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大批“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基层全科医生,江苏省尤其是苏北地区基层医生人才更为紧缺,基层全科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2013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深化新医改背景下卫生职教改革实践中,开始聚焦高职本科一体化全科医生培养课题研究,并于2015年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及其附属医院,借鉴“5+3”本硕一体化医学生培养模式,探索“3+2”专本培一体化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改革研究。以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为载体,以省重点教改课题和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在全国率先探索3年高职+2年本科(与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并轨)相贯通的培养模式改革,并于2017年开始实现首次招生,探索定位基层本科层次助理全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具备“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基层岗位胜任力的高水平全科医学人才。经过8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政校院协同、专本培一体”助理全科医生全日制本科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五对接、五融合、五递进”课程体系,实施“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了“逐层淘汰、证证衔接”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为基层培养全科医学骨干人才。学校克服了成人本科教育存在的“专本衔接差、岗课证脱节、社会认可度低”等突出问题,实现了毕业即可临床“执业”和基层全科“从业”,培养路径优、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

    创新“专本培一体”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针对医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独立从业资格,本科培养周期长、基层下不去,专科培养周期短、学历限制职业发展,成人本科教育学习系统性不够、专本主体不一、岗课证脱节、社会认可度低等情况,探索提升助理全科医生学历层次,拓宽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于2013年聚焦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课题研究,2015年在全国率先探索“专本培一体”全日制基层助理全科医生培养(以下简称“助培”)模式改革,2017年正式实施。该模式具备了培养主体统一、专本培一体化设计条件,实现了临床“执业”、全科“从业”、学历提升同步,职业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支撑,培养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建立“政校院协同、专本培一体”育人机制

    1.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依托省卫健委、省教育部门、盐城市政府部门三方共建“苏医”优势,建立由两所高校牵头,教育部门项目支持,省卫健委政策扶持,“苏医”“南医”及其附属医院承担“专、本、培”三方面培养任务的多方协同推进制度,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制度,协同培养“3+2”助理全科医生。实现“助培”与全日制本科教育并轨,并确保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执助”)资格证、“助培”合格证、本科学历证及学士学位证等相关考核认证职能部门间的衔接和政策通道的开放,为两校两院深度融合精准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2.建立校院“四层对接”管理机制。通过多方协同推进会商机制,在附属江宁医院组建教学管理团队,建立“苏医”与附属江宁医院“校领导与院领导、教务处与科教处、全科教研室与全科医学科、专职与兼职班主任”的“四层对接”管理融合机制,确保“专本培”一体化培养的顺利实施。

    构建“五对接、五融合、五递进”课程体系

    打破了传统“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课程体系的“分段”界限,实行高职、本科及“助培”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做到与基层岗位任务、“执助”考试大纲、临床专科教学标准、学士学位课程和“助培”标准的“五对接”,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岗位、课堂与病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学业与执业的“五融合”,以及从岗位认知到岗位体验、岗位实习、跟岗执业、顶岗执业的专业实践能力“五递进”,形成“岗课证”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专科、本科、“助培”三方面课程通过精简、去冗和融合,优化为5年一体化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全日制本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课程体系,实现专科毕业、“执助”资格、“助培”合格、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五证合一”。

    实施“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改革

    为有效发挥医院全科人才和临床实践条件优势,突出医院育人主体作用,学校积极实施“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改革。高职阶段:实施“3+3”培养方式,即学生前3学期在“苏医”主要完成基础及桥梁课程学习,后3学期在“南医”附属江宁医院完成临床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实习任务。本科段:实施“0+2”培养方式,即后2年的教学任务全部在附属医院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校院双主体”很好地解决了学校专业师资与临床实践资源不足的问题,并形成了“双主体育人”的结构化专业教学团队,促进了全科师资的快速成长。

    形成“逐层淘汰、证证衔接”考证评价体系

    根据“专本培”一体化设计,构建“专科毕业资格评价(含高职转本考核)—“执助”资格考试—“助培”合格考核—本科毕业资格评价—学士学位评价”前后衔接的递进链,“前证”未获取,“后证”无资格。学生依序获得专科毕业证、“执助”资格证、“助培”合格证、本科学历证和学士学位证,逐层过关,优胜劣汰,确保5年后的毕业生具备助理全科医生执业资格和能力。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实践证明,开展“政校院协同、专本培一体”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成效显著。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首届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临床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前两届学生“高职转本”通过率达94.23%,首届转本学生“执助”资格考试总通过率达95.83%,居全国之首;通过逐层考核认证后本科毕业生数占比达88%。

    2.社会认可度高。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列全省专科之首。

    3.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依托“苏医”——江苏基层卫生发展与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和实践研究,发表相关教改论文12篇,出版专著2部,完成全科医学教改研究课题10项。研究中心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面向全省开展以全科医学研究为重点的横向合作课题19项,其中重点课题4项。获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省医学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4.示范品牌效应显著。成果获批江苏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并被江苏省政府部门采纳,写入《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试点。成果先后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高峰论坛等作专题发言17次,提交大会交流论文32篇。成果典型案例入选2018、2019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9年的典型案例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6期收录。

    (史卫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