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慈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本报记者 黄 浩

  开往延安的4991次列车,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山道里穿梭着,窗外飘着细雨,给沉闷的车厢带来一丝凉爽、安宁。米莹坐在一角,眼望着山坡上闪过的一草一木,开始静静地回忆那些并不久远的往事。

  个头不高,貌不惊人,穿着一身简单的衣衫,坐在一节算得上拥挤的车厢里,在外人看来,她有点儿像某个商店的小老板,并不十分起眼。

  但打开了话匣子的米莹,立马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充满激情与智慧谈话,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

  这个女人不简单!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你们是慈善机构的吗?”一位旅客旁听良久,忍不住问道。

  米莹笑了笑,表示否认。

  “那你们肯定在政府机关工作了。”旅客想了想,得出了结论。

  结论也不正确。

  但米莹的确做了许多慈善机构和政府机关正在做的事。

  2010年,米莹来到了陕北的南泥湾小学。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在米莹的想象中,南泥湾就如同歌词里所描述的一样,美丽而引人神往。

  可满怀期待的她却被眼前所见惊呆了:学校坐落在山间,地上满是大坑小坑,走上去磕磕绊绊。孩子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坐在木椅子上读书,因为椅子太高,双腿几乎都悬在空中。

  “看着就让人揪心!”米莹回忆当时的感受,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

  这个“看不得孩子受苦”的女人拿出怀里揣着的1万块钱,当场捐给了南泥湾小学校长李燕。这些钱,原本是要带回家给孩子过年发压岁钱的。而回到西安后,米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南泥湾小学购置桌椅、钢琴、玩具……甚至还亲自派人去给他们装上了地板。

  米莹先后资助2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还将失去父母的孤儿免费托放在自己的幼儿园里直到他们找到归宿。近年来,她先后在各种慈善活动中,为社会和弱势群体捐助物品及款项共计36万余元。

  你很难想象,这个对别人无比慷慨,在一个拥有1000余名员工的大型教育集团里担任CEO的她,2011年的秋天,同样是在4991次列车上,那一次,人头攒动的车厢里,因为没有买到座票,她在厕所门口铺了一张上车前买的报纸,一屁股坐了上去,倚着门打着盹,一路颠簸到了延安。

  “急着去办事。‘噌’地就上去了。”米莹没有更多的解释。

  干练、善良、慈悲、谦逊、有远见、没架子……周围人对她的评价还可以列出许多。只是米莹并不愿意接受。

  在米莹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用心去发掘,都能发出别样的光芒,成为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在孩子面前,她的眼睛里只有柔情似水。

  “没那么好,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其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面对赞誉之词,她总是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些许不安的表情。

  用她自己的话说,一看到孩子,她的心立刻就软了,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

  为了不让孩子失学,她与同事们顶着烈日去给孩子们送助学贷款,哪怕脸上蜕了几层皮;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学前教育,她与教师们冒着大雨挨家挨户去做宣传,哪怕淋得浑身湿透……

  受了不少罪,也吃了很多苦,可在米莹看来,只要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想过去的20年,当我在一针一线地为孩子们缝制被褥的时候;当我心急如焚地搂着生病的孩子向医院跑去的时候;当我在无数个不眠的夜里为孩子们的哭笑辗转反侧的时候……我真的感到,20年的光阴,历历在目,却又无怨无悔。”在一篇回忆录中,米莹动情地写道。

  因为爱,所以慈悲。

  在明珠,米莹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关爱,还将这份真情付与园里的1200多名教师。“凝聚明珠”、职工代表大会、党支部……许许多多的活动和组织将每一个明珠人凝聚在一个大家庭中,在这里,米莹就是他们的知心姐姐,她和教师们一起玩耍、一起疯狂,一起成长,看不见任何的隔膜。当然,更重要的是,她会给予每位教师足够的成长空间。

  来自莲湖明珠幼儿园的张静老师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米老师把我留在了这里。我对自己说,一定好好干。因为明珠不会放弃每一个人。”

  爱,让一个人更美丽。年过50的米莹,正用这种简单朴素的情感,诠释着她身上无处不在的魅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