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的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价值是学校办学主旨、办学特色、价值追求的凝练与概括,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达,体现着学校集体的共同精神、发展愿景与发展目标,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学校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校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方向;其二,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其三,学校长期运行中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训等隐性课程;其四,在学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激励机制与相关成果。作为学校组织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价值对学校组织的正常运行、师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受限于学校运行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当下学校价值观念集体认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管理能力,对学校价值的提炼与推行效果有限。在对学校价值进行总结、提炼时,管理者需要立足全局,发挥教育智慧。但在部分学校的学校价值提炼中,管理者受限于理论水平与管理经验,往往从外在期待、发展目标、过往成就等初阶维度进行思考,缺乏对学校价值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边界划分等内容的思考,缺乏对学校价值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实践策略的思考,致使所呈现的学校价值停留在表面,为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埋下理念取向与设计不合理、实践路径混乱、群众基础缺失等隐患。

    第二,校内各主体间缺乏共同的价值基础,心不同,力不齐,参与度低。长期以来,学校价值的拟定普遍由学校管理者完成,但部分学校管理者在拟定学校价值时未能深入地扎根基层、全面地把控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价值的梳理与提炼过程缺乏校内其他主体的参与,进而难以形成主体间稳固的价值基础,在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中出现“上行而下不效”的情况。此外,部分教师也往往缺乏参与学校管理与推进学校价值集体内化的意愿,将自身默认为学校运行中的“被管理者”或学校管理的“旁观者”,在集体观念认同推进等进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这一现象也是校内各主体缺乏共同价值基础的写照。

    第三,投入与产出脱节,各主体对学校价值的意义产生质疑。学校价值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尽管其分布广泛,甚至无处不在,但其在学校运行中的价值体现往往具有滞后性、内隐性等特点,并不能直接在广为大家所关注的教学事务或学校管理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学校价值的注入并不能为学校以及各主体带来管理水平、教学效果以及物质回报等方面的收益。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强调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会带来对倡导者“作秀以谋功”的猜忌与质疑。

    第四,盲目推进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活动可能增加教师负担,加剧教师职业倦怠,诱发教师的抵触与反感。在推进集体认同的过程中,部分学校管理者未能遵从其生发的客观规律,执着于从表象考察学校价值集体认同的情况与进度,通过“搞运动”的方式强行推进学校价值的内化,无疑会将与学校内各主体密切相关的学校价值推向非教学事务的深渊,不仅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更会动摇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价值追求的共同基础,甚至滋生教师对学校管理者的不满,出现“貌合神离”“听调不听宣”的管理与信任危机。

    在应对学校价值观管理过程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的新路径:

    第一,学校管理者应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管理能力,统合集体智慧,理性、慎重、适切地拟定学校价值。首先,学校管理者在提炼学校价值时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学校长期运行所自然生成的优秀意涵进行整理与归纳,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坚持反思、改进、探索、创新。其次,学校管理者应处理好学校管理的直接经验与理论书籍所承载的间接经验的关系,立足本校实际。再其次,学校管理者在拟定学校价值时可虚心、积极地向相关专家与研究机构请教,树立动态的学校价值观念,不断完善、更新、发展学校价值,提升其理论水平与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应探寻共同的价值基础,体现民主、科学原则,增进校内主体的参与。一方面,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需在结合外部期待与内部取向的基础上兼顾校内各主体的诉求,尊重校内管理层、教职员工、学生,校外社会、家长等主体的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展现管理智慧,形成多方合力的良好学校价值认同与推广局面。另一方面,推进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需彰显学校价值的实际意义,能够使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构建共同的价值基础的方式,使学校内外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诸多主体能够从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中获益,扭转此前“独唱而无和”的局面。

    第三,推进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需改进现有评价体系,澄清学校价值集体认同的价值,增进各主体的理解。首先,在优化学校价值评价体系时,应针对当下学校价值出现的反馈滞后与内隐的特点,发掘学校价值在学校运行中的作用;其次,可以改变传统评价机制,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使大众见证由学校价值集体认同所带来的改变,进而增加认同感;再其次,在澄清价值与改变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完善成因探究,鼓励校内各主体对所取得的进步进行归因,并引导其认识到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的目的在于实现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增进对学校价值意义的理解以及学校价值推进的认同。

    第四,推进学校价值的集体认同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将学校价值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行状况与教学水平。为此,在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时应倾听教师意见,从教师角度出发。应尊重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推进学校价值集体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发掘校本课程潜藏的活力与价值,探寻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另外,还要明确学校价值的定位,在推进集体认同时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进学校价值的群体认同。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