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研机构的职能被重新定位。在这种背景下,教研员是谁、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引起教育人的思考。传统意义上,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教研员往往借助行政手段开展工作,以至于在一线教师或者校长那里,他们是“领导”“上级”。而今,这一身份或者角色将被“研究者”“专家”所替代。在新时代,教研员必须回归原点进行定位。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只有做好定位,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新时代教研员才能不忘初心,履行好使命。

    教研员的身份要变“面对面”为“肩并肩”。传统的教研机构更多行使了教研工作“管理”职能,往往是一种科层化运作,常以文件、命令的方式实现对下级教研机构、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层级管理。教研员在指导教师时看似“面对面”,实则居高临下。教研员作为业务专员,是教师的“教师”,绝不意味着教研员可以对教师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更不是以“行政权威”的角色出现,不完全是纠错、批判,不是“破而不立”。教研员在指导教师时应该充分尊重一线教师,与教师“肩并肩”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真正实现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教研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教研员应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需要扑下身子和教师一起投入教育教学实践,在共同探究、平等交流中激发教师自主教研的兴趣。

    教研员的教研重心要变“单点聚焦”为“全程关注”。作为学科教研员,过去更多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师越来越关注课程开发建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要素。教研员如果仅是盯着课堂教学这个“点”,将失去教师指导的权威与优势;教研员要突破“学科意识”,增强课程意识,超越“教学意识”,增强评价意识,尤其要抛弃过去的“分数意识”,增强育人意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研究,加强对学科育人关键环节的研究,引领、指导学校和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形成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研员的教研方式要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教研员多是自主策划教研活动,以学科为单位服务于学校和教师,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学科特点,对不同学科教师的针对性强,但不利于整体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和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不利于发挥学科整体育人功能。学科教研员需要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富有学科特色的教研活动,还需要与多学科教研员联合教研、协同教研。这需要跨学科突破和多学科合作,整合教研力量,形成省市县(区)校“四位一体”教研团队,有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发挥“教师的教师”的整体作用。

    教研员的工作方式要变“浮在水面”为“重心下移”。教研员从事的“研究”不同于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研究”是前提,“指导”与“服务”是目的,即指导、服务于学校教育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健康成长,教研工作应该是问题驱动、目标驱动。教研员要真正以服务的心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在教育教学一线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教研员尤其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持续性地深入乡村和贫困、民族地区学校,深入薄弱学校教师中,在实践中把脉问诊,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为振兴乡村教育,为扶助薄弱学校特别是教师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教研员的教研形式要变“闭门造车”为“集思广益”。教研员要切实履行好“教师的教师”职责,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多形式指导一线教师,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比如,除传统的听评课以外,可以采取现场观摩、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因地制宜采用联片教研、主题教研等方式,专门指导、服务于某一区域教育教学的发展,或专门研究、解决某一类教育教学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方便快捷、参与面广、互动性强的网络教研。教研渠道的拓宽、教研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也有助于教研员自身教研能力的提高。

    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这不是一种身份与地位,而是意味着教研员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