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说促进均衡发展的“莞式慕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8-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广东省东莞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超过100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东莞接受教育,占全市学生总数3/4以上。如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东莞市面临的难题。2014年,在广泛调研与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东莞市决定开展中小学慕课,将优质教学资源向薄弱学校尤其是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推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莞式慕课”就是东莞通过信息化手段破解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难题的一项新举措。

    “莞式慕课”有何创新之处?“莞式慕课”构建了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长效机制。目前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已有3.6万节优课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典型习题、精选试题等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35.6万多条,电子期刊、电子图书4000种,专业慕课课程135门。2015-2018年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总访问量超过500万次。

    在实践探索中,东莞市还逐渐形成了富有本土特色的“双师教学”“在线名师课堂”“远程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等慕课与课堂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例如“在线名师课堂”汇集了全市名优教师,通过网络直播互动的方式进行在线授课,可以让全市学生都获得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在线名师课堂”平台可同时容纳一万人在线,学生在家中通过电脑、手机即可观看学习,实现优质资源送到家门口。“双师教学”由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帮扶团队,通过网络平台把教案、练习、课堂录像等教学资源推送给被帮扶学校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这一帮扶方式有效促进了低收费民办学校教研团队建设、教研氛围形成和教师专业成长。

    为解决“莞式慕课”落地实施问题,东莞市教育局制订了《东莞市中小学慕课试点方案》,确定了117所慕课试点学校和石龙、松山湖两个试点镇(园区);市、镇(街道、园区)、校成立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慕课试点工作。

    在试点先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持续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市教育局教研室全方位开展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应用的教研活动。一是举办大型专题研训及展示交流活动,先后举办40场“慧教育·慧资源·慧应用”系列专题研训,名师上示范课,专家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参与教师共20万人次。二是举办全面开放的网络教研活动,先后开展“莞师·慧课堂”活动45场次,以互动教研方式向全市进行网络直播,线上线下参与教师130万人次。三是先后承办广东省“同一堂课·走进东莞”网络教研活动4场,承办中央电教馆“一师一优课”全国直播互动教研活动两场,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让更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

    目前全市已形成慕课教学的良好氛围,大部分镇政府已经将慕课改革纳入工作计划,安排专项资金搭建平台、采购设备资源和培训教师,积极承办教研活动。麻涌镇还举行了面向全国的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活动。

    各学校也在“莞式慕课”实践中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智慧教学模式,如松山湖实验中学的“互动、翻转、适性”教学模式、松山湖实验小学的“一模三核六策略”教学模式、石龙三中的“核心循环”教学模式、麻涌一中的“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振安中学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石龙明德小学的“慧自主”教学模式、大朗镇巷头小学“三环多层”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充分检验,操作性好,实效性高,可推广性强,被市内外学校广泛借鉴。

    不少办学底子薄弱的低收费民办学校利用“莞式慕课”推进教学变革,实现了“弯道超车”。近三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计显示,东莞中低收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逐渐缩小,其中2018年中考总平均分差距缩小44.9分,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明显。

    随着不断发展,“莞式慕课”也走出东莞,在全省甚至全国扩大影响力,成为东莞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品牌。2015年,在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东莞被广东省推荐以《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重构与变革》为内容参加专题展示。2018年,东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地级市代表参加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莞式慕课”得到与会教育同人的肯定和关注。

    “莞式慕课”在莞邑大地蓬勃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为“互联网+”时代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范例。着眼未来,我们将在基本解决“有资源可用”及“学生个性化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对基于全市统一云平台的教师“个性化教学”问题继续深入探索。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线声音     下一篇:管理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