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弦歌起 岳麓风来作新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湖师黄埔建立实施的“五育”评价系统,初步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较好地落实了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

    学科融合教学 “学玩相融”促进成长

    湖师黄埔遵循“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生长”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未来的人生,落实新课标要求,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学科融合课程。一至五年级滚动实施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与活动中综合掌握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做中学,课程优化助融合。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范围窄、容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弱等特点,学校要求教师牢牢把握新课标要求,聚焦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发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等特点,开展融合课程教学。

    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颜方勇说:“学校安排数学、语文、科学、艺术、道德与法治等教师联合备课,深入研究各学科的课标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共同上课,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融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如植物主题“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中,学生带着小铁锹、小喷壶在花盆里种植各种“作物”。教师讲解松土、施肥、浇水等方法,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大家看着花盆里萌发的种子、长出绿苗的大蒜、没有变化的石头、消失的棉花糖,有的开心,有的沮丧,有的流下眼泪……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识字、写字,完整地表达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实现了语文的教学目标;学会数数、比较大小、比较多少,实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担任生物科教学的李泰锋老师说,“孩子们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认识各种物品,辨别各种颜色,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千变万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教学目标。”

    在用中学,品格能力齐发展。湖师黄埔的一年级组,从学生校园日常生活中发掘教育资源,精心开发设计校园主题探究活动。

    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化身为湖师黄埔小记者走进校长办公室,仔细观察,在写绘单上认真地记录、画图案,拟写采访提纲。

    有的学生问:“杜校长您好,墙上的字是您写的吗?”

    有的学生问:“吴校长,您每天做什么工作呀?”“您什么时候教我们呀?”

    还有的学生问:“薛校长,您最喜欢什么颜色?”“您爱吃什么菜?”

    …………

    天马行空的问题接二连三。三位校长笑呵呵地、耐心地逐一解答,有教导、有赞许、有期望,风趣的回答赢得学生的阵阵欢笑,气氛非常活跃。

    回到班级,根据采访记录,学生或画出《我眼中的校长》,或写下《我知道的校长》,或讲述所见所闻所悟。

    通过小记者采访活动,学生不仅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小记者,也了解到校长工作的辛劳,懂得合作的重要性,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在创中学,数字光影向未来。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空间和人文环境,打造安全校园、智能学园、园林乐园,湖师黄埔配置多项先进的硬件设施以构建智能创意空间,旨在运用信息科学促进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提高学生观察、倾听、共情的能力。智能透明屏上滚动播放的湖师黄埔建设历程、广州特色文化及动物世界等主题影片,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来到开合区,学生可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千里江山图、时空隧道、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城市……立体空间打造的近乎真实的画面,让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学习乐趣。

    校园里美轮美奂的光影长廊、茂盛的花草树木、神秘的安保器材,多种多样的主题内容,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问题导向教学 各尽所能差异发展

    为避免常规课堂教学存在教师过度讲授、学生质疑精神匮乏的现象,杜军校长主张:感情先行,以情引智;问题导向,贯穿始终;“三动”结合,凸显言说;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关注差异,多学精进。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借力校本研修,四重备课,预设问题。学校开学前,举办为期半个月的全封闭培训,使全体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师德水平、新课标学习等方面,达到理论认识、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的高度一致,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获得开展教学创新的原动力。

    在组织方式上,学校要求学科组每周半天集体备课,采用“1+1+2”的教研范式,即“教师上一节研讨课,学科组集体研讨一节课,备课组用两课时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采用“四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教后诊备。教师全面掌握新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重点、难点,预设学生在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校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课,指导教学书由教务处审定;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前瞻性探索等。

    通过多次专家培训和集中研讨,全体教师认识到,问题导向教学契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是符合教育心理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巧用小组建设,各尽所能,探究问题。教师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发现、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生自学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尝试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级层面,由其他小组或教师予以解答。

    地理学科的林雨老师对此颇有体会。她说:“小组互帮、集体讨论,让每名学生都是置身其中的参与者,学生精力集中,积极思考,没有沉默的旁观者。”如讲授“亚洲”这节课,教师按方位将全班学生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等组;自学阶段,学生了解该地区纬度、人口、气候等知识点;发言阶段,各组代表介绍本地区的特点,向其他组提问。在组内组际交流中,学生的知识理解得到深化。

    廖博正老师说:“问题导向的教学,避免了教师一言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差异性发展,避免教师过度讲授。教师作为教练和导师,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习技巧和解答关键疑难问题。

    黄琼老师的心得是:要引导学生将学习问题与教学目标挂钩,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一般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对标课程标准,抓大放小,解决问题。开放、互动、多元的问题导向教学,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技巧要求更高。刘美君老师领悟道:“教师不仅要对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内容,具备创设适切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迅速整合学习问题、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开展教学,忽略次要问题、小问题或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抓大放小,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活用“133”策略,关注差异,追踪问题。为减负提质增效,学校要求数学、英语等学科采用“133”作业优化策略。“1”即“一本主义”:每个学科只做一本练习,知者加速;第一个“3”的含义是三重跟踪——教师跟踪、同伴跟踪、自我跟踪,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以多种跟踪方式提升学习效益;第二个“3”的含义是三册一体——解题册、试题册、纠错册,学生将错题作为学习资源,利用问题跟踪课及时订正,延时跟踪错题,让学习问题得以解决。

    湖师黄埔实施的问题导向教学,通过自学、互帮、知者加速等方式,让课堂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最终实现优生更优、弱生进步、全体学生齐发展的目标。

    三项工程,对每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学校定期组织学术研讨、课程讲评、班主任沙龙,按照问题导向原则,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评析,集思广益,提升每位教师的育人能力和业务素质。领导带头,骨干先行,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毫不懈怠,自主开展学术研究,务实探讨,深耕精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德育处主任王春伟的30多万字专著《让教育成为幸福的事》于2022年9月正式出版;李泰锋老师的作品《动物的主要类群》、徐斯远老师的作品《让四季唱出优美的旋律》、陈丽筠老师的作品《樟树创新课堂》在2022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评选第一季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廖博正老师获得2022年广州市黄埔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展望未来,湖师黄埔的全体教职工决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锚定高标准,坚持高水平,追求高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部署,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黄埔样本”,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杨松云/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