源,将党政方针、时代楷模、行业动态、企业文化、院校经验、典型案例等优势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案例库,形成了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合力。实施“四进课堂”,通过先锋楷模进课堂,榜样引领,渗透崇德向善、诚信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行业专家进课堂,高屋建瓴,渗透求真务实、思辨创新的科学观;通过企业高工进课堂,匠艺传承,渗透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职业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外同行进课堂,金课分享,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场,形成了课程思政育人团队合力。协同校内校外育人平台,开展国策宣讲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营造“请进来”的课程思政校内场景;开展职业体验到企业、志愿服务到社区等活动,营造“走出去”的课程思政校外场景,形成了课程思政育人场景合力。

    ——创新构建多维质量评价体系,破解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构建不系统的问题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价值观、科学观,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职业价值相统一。研制了与目标链相呼应的多维评价标准,形成了由“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质量评价,一、二、三课堂质量评价,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增值性评价共同组成的评价链。同时学校制定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提质培优方案》《课程思政专业群(专业)考核标准》《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验收标准》等系列制度文件。以评价体系为导向,通过多元评价主体,运用评价结果机制,综合检测课程思政赋能学生成才、助推教师成长的实效,全面反馈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度,闭环诊改,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改革,不是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引领渗透进所有课程,实现传道与授业交相辉映,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发现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学校直面当前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短板,精准施策,出实招,见实效,使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创新构建五阶递进、纵向贯通目标体系,破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贯通不到位的问题

    通过“学校—专业群—专业—课程—课堂”纵向贯通路线,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建设相结合,将政治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与专业研讨、教研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度分析学生成长需求,构建价值引导路径,将育人目标逐层分解并实现反向支撑。专业群层面,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领域的需求和工作使命,将学校“德技双核”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为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形成了“一群一特色”的专业群课程思政总体规划;专业层面,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了“职业理想—职业素养—职业担当”的“一专业一设计”课程思政总体方案;课程层面,根据课程类型和教学内容,将专业思政教育目标落实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深入挖掘和凝练课程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制定课程思政考核方案,落实课程反思与诊改,最终形成“一课一案”的闭环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课堂层面,形成了“目标—实施—考核—反思”的“一堂一策”的课堂实施策略,精心设计第一课堂,按照课前启化、课中内化、课后深化的思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强基铸魂主阵地的作用。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全方位营造课程思政教育氛围,达成浸润式德育目标。

    ——创新构建三课堂联动、有机融通的教学实践,破解高职院校三课堂联动不充分的问题

    党委统一规划,系统整合一、二、三课堂,将课程思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通过目标联动、内容联动、评价联动机制,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并提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育人功能,形成三课堂联动教学实践,强化育人实效。

    目标联动:第一课堂精设计、巧融通,以课程为依托,深入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筑牢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认知的根基;第二课堂拓平台、活形式,不断丰富文化讲座、社团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劳动实践活动“四向拓展”,提升学生协作创新、职业素养、劳动精神等德行修养,创新课程思政渠道;第三课堂重体验、强践行,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专业实习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

    强渗透 以效果为导向,成效喜人

    经过多年实践,学生第一课堂到课率高达98%,第二课堂参与率达92%,第三课堂合格率达99%,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8.58%,对专业的认可度为90.4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5.8%。学生荣获综合素质A级证书逾300人次,志愿服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彰。

    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荣获省级(含)以上奖项488项,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数位居全国第28位,参加各类“双创”大赛共获奖项140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金奖,实现了四川省职业院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数零的突破。

    学校成功申报“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基地5个、省级优秀团队5支、市级优秀团队8支、优秀个人逾50人。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薛瑾成为全国首批器官移植协调员,被媒体多次报道;12名学生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金熊猫”“成都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此外,学校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出版专著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篇,获得省(市)级社科奖4项,立项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示范教学团队1个;成立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4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2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4个。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课程思政系列实施方案和建设经验被广西柳州职院、湖南邵阳职院等国内20余所高职院校借鉴应用,并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平台在全国推广,被“学习强国”、四川教育发布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报道逾100次。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急救护理”在线访问量达6000余人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旅行社产品设计”“国学”等在线访问量均超2000人次,项目组成员应邀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开展培训40余场,累计培训教师2000人次以上,本校受益学生16000余名,辐射共享外校学生以及社区群众逾8000人次,形成全国示范效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