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观察回归教育常识办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8-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站在孩子的视角做教育,回归教育常识做教育。新时代,我们的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更要坚守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常识。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实施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思考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反思与纠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

    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要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而不是专注于孩子狭隘知识的掌握、分数的获得以及学历的增长。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教育的常识。如果教育者眼中只有分数,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教室变成应试车间,那么培养的学生只会成为考试机器,这就背离了教育常识。

    回归教育常识,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或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要研究学生,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成长空间。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有没有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有没有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内找到做“好孩子”的感觉,有没有让不同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坐标与人生方向,有没有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正如我们一直提倡和坚持的“全息活动育人”,就是为了让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能在家长和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赢得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我们发现:孩子在富于激情地展示自己特长或研究成果时,他们乐在其中,成长中便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还记得一位学生宋鑫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后,在给教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感恩母校让我成为学校的首批小记者。转眼十年,小记者的经历仿佛是生活的伏笔,几经沉浮,终于在大学校园里有了呼应。现在想来,我做小记者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去经历、去观察、去亲近每一个人,然后去思考、去表达、去传递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可见,对宋鑫雨来说,从小参加小记者活动,开阔了视野,拓展了能力,提升了语言表达水平,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问“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回归教育常识,就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沉闷局面。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进行有效学习、深度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站到课堂的中央。因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教学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重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真诚交流、思维碰撞。教师不能是“一言堂”,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欣赏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的眼神明亮,思维活跃,课堂灵动”。

    回归教育常识,就要做适合孩子的教育。印度哲学家奥修曾经说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孩子时,孩子就感受不到教育的存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而不是站在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作出决定。现在许多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开设过程中,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扪心自问:活动是否真正做到因人而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活动是否真正做到因需而用,让每一种资源成为活动的有机元素?活动是否真正做到因情而定,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既然教育要“以人为本”,就必须让孩子站到学校的中央、站到课堂的中央,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回归教育常识,按教育规律办事,按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办事,聚集社会、学校、家长的力量,为孩子成长奠基铺路,让孩子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每一个孩子都是怀抱梦想的种子,我们回归教育常识,心中时刻装着孩子,每一个梦想的种子就会在家校社共同营造的“温暖阳光”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真正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的爱,它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真正的教育必须触动灵魂深处。教育是文化的积淀,不是生硬的灌输,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我们需要唤醒学生的内在成长渴求,激发他们的内生力。

    (作者系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