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润物无声 用爱滋养快乐童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冬藏节——孩子们收割自己播种的大白菜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自然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还能活跃思维、充实精神、增强心理素质,实现儿童与自然的有效联结,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快乐和阳光。

    创建于2009年8月的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豫兴路幼儿园是一所充满活力的童梦乐园,秉承“万象新生、自然与共”的理念,在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活动、真实的生活,打开孩子的感官,强健孩子的体魄,滋养孩子的心灵,发展孩子的大脑。让每一片叶子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会“唱歌”,让教育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全心为孩子们打造充满爱的快乐童年。

    深挖内涵

    规划教育蓝图

    豫兴路幼儿园以培养“亲自然的情感和行动”为重点,确立了“以万象唤起新生,让孩子在自然的年轮中生活与思考”的办园宗旨,秉承“万象新生、自然与共”的理念,构建“自然教育”体系,引导孩子在亲近自然的感受和体验中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洞察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万象新生”作为豫兴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以自然作为教育发生的载体,让教育从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出发,在包罗万象的自然环境中唤起孩子生命的活力和感受力,从而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自然与共”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及旺盛的生命力相应和,让孩子在自然中玩耍时进入一种忘我的、高度专注的“心流”状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二是强调自然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建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崇自然友好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三是幼儿园教育依托自然环境和活动,教师与孩子共同生活和成长。

    在此基础上,豫兴路幼儿园确立了“以赤子之心与孩子生活,以好奇之心终身学习,以平等之心彼此连接,让生命自然自主地舒展”的园风和“以自然为师,以自然育人,在真实的生活中与孩子共同学习”的教风。“以自然为师”是把自然作为学习的载体,选取自然界中有价值的教育素材,为孩子的游戏和学习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推动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办根植于大自然的教育。“以自然育人”是让教育适应自然原则、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办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师在自然的、真实的生活中与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成长。

    同时,“爱自然、会生活、勤四体、得真趣”既是豫兴路幼儿园的幼儿培养目标,也是豫兴路幼儿园学风要求的四个面向。“爱自然”是成为绿色公民,养成自然友善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情感态度;“会生活”是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勤四体”是热爱劳动、乐于运动,以实践认知世界,以运动建构身体;“得真趣”是在“玩中学”,在兴趣中发展,在探索中收获童年美好。

    聚焦重点

    构建多维体系

    豫兴路幼儿园在开展“万象新生的自然教育”进程中,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并从孩子、教师、幼儿园多个维度规划教育教学重点。

    为实现“爱自然、会生活、勤四体、得真趣”的培养目标,幼儿园坚持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培养身心健康协调的孩子。其中,小班要求与自然相爱,重在亲近、喜爱自然,愿意到自然环境中玩耍,对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感兴趣,不怕泥土和水;中班要求从自然生美,重在感受、发现自然,对自然风物、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观察力、感受力,乐意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大班要求由自然启智,在探索中与自然产生深度联结,引发有意义的学习行为,进而萌发尊重、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在行动中展示出来。分层级的重点教学,让从豫兴路幼儿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爱自然”的情感、“会生活”的能力、“勤四体”的意志、“得真趣”的童年。

    幼儿园在教风的指导下,要求教师“润物细无声”,既要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愿意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又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通过自主学习与思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的态度,还要感恩自然、珍惜自然,与孩子共同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为此,教师要与孩子一同在亲自然活动中学习与反思,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人格和性情的陶养,通过制定“能用一张纸完成的事,不去浪费第二张纸”“最多只剩半个馒头”“洗完手及时关好水龙头”“不故意踩死小虫子”等“不可协商自然法则”,在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为孩子作榜样和示范。同时,让每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滋养自身的感受力、生命力和创造力,获得职业幸福感,把幼儿教育当作毕生的修为。

    为“让自然的光点亮每一个珍贵的日常”,幼儿园坚持园所文化导向。在人与自然方面,幼儿园开展减少浪费、回收垃圾等低碳生活方式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和能力;在人与人方面,通过自然体验游戏、自然艺术创作等活动打开心扉,促成师幼、幼幼、家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人与自我方面,通过自发的探索、创作、对话,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发展积极的自尊、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教师也能在辅助孩子的过程中收获自我的成长。豫兴路幼儿园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从启蒙儿童到影响家庭,让自然的生活方式引领与豫兴路幼儿园相关的每一个人。

    环境创设

    徜徉童趣氛围

    豫兴路幼儿园以生态、自然、环保为基本风格,把大自然搬进教室,通过收集种子、树叶、树枝、花草、果实、石头等自然物,创设孩子参与、互动、探索的教育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让孩子在与自然物的接触中充分感受质朴天然的美。

    在公共区域打造方面,幼儿园在大厅和教室门口布置主题桌,结合园本课程中生活化主题活动的特色设计,将与当月主题相关的教学素材和从大自然中收获的食物、植物等,用艺术化的方式摆放在一张小桌子上,提供看、闻、摸的直接体验机会,集中彰显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同时,还用干花、干果等自然材料装饰门厅和走廊,这些自然材料易于获得,也易于保存,无需频繁更换,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旨趣,布置一个个充满情趣与园所风格的“微环境”。

    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幼儿园力求“把自然带进教室”。一方面,教室墙面、吊顶尽量留白,不借助人工渲染,拒绝色彩艳丽、繁复无序的装饰物;另一方面,提高木制家具和材料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到色彩柔和、摆放有序,增强环境的整体协调感。同时,幼儿园教师和孩子在活动中制作扎染、印染等传统手工布艺,布置在窗户、墙面、桌面等地方,取代模式化的卡通形象。染布的过程中,教师和孩子能够一同体会染料、水和布料之间的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染布呈现出的千变万化的色彩与图案,为孩子创造了意味深远的审美乐趣和想象空间。

    在区域材料提供方面,教师、孩子及家长在生活中采集合适的自然材料,结合领域教学运用在区域游戏中。自然材料是有生命感、会呼吸的材料,它们的颜色、纹理、气味、质地、变化等,会给孩子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探索空间。幼儿园在户外、门厅、走廊等处灵活创设“迷你园艺角落”,将大自然带进幼儿园、带进教室。其中,公共自然角由教师根据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周期设计,班级自然角由教师、孩子和家长协作打造,注重以有创意、有美感的方式呈现。

    在户外环境开发方面,幼儿园以“把孩子带向自然”为宗旨,保留了一块天然草坪,在上面开展运动游戏、自然观察和体验活动,将装饰水池作为开展自然科学探索活动、自然体验游戏活动的场所,还精心打造了楼顶小菜园,让孩子知五谷、识果蔬,认识食物的真实来源,增加亲近自然的机会,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活动引领

    拓展深度学习

    在“自然教育”模式引领下,豫兴路幼儿园遵循活动实施的基本路径,构建了“万象自然”课程体系,开发以注重感受与体验为特点的系列活动。

    幼儿园主张在自然的四时变化和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以泥土、染料植物、粮食为介质,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师生共构的主题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到的教育素材为核心,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鼓励孩子深入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探索、自主体验、有益尝试,开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本土饮食文化、减少浪费、垃圾分类、耕种植物、养殖动物等生活化主题活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打造力求将游戏、教育与大自然有机融合,满足孩子游戏运动的需要,为孩子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同时,在教师创编、组织的户外自然游戏中,培养孩子亲自然的情感和强健的生命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联结。

    自然之美蕴藏着内在生命及其活泼之生机,万物的色彩、肌理、气味、声音,都是幼儿园艺术体验和创作的灵感。为此,幼儿园自然艺术特色工坊重在将自然带进幼儿园、将幼儿带进自然,在不同的时节发现变化中的美;通过微观放大,发现藏在细节中的美;打开视觉与触觉、嗅觉与味觉、听觉与知觉,发现不同角度的美。在此基础上,幼儿园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手工、陶艺、歌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与体验,以艺术创作滋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陶冶心智和性情,唤醒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