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生命生长的美国“特色” □ 原绿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的对比研究,特别是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教育的观察、比较和分析,一直是国内教育人热衷的话题。周刊曾策划呈现过一期有关美国基础教育的选题,在读者中引发热议,也让更多有机会走进美国的教育管理者,参与到“观察”的行列,他们通过个人的视角,发现和比较中美基础教育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希望以此为鉴,正视中国基础教育的不足和改革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扎实有效地推进课改工作。本期,再次呈现中国区域教育主政者眼中的美国基础教育

  

  有幸随首届“成长中的教育家”中国小学校长高研班,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学习,听取了许多教授、专家关于美国教育的讲座,深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行了考察。美国的基础教育给我留下了一些很具体的印象,有许多可取之处。其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关注个体生命生长的理念和做法。生长,就是让生命个体自我成长;关注个体生命生长,就是为个体生命生长提供阳光雨露、修枝除草等有益的帮助。

  尊重个体和个性

  美国基础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尊重个体、关注个性,换成我们的语言就是关爱每一个孩子。不过,我们更多体现在口号上,做的远远不够,他们已经在行动上,而且有切实的保障措施。表现在:

  1. 小班化教学。每个班学生在22至28个左右,而且分组学习。这样,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教师有条件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说话、表达,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学形式已经形成集体分享、共同操作的文化氛围。

  在纽约一所小学里,教师要么一对一倾听学生阅读,要么随一个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都呈现出关注个体的状态。教室里琳琅满目,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均摆放在教室里,按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等有序摆放,师生学习很方便。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和学习进度情况都在教室里展出,都能受到关注。我们大部分学校,特别是所谓优质学校,班额较大,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有的小班额,关注个体的意识却不够强。

  2. 选修课丰富。美国中小学都有丰富的选修课,这是让个体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保证。比如,在参观的小学,有双语班,因为有西班牙和法国人的后代,学生除英语外还可以学西班牙语,也可学法语,还有其他选修课;在中学,选修课就更多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课;在我们考察的高中里,也有汉语选修课。高中有些像大学模式,没有班级概念,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学习“跑班”,想学什么课就到什么课堂去学。学生可选的课程足够丰富,这给学生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专长和个性良好发展。

  我国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选修课的重要,特别是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以来,许多地方、学校这方面工作也有声有色,但整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地区、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3. 作业推崇个性。美国中学的作业是鼓励个性,倡导与众不同。他们的作业倾向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人人可以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学生的个性就会不断得到张扬,创新品质就能得到培养。我国学生作业的标准答案意识,一步步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本来生动活泼的孩子上学时间越长,反而越胆小,思路越窄。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这一点,少“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

  4. 特殊学生特别关照。在我们考察的小学,特殊学生与其他学生在一个学校,如果特殊学生需要特别关照,首先需要征得家长同意,在家长带领下,由专业机构对学生测试、认定,才能作为特殊学生对待。否则,就要和正常学生一起对待。这样充分尊重了特殊学生的心理感受,也说明学生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考察的中学,我们看到坐轮椅的学生受到更特殊的关照,到处都有轮椅通道。放学时,有一辆专用车辆,有专人用车辆上装置的升降器械让坐轮椅的学生顺利乘车。虽然只有两位特殊学生,但还是有专用车辆和专人服务。这是给特殊学生以特殊关照,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我们学校的管理,统一要求多,满足个性少,固然有我们的国情、校情等许多因素,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殊需求,给予合适的关爱,应该成为我们提高办学品位必须正视的问题。

  透过这些表象,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了尊重,都在自然地生长。特别是美国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以后,学生的达标率,也就是过关率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更加关注每个个体。教育水平发展到高层次,就是从“人人有学上”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各自适合的教育,使“人人都达到充分的生长”。这一点,在美国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美国的高中毕业率要求达到80%,虽然已经普及高中,但肯定有不能毕业的,他可以在上完高中四年以后,继续读一年,再不行就直接打工去。而优秀的高中生,被称为“要上大学的那一类”,学习都非常刻苦,他们的目标就是“各界精英”。学校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条件。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呵护生命的自我生长

  美国基础教育给人的感觉是,很重视呵护生命的生长。它是从生命自我生长的角度给予阳光雨露,在尊重生命自我生长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必要的校正和引导。让生命自我探求、觉醒,从而更好地生长。表现在:

  1. 关爱心理。美国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中考察时,我们发现,高中生没有班,没有班主任,一个年级,一层楼有一个心理辅导员。一个人负责二三百个孩子,他会通过学生的成绩、表现,发现孩子的问题,主动找孩子沟通。当然,孩子有问题,也会主动找心理辅导员寻求帮助。对比之下,中国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在大多数学校没有落到实处。许多校园悲剧都是学生心理问题酿成的。

  2. 注重实战。美国基础教育很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亲身实践,解决问题。这一点众所周知,这可能也是杜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具体体现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强调动手能力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讲课时,老师尽量减少记忆知识环节,把力度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让学生知道用哪些技能解决问题。比如:高中学生会被老师问到小说分析类问题。老师会让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进行讨论,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来检查阅读情况。他们会让2至4人一组,解决一个问题。按他们的说法,老板们要求员工需要哪些技能,教育就要为之做准备。这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的理念。小学的三门主科是阅读、数学和科学。中国的语文,在美国叫阅读,就是理解,体现的是如何用。科学,更明确地教如何用。比如一所高中的政治文化类课程,教师给学生一篇《经济人》杂志上的文章《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问题》,问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好不好,让学生讨论。先在教室讨论,周末让学生回家找5个结过婚有了孩子的成年人讨论,问他们有什么感想,收集数据,再和资料上的文章对比。下周上学时学生会与老师讨论这些问题,必须谈个人观点,同时比较自己搜集的数据和资料文章中的数据。这个问题主旨是政治和文化,其实还涉及到了其他几个主旨:首先是解析知识的能力,第二是知识的重组重建,第三是反馈的能力,第四是演讲展示的能力。这都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真教育,提高的是真本事。

  3. 持续发展。美国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培养方式基本相同,是一种连贯和持续。小学,一个老师要上全部主课,除非有特别优秀的学科教师,才给全年级上特色课,这是一种连贯和持续。最值得倡导的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连贯和持续,美国高中生在高中学有余力就可以选修大学课程,完成的学分在大学可以免修,大学对高中的信任和认同,让很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上高中就等于上大学。

  注重培养基本素质

  学生是国家公民的基础群体,社会规则和要求在美国的学校有着很明显的特征。我国的德育喊得很响,做得很轻,美国的行为准则要求在学校表现得就很充分,突出的是诚信和合作,这也是个体生命生长的必需。

  1. 讲究诚信。在美国学校教育中,诚信已成为一个重要基石。他们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公民,诚信很受推崇,不诚信后果严重。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诚信评价,绝不走私人关系,所以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教师的评价推荐信非常重要。美国中小学也统考,特别是近几年,三至八年级全考,一年一次,统考成绩对学校声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但他们不作弊。据在纽约市教育局工作的华裔教授张洁介绍,校长根本不敢作弊,学生和教师都会举报的。我们在纽约大都市博物馆就碰到一位华裔女孩,三年级,却在认真地临摹馆中珍藏的中国画,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了解中国文化,她就实实在在地来实地学,一点也不作假……

  诚信是一切的基础,人无信不立。中国的许多教育问题都源于假,教人虚伪、作弊,人格扭曲、分裂。陶行知早就讲,教人要求真。回归真,就回归了教育的本质。诚信社会的建设,除了政治社会的作用外,教育更要有担当和责任。

  2. 崇尚合作。这是美国教育,乃至美国社会特别看重的一个素质。美国也有可以选拔学生的优质公立学校,他们参照分数,但绝不光看分数,他们还关注学生能否在与他人合作中更好地学习。学校上课也特别讲究分享,分享学习成果,学校和老师也尽量考虑怎么布置一些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不仅如此,他们选拔教师的标准中有一条,看其能否在合作中更好地工作。听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讲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其中一条就是合作,我才突然明白,他们是多么崇尚合作。

  美国中小学强调合作,合作学习、共同生活,这也是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基本品质。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特别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分享应该成为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有明确要求。这些过去的“虚功”,现在要实做,做扎实,做出成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