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适合教师的朴素教科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京教育文库小语组在进行撰写研讨。作者供图 扫码观课 《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 执教者:刘大伟

    教师专业发展既要靠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也要靠教科研训部门培养制度的外在驱动,只要内驱和外驱双轮配合相得益彰,教师专业发展就一定能够达到较高的层次。从教科研训部门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差异化的专业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区域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为教科所,如何参与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反复思考与探索,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项工程的建设思路,即围绕“朴素的教科研”这一中心理念,强化制度体系和队伍体系两大体系建设,实施科研普及工程、科研培优工程、科研均衡工程的行动方针,对不同需求阶段的教师提供差异化的科研专业指导,以高质量教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安装助推器。

    “朴素的教科研”是我们持之以恒的中心理念。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教科研不同于高等学校的科研,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高深学问,而基础教育的教科研应更聚焦现实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更多凸显其实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不要过于强化其理论研究的价值与作用。具体而言可能是某一节课的反思探讨,也可能是对某个学生行为的探究,亦可能是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思考。这种关注教育教学本身的研究因其朴素的本质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能够引发大家共鸣并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在每年的课题评审中更加关注源于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作业设计等方面的选题,正是因为这一类课题可借鉴、可学习、可模仿,所以更能体现朴素的教科研特征。

    制度体系和队伍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中心理念的重要保障。

    在制度体系建设上,我们通过学习贯彻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修订完善了市一级课题管理制度。在流程规范、经费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并增设了评价专项、体育专项、综合改革专项等多种课题研究类型,以课题研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科研骨干培训方面,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原有培养制度,借助南京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的契机,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深入合作培育名师名校长。

    在队伍体系建设上,我们借助区域优势,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深入合作,共建南京教育智库、扬子江教育智库,将高校专家纳入科研专家库,为市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梳理构建了基础教育专家队伍,将一批年富力强、成果卓越的基础教育教师代表吸收成为兼职科研员团队,以其为示范榜样辐射各区县,引领广大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

    将理念付诸行动,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在完善体系建设之后,我们稳步推进科研普及工程、科研培优工程和科研均衡工程,将教科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真正落地。

    科研普及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对市域范围教师科研普及的全覆盖,实现普及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科研路径等。当前,广大中小幼教师即便有强烈的科研发展欲望,但往往对什么是科研、为什么要做科研和怎么做科研一知半解,这也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科研普及基层行”和“科研普及云端行”两种方式,赴基层学校为广大教师普及科研知识、方法和路径,同时还邀请一些期刊编辑、教育学者在云端为全市范围内的教师讲解论文写作、课题申报等教师们关心的话题。为将普及工程走深走实,笔者还结合自身在大中小幼不同学段学校的工作经历,撰写《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的普及读本,将科研普及落实到具体问题与实践上。通过我们常年的普及活动,南京市广大教师对于科研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科研如何助推专业发展有了具体的认知,也学会了如何用科研解决教学问题以及表达自身的行为反思,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目的。

    科研培优工程的目标是,在普及工程造就的“高原”上再造“高峰”。针对一些具有更高发展目标的教师来说,仅普及基础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因而我们针对这一类教师群体建设培优工程。通过遴选科研基地校和标杆校的工作,我们有倾向性地对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校和教师提供各类指导,进而推进“南京教育文库”的编撰工作,旨在帮扶推动一批科研强校和科研强师梳理提炼办学主张、教学主张、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以时代为观照,立足南京教育实际,解决中国教育问题,推进南京教科研不断实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南京力量。借助于科研培优工程,一些名校、名师梳理了自身的发展脉络,提炼出其特有的办学主张与教学主张,既实现了项目驱动中的自身发展,也通过梳理凝练锻炼了教师队伍,实现了合作共赢的目标。

    科研均衡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教师群体发展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更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只有师资力量的优质均衡才能够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在推进科研普及和科研培优两项工程的同时,我们还稳步推进科研均衡工程,希望能够通过优质均衡的教科研推动全市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们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优质均衡”的工作原则,探索实施“科研协同”活动,构建了“市教科所—区教科所—学校—教师”多级多方联动机制,实现科研强区、科研强校为龙头,通过盟主引领,手拉手带动一批对科研有强烈需求的区域、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

    (作者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博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